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地: | 天津鹹水沽鎮 | ||||||||
閱讀周汝昌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周汝昌在诗海的作品!!! |
治學以語言、詩詞理論及簽註、中外文翻譯為主;平生耽吟詠、研詩詞、箋註、賞析、理論皆所用心,並兼研紅學。有20多部學術著作問世,尚有幾部正在印製之中。其中《紅樓夢新證》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1980年赴美國出席“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1984年受國傢委派赴蘇聯考察列寧格勒藏本《石頭記》;1986-1987年,獲美國魯斯基金,赴美國訪學講學一年並任威斯康辛大學客座教授。
生平簡介
他不太喜歡“紅學家”這個稱謂,也不喜歡“紅學界”這個說法,但他和“紅樓”卻是有夙緣的—— 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手中有一部日文版的《石頭記》。他那時太小,看不懂,就丟下了。後在南開中學讀書,常和後來成為散文名傢的同學黃裳在一起“談紅”,一度甚至想英譯《紅樓夢》。
他真正走上“研紅”之路始於1947年。那時他還是燕京大學西語係的學生。他的四哥周祜昌讀“ 亞東”版《紅樓夢》捲首鬍適的考證文章時註意到,鬍適先生談及,自己手中有敦誠的《四鬆堂集》,而未覓得敦敏的《懋齋詩鈔》,深以為憾,就寫信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周汝昌。周汝昌到燕京大學圖書館一查,居然一索即得。敦誠、敦敏是曹雪芹生前最好的朋友,詩集中自然有寶貴的史料。於是,周汝昌據此撰寫了一篇關於敦敏詩集中《詠芹詩》的介紹文章,在《民國日報》副刊發表後。鬍適先生看到後即回信切磋,信也在報上發表了。
周汝昌回憶道,1948年6月的一天,當時還是燕京大學學生的他到王府井大街東廠鬍同一號的鬍適先生府上造訪。鬍適先生親自將《甲戌本石頭記》遞到他手裏,後又托人將自己珍藏的《四鬆堂集》乾隆抄本、有正書局石印大字本《戚蓼生序本石頭記》送給他 ——正是由於這段因緣,1948年,周汝昌完成了《紅樓夢新證》這部被譽為“一部紅學劃時代作品的重要專著”。該書於1953年9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後,一時洛陽紙貴,三個月內連着再版三次,當年的研究者們幾乎人手一册。
此後,周汝昌由四川大學外文係講師調到北京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任編輯,成了學界“紅人”;也由於這部書,他在後來的政治運動中變成了“資産階級鬍適派唯心主義”的“繁瑣考證”的典型代表,由“紅”變成了“黑”:1968年被關進“牛棚”,差不多一年後,被下放到湖北鹹寧“五七”幹校勞動。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幾歲,雙耳失聰,後又因用眼過度,兩眼近乎失明,僅靠右眼0.01的視力支撐他治學至今。《紅樓夢新證》、《曹雪芹傳》、《書法藝術》、《楊萬裏選集》,這一部部窮盡畢生心血研治的作品,展示了周先生多方面的藝術才華和造詣,遠非“紅學家”一詞所能概括。今雖已是耄耋之人,思維較先前毫不遜色,每日仍筆不停揮,著書立說。
周汝昌主要作品:
1980年赴美國出席“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1984年受國傢委派赴蘇聯考察列寧格勒藏本《石頭記》;1986-1987年,獲美國魯斯基金,赴美國訪學講學一年並任威斯康辛大學客座教授。
紅學專著:《紅樓夢新證》(40萬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內連銷三版,後增訂至80萬言,197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萬字),1964年作傢出版社出版,後增訂至20萬字的《曹雪芹小傳》,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萬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獻芹集》(40萬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頭記鑒真》(20 萬字),與周祜昌合著,1985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紅樓夢與中華文化》(18萬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與臺灣東大圖書公司分出;《紅樓夢的歷程》(11萬字),1989年黑竜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與紅樓夢》(20萬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傳》(23萬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紅樓藝術》(19萬字),199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紅樓夢的真故事》(27萬字),1995年華藝出版社出版;《紅樓真本》(12萬字),1998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紅學精品集》(184萬字),1998年,華藝出版社出版;《風流文采第一人》(25萬字),1999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紅樓十二層》 (28.6萬字),2005年書海出版社出版。
學術專著:《範成大詩選》(22萬字),1959年、199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白居易詩選》(20萬字),與他人合著,1962年作傢出版社、199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楊萬裏選集》(28萬字),1962年中華書局、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書法藝術問答》(8萬字),1980年香港中華書局、1982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分出;《詩詞賞會》(20 萬字),1987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東方赤子·大傢叢書·周汝昌捲》(28萬字),1999年華文出版社出版;《當代學者自選文庫·周汝昌捲》(54萬字),1999年安格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成果:《石頭記人物畫》(題詩40首),1979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歲華晴影》(23萬字),1997年上海東方出版社中心出版;《胭脂米傳奇》(18.5萬字),1998年華文出版社出版;《硯霓小集》(30.8萬字),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脂雪軒筆語》(18萬字),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外,主編了《紅樓夢辭典》、《中國當代文化大係·紅學捲》;校訂過新版《三國演義》、《紅樓夢》、《唐宋傳奇選》,並撰序文;為《中國古代文學詞典》、《唐宋詞鑒賞詞典》、《詩詞麯賦名作鑒賞大詞典》、《中國歷代短篇小說選》、《詩詞典故詞典》。《〈紅樓夢〉世界語版》等撰寫了序文;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序跋與專欄文章發表於各地報刊。
版旨在恢復“紅樓”原貌
劉心武說,周汝昌畢生最愛《紅樓夢》,一生翻閱研究過的古本十餘種。“早在50多年前,周先生就曾與他的兄長一起,致力於將包括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戚序本、列藏本等在內的11個《紅樓夢》古本,進行逐字逐句比對,從而編選出一個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的新版本。”這項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度中斷,後來,周汝昌又在女兒的協助下繼續進行這項浩大的工程。
據劉心武介紹,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曾推出兩個版本《紅樓夢》。第一版是馮雪峰主持該社工作時,根據解放前亞東書局推出的程乙本出版的,“這個版本當時發行了100多萬册,但是缺點特別多”。到了1982年,這個版本由中國紅學研究所的專傢馮其庸以他所推崇的庚辰本為底本推出的新版所取代。“現在書市上通行的就是這個版本,當時,這個版本的推出絶對是一大進步。但是,由於馮其庸固執地認為衹有庚辰本纔是最權威的版本,導致編撰一部新版《紅樓夢》的工作始終很難推進,周先生就是在這方面做出了他的努力。”
劉心武認為,專傢學者有責任為喜愛《紅樓夢》的讀者提供閱讀上的多樣選擇。“我在揭秘《紅樓夢》時,常常講到現行的《紅樓夢》版本有諸多缺陷,比如許多古本中都有的迴旋詩,而通行本就沒有。所以,就有很多讀者問我,究竟該讀哪個版本。現在,事實上周先生就提供了這樣一個版本——從最大限度上恢復《紅樓夢》原貌,也體現了曹雪芹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