東漢 人物列錶
張仲景 Zhang Zhongjing(東漢)竺大力 Zhu Dali(東漢)漢光武帝 Han Guangwudi(東漢)
漢明帝 Han Mingdi(東漢)漢章帝 Han Zhangdi(東漢)漢和帝 Han Hedi(東漢)
漢殤帝 Han Shangdi(東漢)漢安帝 Han Andi(東漢)劉懿 Liu Yi(東漢)
漢順帝 Han Shundi(東漢)漢衝帝 Han Chongdi(東漢)漢質帝 Han Zhidi(東漢)
漢桓帝 Han Huandi(東漢)漢靈帝 Han Lingdi(東漢)漢少帝 Han Shaodi(東漢)
漢獻帝 Han Xiandi(東漢)王景 Wang Jing(東漢)班超 Ban Chao(東漢)
隗囂 Kui Ao(東漢)隗純 Kui Chun(東漢)支曜 Zhi Yao(東漢)
康孟詳 Kang Mengxiang(東漢)曇果 Tan Guo(東漢)支婁迦讖 Lokaksema(東漢)
許慎 Xu Shen(東漢)袁康 Yuan Kang(東漢)吳平 Wu Ping(東漢)
竜樹 Nāgārjuna(東漢)
王景
東漢  (30年85年)
字: 仲通
籍貫: 樂浪郡謅邯

  東漢水利工程專傢
  [約公元30年-85年左右]字仲通,樂浪郡謅邯(今朝鮮平壤西北)人。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約漢章帝建元和中卒於廬江(治今安徽廬江西南)。東漢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傢。少學易,廣窺衆書,又好天文術數之事,沉深多伎藝,時有薦景能治水者,明帝詔與王吳共修瀎儀渠,吳用景塢流法,水不復為害。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議修黃河,乃引見景,應答稱製,賜《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衣帛錢物。是年夏,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凡千餘裏。明年夏,堤成,從此無復潰漏之患。景由是知名。三遷為侍御史,時加賞賜。後為廬江太守,百姓不知牛耕,乃率吏民共理蕪廢,用犁耕田。由是境內豐給。卒於官。景作有《金人論》,頌洛邑之美,以阻遷都。又集各書所載卜筮堪與日相之屬,適於事用者,作《大衍玄基》。
  王景祖輩原居琅邪郡不其縣(今山東即墨西南)。八世祖王仲好道術,以善觀天象知名。呂後當政時,漢高祖劉邦之孫劉襄、劉興居謀反,先後就起兵一事求教王仲,劉興居還要求王仲統兵。王仲不願受此事牽連,便舉傢渡海到樂浪避居。王景父王閎,是郡中三老。更始之亂中,當地人王調殺樂浪太守劉憲,自封為大將軍、樂浪太守。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劉秀派王遵討伐王調。王閎與曹史、楊邑等殺王調、迎王遵有功,受封列侯。衹有王閎堅辭不受,光武帝“奇而徵之”。但王閎在中途病故。
  受家庭影響,王景少年時期就開始學習《周易》周易,並博覽群書,特別喜歡天文數術之學。他工於心計,多才多藝。大約在光武帝後期或明帝初期(公元58年前後)任司空屬官。永平(公元58—76年)初年,有人推薦王景善於治水,漢明帝於是令王景與王吳一起疏瀎瀎儀渠成功。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又受命主持大修水運交通命脈汴渠和黃河堤防,功效卓著。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拜王景為河堤謁者。建初七年(公元82年)遷任徐州刺史。次年又遷廬江太守並卒於任上。
  王景進行的治水工作,現存記載相當簡略。他配合王吳疏瀎瀎儀渠(可能是汴渠的開封段)時,王吳采用王景建議的“■流法,水乃不復為害”。“■流法”可能是在渠旁設立的滾水堰,可控製渠內水位,從而保護渠堤安全。永平十二年開始的汴渠大修工程,可追溯到西漢平帝時(公元1—5年)。當時黃河、汴渠同時决口,拖延未修。漢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纔打算修復堤防,動工不久,又因有人提出民力不及而停止。後汴渠嚮東泛濫,舊水門都處在河中,兗、豫二州(今河南、山東一帶)百姓怨聲載道。永平十二年,漢明帝召見王景,詢問治水方略。王景全面分析了河汴情形,應對精闢,明帝大為欣賞。加上王景曾經配合王吳成功地進行過瀎儀渠工程,於是賜王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等治河專著,於該年夏季發兵夫數十萬人,以王吳為王景助手,實施治汴工程。王景親自勘測地形,規劃堤綫。先修築黃河堤防,從滎陽(今鄭州北)到千乘海口(今山東利津境內),長千餘裏,然後着手整修汴渠。汴渠引黃河水通航,溝通黃河、淮河兩大流域,是始於戰國時期的重要水運通道。它從鄭州西北引黃河,經過開封、商丘、虞城、碭山、蕭縣,至徐州入泗水,再入淮河。由於黃河溜勢經常變化,如何保持取水的穩定是一大難題。汴渠位於黃河以南平原地區,黃河南泛時往往被衝毀。黃河汛期時,引水口控製不好,進入渠內的水過多,汴渠堤岸也有潰决危險。王景在對汴渠進行了裁彎取直、疏瀎淺灘、加固險段等工作後,又“十裏立一水門,令更相洄註,無復潰漏之患”。全部工程在次年夏天完工。雖然王景註意節省費用,耗資仍達100多億錢。明帝在完工後親自沿渠巡視,並按照西漢制度恢復河防官員編製。王吳等隨從官員,都因修渠有功升遷一級,王景則連升三級為侍御史。
  永平十五年,王景隨明帝東巡到無????(今山東汶上以北約15公裏)。明帝沿途目睹其治水成就,深為贊賞,又拜王景為河堤謁者。
  建初七年,王景遷徐州刺史,次年又遷廬州太守。當時廬江一帶,百姓尚未采用牛耕技術,雖然土地不缺,但因人力有限,糧食常苦不足。境內有始建於春秋時期,由孫叔敖創立的芍(音卻)陂(在今安徽壽縣),方圓百餘裏,但多有廢弛。王景組織百姓修復,並製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立碑示禁。又推廣牛耕,大片土地得到開墾。王景還將養蠶技術教授給當地百姓,境內由是日益富庶。
  王景的治河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工程完成不久,漢明帝頒詔中說:“今既築堤,理渠,絶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跡。陶丘之北,漸就壤墳。”指出王景的工作恢復了黃河、汴渠的原有格局,使黃河不再四處泛濫,泛區百姓得以重建傢園。
  對王景治河的具體情況,後人見解不完全一致。尤其對“十裏立一水門,令更相洄註”有多種解釋。清代魏源認為是沿黃河堤防每10裏建一座水門。民國時期李儀祉認為是沿汴渠每10裏建一座水門,武同舉認為是汴渠有兩處引黃水門相距10裏。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在黃河、汴渠沿堤每10裏修建一座水門,從工程量來說可能性很小,而且也無此必要。最可能的情形是在汴渠引黃處修建兩處或多處引水口門,各口門間相隔10裏左右,以適應黃河黃河主流上下變動的情況。
  王景治河的歷史貢獻,長期以來得到很高的評價,有王景治河千年無患之說。從史料記載看,王景築堤後的黃河經歷800多年沒有發生大改道,决溢也為數不多,確是位置比較理想的一條河道。
  從政之餘,王景對卜筮、風水、數術之學都很有興趣,還撰有專書。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