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人物列錶
杜洛杜斯 杜洛 dos維庸 Francois Villon
杜·貝萊 Joachim du Bellay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
維剋多·雨果 Victor Hugo夏爾·波德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斯特芳·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魏爾倫 Paul-Marie Veriaine
洛特雷阿蒙 Comte de Lautréamont蘭波 Arthur Rimbaud
古爾蒙 Remy de Gourmont保爾-讓·圖萊 Paul-Jean Toulet
弗朗西斯·雅姆 Francis Jammes法爾格 Léon-Paul Fargue
剋洛岱爾 Paul Claudel保爾·瓦雷裏 Paul Valery
夏爾·佩吉 Charles Peguy蘇佩維埃爾 Jules Supervielle
布洛東 André Breton艾呂雅 Paul Eluard
阿波裏奈爾 Guillaume Apollinaire雅剋·普萊維爾 Jacques Prévert
阿拉貢 Louis Aragon保爾·福爾 Paul Fort
亨利·米修 Henri Michaux埃雷迪亞 José Maria de Heredia
阿爾托 Antonin Artaud勒韋迪 Pierre Reverdy
拜斯 Saint-John Perse普呂多姆 Sully Prudhomme
勒內·夏爾 René Char伊凡·哥爾 Yvan Goll
博斯凱 Alain Bosquet博納富瓦 Yves Bonnefoy
安德烈·保爾·吉約姆·紀德 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繆塞 Alfred de Musset
弗裏德裏剋·米斯特拉爾 Frédéric Mistral
尼古拉·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
法國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55年元月28日~?2012年)
開端終結
在位2007年2012年五月15日

人物傳記 Biography《見證》

閱讀尼古拉·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尼古拉·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尼古拉·保羅·斯特凡納·薩科齊·德納吉-博喬(Nicolas Paul Stéphane Sarközy de Nagy-Bocsa,1955年1月28日-),匈牙利裔法國政治傢,現任法國總統、安道爾公國大公,曾擔任法國右派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主席。
  薩科齊1955年1月28日出生於巴黎,身高1.65米,也有說他161的,體重67千克,父親是匈牙利移民,母親是法國人。他曾先後在巴黎第十大學和巴黎政治學院學習,獲法律碩士學位。畢業後,他曾擔任律師。他現任執政的人民運動聯盟主席。
  薩科齊很早就從政,經歷豐富。他1983年出任訥伊市市長,1988年當選法國國民議會議員,1993年擔任預算部長,2002年擔任內政部長,2004年出任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2005年再次出任內政部長。
  2007年3月,薩科齊為參加總統選舉辭去內政部長職務。希拉剋總統宣佈不再競選連任之後,薩科齊不僅得到人民運動聯盟的一致擁護,也得到希拉剋的支持。在競選中,薩科齊代表傳統右翼,主張支持自由市場經濟和增加就業,同時主張改革現行社會福利和勞工制度、改善治安狀況、加強對移民控製。在第一輪選舉中,他的得票率為31.18%。
  薩科齊經歷了三次婚姻,共有四個子女。1996年,他與第二任妻子塞西莉亞結婚,婚後生有一子。
  2007年10月, 愛麗捨宮發言人證實塞西莉亞與薩科奇已離婚。
  2008年2月2日,與歌手卡拉·布魯尼在愛麗捨宮結婚
  在北京時間2007年5月7日凌晨2時左右公佈的法國總統選舉中以53%的支持率贏得大選。他以百分之五十三的優勢戰勝左派候選人羅亞爾,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第六位總統。
  
  【薩科齊其人】
  1.傳統右翼代表 2.作風直言敢幹 3.支持自由市場經濟 4.降低企業福利 5.強調“國民性”
  薩科齊今年纔50多歲,在法國政壇屬於少壯派人物。薩科齊是傳統右翼代表,以“直言敢幹”的強勢作風著稱。他支持自由市場經濟,主張降低企業社會福利和稅收負擔,從而刺激經濟發展以降低失業率;他力主改革現行的社會福利和勞工制度,鼓勵員工延長工作時間以增加收入;他還強調法國的“國民性”以及加強對移民控製,以此吸引“深右”選民。薩科齊提出的競選口號是“團结起來,一切皆有可能”。
  
  【政策主張】
  ■一、經濟與就業
  豁免對超時工作以及社會保險費用的徵稅;
  減徵4%的稅收以及社會負擔費用,該舉措將使得法國國民增加680億歐元的收入;
  設計一種新的單一勞動合同,雇員的權利將隨着時間的延長而增加,這種靈活性將會鼓勵企業主雇請更多的工人;
  禁止對高級管理人員實行“黃金降落傘”(即:企業的高級管理層或離任的政府官員在失去他們原來的工作後,在經濟上給予其豐厚保障的一種制度安排)安排政策,阻止將股買賣的特權僅限於公司的老闆;
  繼續將退休年齡維持在60歲,堅持每周35小時工作製,工人們有權拒絶超時工作;
  
  減少公共部門的工作人員數量,增加公務人員的工資水平,降低政府的公共債務;
  薩科奇所在的人民聯盟運動黨曾公開承諾,薩科奇當選總統後,在五年時間之內將政府公共債務減少60%,將公共支出的增長水平增加到1.5%。
  ■二、法律與移民
  減少對多次犯罪者的量刑標準,增加對青年少犯罪的量刑標準;
  確保法官們對自己做出的决定負責;
  減少非法移民數量,實行選擇性的移民政策,以有利於那些具備一定資格的工人進入法國;
  設立專門的移民和國民身份認證機構,使得國民身份認證不再被視為社會的禁忌。
  ■三、福利與社會政策
  對交通以及能源部門的退休人員實行更加優厚的養老金政策,同時提高其它部門工作人員的退休待遇;
  允許同性戀者成立民間協會,對那些已經生活在一起的同性戀者實行同樣的稅收、移民以及社會政策,但不允許這些同性戀者結婚或者收養小孩;
  通過法案使得全體國民享有房屋居住權,對於任何沒有住房的法國國民,將在兩年內為他們提供居所。
  ■四、外交政策
  歐洲:嚮歐洲中央銀行施加壓力,要求他們降低歐元匯率,在有效遏製通貨膨脹的同時增加經濟和就業率;支持歐盟與土耳其之間就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進行協商對話,但不主張土耳其可以獲得完整的歐盟成員國資格;暫停一些新國傢申請加入歐盟;希望在2009 年之前化解歐洲憲法僵局,要求簡化歐洲憲法的條款,這些條款包括延長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任期、設立歐盟外交部長、增加就司法以及移民問題進行投票國傢數量、提升歐洲議會的權限、給予普通公民嚮委員會提交政策的權利。
  伊朗:伊朗獲得核武器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如果德黑蘭執意拒絶遵守聯合國的决議,將尋求對伊朗實行更多的懲罰性製裁。
  美國:將與美國建立“深厚、真誠、堅定”的夥伴關係,但同時認為美國在阻止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應該受到譴責,也應該承擔更多的義務。
  ■五、機構改革
  總統衹能連續擔任兩屆;
  總統有權直接在議會發表講話;
  增強國會在修改政府議案方面的能力;
  在議會上院實行比例代表製;
  政府部長的數量控製在15個以內。
  ■六、教育
  法國國內的教育機構將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進入國傢博物館將全部免費;
  法國國內的大學將獲得更大的自主權。
  競選勝利後,薩科齊嚮聚集在巴黎市中心的支持者發表演說。他表示,將作全法國人民的總統。“對於那些在此次選舉中沒有投我一票的民衆,我想說,法國衹有一個,我希望所有人摒棄政治成見和觀點分歧,團结在一起。我鄭重承諾,我將做全法國人民的總統。”
  薩科齊將接替希拉剋成為法國總統,他將成為二戰後出生的首位法國總統。法國總統競選活動的主要議題是如何改善經濟增長、降低年輕人的失業率、移民政策。
  薩科齊還表示,他堅信大歐洲建設事業將繼續深入,而美國完全可以相信兩國之間的友誼。“我想對法國的歐洲盟友們說,歐洲是我一生的歸宿,今夜法國是歐洲最堅定的後盾。”
  
  【政治歷程】
  薩科齊出生於一個富有的匈牙利移民家庭,20歲時就踏進政壇,一直是法國青年中的領袖人物。1978年,他拿到律師證,曾與人合夥經營一傢律師事務所。有闊綽的父母做後盾,年輕的薩科齊輕鬆地在政商兩界施展才華。28歲時當選塞納-那伊市市長,34歲時成為國會議員。2002年,他更是進入內閣,出任內政部長,瞬間成為法國政壇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薩科齊個頭不高,有性感的眼睛,陽剛、有活力的形象和充滿磁性的聲音。
  
   在法國,薩科齊被戲稱是希拉剋的“政治女婿”(前總理阿蘭?朱佩被戲稱為其“政治兒子”)。他與希拉剋有過近20年的師生情。上世紀70年代,時任總理的希拉剋將衹有20歲出頭的薩科齊拉入自己的隊伍。而薩科齊也很爭氣,22歲成為市議員,28歲就當上了市長。但是,好景不長。1995年,法國舉行總統大選,薩科齊倒戈支持希拉剋的競爭對手,於是,薩科齊被踢出了“元首繼承人”隊伍,前進道路上不斷冒出絆腳石。然而,他神奇地一路“逢兇化吉”,節節高升。在此期間,他曾擔任過一段時間保衛共和聯盟的總書記和代理主席的職務。
  在2002年的法國總統競選中,薩科齊回到希拉剋身邊,為“嶽父”競選連任東奔西走。他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試圖得到總理位子。但是,希拉剋連任成功後,將總理寶座送給了連法國人都不太熟悉的拉法蘭。但希拉剋還是給了他一根內政部長的權杖。他决定將內政部變成為自己而戰的陣地。他全力打擊犯罪活動,牢牢抓住了媒體的註意力。法國媒體曾用“安心睡吧,他在守護着你”的溢美之詞,來為薩科齊唱贊歌。 2005年5月,希拉剋因全民公决《歐盟憲法條約》失敗而更換內閣總理,薩科齊的地位未變、繼續擔任政府國務部長並兼任內政部長,他在當年年底發生的“巴黎騷亂”中采取鐵腕政策,很快平息了席捲全國的動亂,顯示了其治理國傢的魄力和才能。2002年由保衛共和聯盟以及其他右翼和中右翼黨派組建的右翼統一大黨——總統多數派聯盟(後更名為人民運動聯盟),在立法選舉中獲勝,占據了國民議會中多數席位,薩科齊參與其中,2004年11月他當選這個執政黨的主席。今年1月,人民運動聯盟以98%的選票支持薩科齊作為執政黨唯一候選人參加本次總統競選。3月希拉剋宣佈引退並且明確表示了對薩科齊的支持。薩科齊在競選中提出“同過去的法國平靜地决裂”的競選口號深得人心,使得他在4月22日的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勝出進入决賽。他的得票率超過30%、達到 31?18%,這是右翼候選人在歷次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從來沒有取得過的支持率。
  最終,他在2007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中以53%的支持率贏得大選,成為希拉剋之後的法國總統。
  
  【外界評論】
  ■歐洲時報:法國人選擇了改革。社論說,在整個選舉之中,薩科奇的個人能力、經濟改革措施等等都是他最受國人信賴之處。但是,應該看到:奇跡不可能因他的個人的領導能力與幾條改革措施而發生,改革的成功,有賴全社會的集體努力以及對新的以發展為核心的文化的塑造。要重振法國,首先要重振經濟;要重振經濟,又必須重振文化。這種文化的反思能力,纔是推動改革的原動力和不可或缺的社會氛圍。一位銳意改革的總統,衹有在這種新文化氛圍中才能有所作為。社論指出,法蘭西式的危難之際的改革,可謂挑戰與機遇並存。法蘭西民族的寬容與智慧,極高的國民素質,極高的勞動生産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衆多領先於世界的高技術,豐厚的文化底藴,絶無任何理由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沉淪。法蘭西需要做的衹是順應這一歷史潮流,找準在這一潮流中的位置。
  ■張智新:薩科齊首先需要在內政方面變革和作為,讓身陷睏境的法國從經濟低迷中走出來。薩科齊公開贊賞美國模式,也對英國的經濟復興充滿熱情。他準備對迄今為止無人敢碰的一係列問題發動立法閃電戰,這些問題包括勞動力市場自由化、降低企業和個人稅收、調整公共養老金體係。不過,薩科齊將要直面的這些內政改革,都是法國長期沿襲、積重難返的積弊,從密特朗到希拉剋都曾想通過改革而有所作為,但最終都無果而終。薩科齊能否打破堅冰而讓改革成功,恐怕還須拭目以待。
  在外交上,薩科齊將一改希拉剋對美國敬而遠之甚至大唱反調的做法,在繼續深化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同時,全力促進法美關係的改善,推動美歐關係的協調改進。美國總統布什在第一時間嚮薩科齊致電祝賀,白宮發言人也高調做出反應,這一罕見的政治舉動,也為薩科齊將來的外交走嚮作了一個醒目的註腳。
  在對華政策方面,薩科齊將與前任有所不同,但相信不會徹底改弦更張。希拉剋執政時期,中法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走嚮深化,雙邊關係處於近年來最好時期。薩科齊強調改善美法關係和加強美歐聯合,勢必在政治上對中法關係有所影響,在人權和民主問題,特別是對華軍售禁令解除,以及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問題上,可能會出現若幹雜音。
  但是,有兩點必須註意的是:一是薩科齊對中法經濟關係有着清醒認識,一心想改變法國內政窘境的他,不可能無視中國崛起帶來的無限機會,相信會理性應對包括經貿摩擦等現實問題;二是此前他曾多次訪華,與中國官方有着密切接觸和良好溝通,諸如聘請華裔作競選顧問、主動親近華人華僑、首開中文競選網站等舉動,都表明薩科齊對中國的特殊情感傾嚮。所有這些,都應是未來中法關係平穩前進的重要背景與動力。
  ■《回聲報》(Les Echos)預測薩科齊上任後將兌現競選中做出的承諾,推行一係列改革,包括提高就業率、變革勞動法等經濟領域的改革。
  ■《解放報》在對大選結果的評述中同樣預測薩科齊未來將大力推行改革,並把這位傳統右翼執政黨領導人比作“沒穿裙子的撒切爾”。
  ■《費加羅報》(Le Figaro)把薩科奇的勝出評價為“閃光的勝利”,並對薩科奇在今後五年內銳意改革、重振經濟,帶領法國走出低𠔌做出樂觀展望。
  
  【當選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第一、法國的綜合國力持續下滑。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法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下降。法國GDP在最近25年中從世界排名第7位下降到第17位;法國人均財富的世界排名也由1995年的第5位下降到2006年的第13位;目前,法國的經濟增長率為1?4%在歐盟各國中是最低的,而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則是最高的;法國的失業率也長期徘徊在10%的高水平上。可以說,法國實力的下降與其長遠的戰略目標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二、法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不斷縮小。2005年5月,希拉剋提出法國通過全民公决來批準《歐盟憲法條約》,而公决的結果是否定了這一條約。這一結果不僅對希拉剋本人是一個打擊,而且導致法國在歐盟中的地位受到嚴重損害。隨着歐盟不斷擴大,一些來自中東歐的新成員對法國主導歐盟的地位也提出了挑戰,而曾經是推動歐洲建設的“法德軸心”也由於兩國領導人立場差異的加大而越來越失去了“發動機”的作用。
  第三、在經濟全球化的洶涌浪潮中,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傢正在經歷一個經濟迅猛高速發展的時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同時這些國傢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也隨之增強。法國認為,無論在爭取産品和投資市場上還是在資源開發方面都面臨着這些國傢咄咄逼人的威脅。
  第四、經歷過二戰的政治領導人已經紛紛退出歷史舞臺,而年齡在50歲上下的新一代法國領導人的資歷是很難同戴高樂、密特朗或者希拉剋這樣的領袖人物相提並論的。他們在國際舞臺上尚未被人知曉或熟悉,這就直接影響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
  以上幾個方面正是擺在薩科齊面前必須正視和解决的重大課題。
  
  【薩科齊個性】
  像拿破侖一樣拼命工作:薩科齊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每天早晨6點起床,先瀏覽當天的報紙,然後吃早餐,再嚮辦公廳主任佈置一天的工作。接下來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會議、約見、招待會,晚上還要把文件帶回臥室。據他身邊的人介紹,他每天都要工作17個小時以上。不過,即使再忙,他每周都要抽時間去跑步。薩科齊的工作方法也自成一體。2002年剛一就任內政部長,他就開會要求下屬“寫通知須清晰可辨,有新思想”。有一次,他在一份報告上讀到“債務的可承受性令人滿意”等詞句後,異常不滿地對國傢統計及經濟研究所所長咆哮:“請寫得簡單一點,讓法國人能看得懂!”就這樣,薩科齊把內政部的頭頭腦腦們整治得服服貼貼。但對普通工作人員,他總是和顔悅色,展現的是一副親民形象。同時,他也明白,外面的“民”更要去“親”。幾乎每一周,他除了要面對各階層的數十個約會,還會下一次基層。
  2004年3月,薩科齊改任經濟、財政和工業部長。短短數月,他就使前任梅爾相形見絀。其實,薩科齊的經濟政策與梅爾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他總是設法讓人們知道他在做什麽”,梅爾的一位前顧問道出了薩科齊的成功秘訣。但是,跟着薩科齊幹的人就沒有了原來的好日子。上司要提高工作效率,手下人自然不敢懈怠。上至次長,下至打字員,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一位顧問就曾苦着臉說:“薩科齊的工作速度讓我們吃不消,我們連周末都沒了!”而薩科齊則說:“抱怨我整天工作?我的任務就是行動!”
  幹練強硬的作風一方面為薩科齊積攢了不少人氣,另一方面也讓一部分人對他恨得咬牙切齒。民意調查機構CSA的負責人曾嚮《巴黎人報》透露,不少選民都因為薩科齊的個性而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他是否有些危險? 
  
   與其他溫文爾雅的政客不同,薩科齊鋒芒畢露,毫不避諱自己是個占有欲極強的人,“有個空位子,我就想坐上去”。“我感到自己有一股力量和願望,想要有不一樣的法國。我希望使法國社會重現活力。”這是他的參選宣言。他還希望加強社會流動,幫助民衆致富,建優質學校,提高工資……最終目的是將法國重塑為“世界典範”,與過去的法國“平靜地决裂”。“(希拉剋)總統先生求無為,我希望求變。”他瞭解法國人當前覺得國傢正走下坡路的憂慮,毫不猶豫地祭起改革旗幟。其中,最明顯的包括加強與美國的關係,不再像戴高樂或希拉剋般喜歡與美國唱對臺戲。
  
  【薩科齊的家庭】
  塞西莉亞是薩科齊的第二任妻子。他們曾經被視為“愛情與事業的完美組合”。身為名模的塞西莉亞婚後一直扮演着丈夫非正式政治顧問的角色,據說在薩科齊擔任財政部長時,她就是公認的財政部“二號人物”。多年來,夫人塞茜利婭一直是薩科齊得力而知心的助手。她是個不領報酬的“高級顧問”,長期負責薩科齊生活和工作中的各項事務,諸如準備菜單、籌備招待會等。薩科齊毫不掩飾自己對夫人的時刻牽挂,而塞茜利婭也對丈夫體貼入微,着實羨煞旁人。
  但在2004年底,兩人的感情出現了危機——塞西莉亞有了情人、紐約廣告商人理查德?阿迪亞斯,後來索性在2005年離傢出走。薩科齊一度將妻子追回,但塞西莉亞選擇了第二次“出逃”。出人意料的是,2006年年底,塞西莉亞悄悄回到薩科齊身邊,當起了薩科齊非正式的競選顧問。而在22日投票當天,塞西莉亞重新出現在薩科齊身邊,陪同丈夫一起投票。
  
  【與卡拉·布魯尼完婚】
  法國總統薩科齊與女友卡拉·布魯尼在愛麗捨宮舉行婚禮,愛麗捨宮所在的巴黎第八區的區長拉貝爾(Francois Lebel)接受電臺訪問時證實,08年2月2日他在法國總統府主持了兩人的婚禮。
  這是首次法國總統在任內結婚,53歲的薩科齊去年底與第二任妻子塞西莉亞離婚之後,開始同現年40歲,曾經做過模特兒的卡拉·布魯尼一起出席公開場合。
  拉貝爾告訴法國電臺“歐洲第一”(Europe-1):“我為兩位住在巴黎市第八區聖譽郊路55號的市民見證結婚儀式。”這正是法國總統府艾裏賽宮的地址。
  報導說,區長拉貝爾宣佈兩人結婚時,雙方部分親屬、朋友以及證婚人約20人在場觀禮。男方證婚人是薩科齊的密友、顧問尼布拉·巴齊爾,女方證婚人是公關專傢馬蒂爾德·阿戈斯蒂內利。
  法國法律規定,結婚須經區長見證,方能生效。
  薩科齊就任總統後支持度一路下滑,在其大方表態下,媒體緊追其感情生活,使其花邊新聞凌駕政策和國事宣導,令人民感覺總統為已勝於為民。
  法國媒體給薩科齊取了個“亮晶晶總統”的封號,因為他送給布魯尼一隻粉紅色迪奧訂婚鑽戒,布魯尼則回贈他百達翡麗手錶。
  薩科齊就任法國總統創了兩項紀錄,一是去年他和前第一夫人塞西莉亞結束11年的婚姻,成為法國史上第一位任內離婚的總統;二是本月二日迎娶卡拉·布魯尼,成為法國史上第一位任內結婚的總統。薩科齊與女友認識不到三個月就結婚,薩科齊與第二任妻子塞西莉亞離婚也還不滿四個月。
  
  【薩科齊語錄】
  希拉剋總統力求無為,我則希望求變。”———薩科齊屢次聲明將與過去的政策“决裂”。
  “我唯一所求就是將法國人民團结在一個新的法國夢周圍,在這個博愛共和國中,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多樣化再不會被視為一種威脅,而是一種財富。”———薩科齊“頭號警察”的稱號名不虛傳。
  “雖然與美國總統布什的見面為我自己帶來了重重睏難。但美法兩國的友誼是深刻的、誠摯的、可靠的,是决不會屈服的。”———薩科齊是戰後60年來第一個“擁抱美國”的法國重量級政治人物。
  “我是中國人民的朋友,對中國懷有深厚的感情。感謝中國政府在我仕途處於最睏難、思想最低落時,邀請我訪問中國……”———2007年春節,薩科齊把300多位華人華僑請到自己的內政部做客,在宴會上他對中國公開示好。
  “最後想想看,比起騎馬,我寧可選擇總統競選,老實說簡單多了。”——第一輪投票前,薩科齊來到了法國卡馬爾格地區的農場騎馬,度過首輪競選活動最後一天。對於薩科齊來說,他從來都不缺乏信心。


  Nicolas "Sarko" Sarkozy (pronounced Sarkozy.ogg [nikɔla saʁkɔzi], born Nicolas Paul Stéphane Sarközy de Nagy-Bocsa on 28 January 1955 in the 17th arrondissement of Paris) is the 23rd and current President of the French Republic and ex officio Co-Prince of Andorra. He assumed the office on 16 May 2007 after defeating Socialist Party candidate Ségolène Royal 10 days earlier.
  
  Before his presidency, he was leader of the Union for a Popular Movement (UMP). Under Jacques Chirac's presidency, he served as Minister of the Interior in Jean-Pierre Raffarin's (UMP) first two governments (from May 2002 to March 2004), then was appointed Minister of Finances in Raffarin's last government (March 2004 to May 2005), and again Minister of the Interior in Dominique de Villepin's government (2005-2007).
  
  Sarkozy was also president of the General council of the Hauts-de-Seine department from 2004 to 2007 and mayor of Neuilly-sur-Seine, one of the wealthiest communes of France from 1983 to 2002. He was also Minister of the Budget in the government of Édouard Balladur (RPR, predecessor of the UMP) during François Mitterrand's last term.
  
  Sarkozy is known for wanting to revitalize the French economy. He has pledged to revive the work ethic, promote new initiatives and fight intolerance. In foreign affairs, he has promised a strengthening of the entente cordiale with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loser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His nickname, "Sarko", is used by both supporters and opponents.
<< 前一君主: 雅剋·希拉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尼古拉·薩科齊 Nicolas Sarkozy
(2007年2012年)
後一君主 >>: 弗朗索瓦·奧朗德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