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
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
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王蒙 Wang Meng(現代中國)
餘秋雨 Yu Qiuyu(現代中國)李零 Li Ling(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
王毅 Wang Yi(現代中國)趙大年 Zhao Danian(現代中國)孫玉石 Sun Yudan(現代中國)
季羨林 Ji Xianlin(現代中國)伊能靜 Annie(現代中國)楊剛 Yang Gang(現代中國)
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錢理群 Qian Liqun(現代中國)萬安培 Mo Anpei(現代中國)
周國平 Zhou Guoping(現代中國)柯雲路 Ke Yunlu(現代中國)蔣子竜 Jiang Zilong(現代中國)
吳寬林 Wu Kuanlin(現代中國)錢弘道 Qian Hongdao(現代中國)啓功 Qi Gong(現代中國)
許知遠 Xu Zhiyuan(現代中國)王曉峰 Wang Xiaofeng(現代中國)李燕傑 Li Yanjie(現代中國)
陳丹青 Chen Danqing(現代中國)陸小曼 Liu Xiaoman(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
苗發勇 Miao Fayong(現代中國)袁媛 Yuan Yuan(現代中國)潦寒 Lao Han(現代中國)
史鐵生 Shi Tiesheng(現代中國)吳虹飛 Wu Hongfei(現代中國)莊秋水 Zhuang Qiushui(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王躍文 Wang Yuewen(現代中國)侯永祿 Hou Yonglu(現代中國)
楊昊 Yang Hao(現代中國)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現代中國)劉紹銘 Liu Shaoming(現代中國)
嘿嘿爸 Hei Heiba(現代中國)嘿嘿 Hei Hei(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李書銘 Li Shuming(現代中國)絶望滄海 Jue Wangcanghai(現代中國)譚一平 Tan Yiping(現代中國)
蔡康永 Cai Kangyong(現代中國)姚雪垠 Yao Xueyin(現代中國)吳曉波 Wu Xiaobo(現代中國)
張清 Zhang Qing(現代中國)鬍洪俠 Hu Hongxia(現代中國)翁帆 Weng Fan(現代中國)
劉心武
現代中國  (1942年六月4日)
籍貫: 四川成都

閱讀劉心武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劉心武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閱讀劉心武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劉心武,筆名劉瀏、趙壯漢等。曾任過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雜志的主編。
  1942年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
  1950年後定居北京。中學時期愛好文學。
  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短篇小說代表作還有《我愛每一片緑葉》、《黑墻》、《白牙》等。中篇小說代表作有《如意》、《立體交叉橋》、《小墩子》等。長篇小說有《鐘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奬、《四牌樓》、《棲鳳樓》、《風過耳》等。
  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專科學校中文係,後任中學教員15年。
  1976年後任北京出版社編輯,參與創刊《十月》並任編輯。
  1977年11月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發軔作,引出轟動,走上文壇
  1979年起任中國作協理事、《人民文學》雜志主編。
  1987年赴美國訪問並在13所大學講學。 2005年在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百傢講壇開講《劉心武揭密“紅樓夢”》係列節目,原定為36集,但至23集時遭緻紅學家幹預而停播。
  2006年4月12日,劉心武應紐約華美人文學會之邀抵達美國,4月16日於哥倫比亞大學做了兩次“紅樓揭密”演講。
  2007年7月,繼續在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講述《劉心武揭密“紅樓夢”》係列節目。
  主要作品
  1985年發表紀實作品《5·19長鏡頭》、《公共汽車詠嘆調》,再次引起轟動。1986-1987在《收穫》雜志開闢《私人照相簿》專欄,開創圖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圖文融合的長篇《樹與林同在》。1992年後發表大量隨筆,結為多種集子。
  1993年開始發表研究《紅樓夢》的論文,並將研究成果以小說形式發表,十多年來堅持從秦可卿這一人物入手解讀《紅樓夢》。
  1995年後開始嘗試建築評論,1998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築與環境》,2004年由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材質之美》。
  作品多次獲奬,如長篇小說《鐘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奬;短篇小說《班主任》1978年全國首屆優秀短篇小說奬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說《我愛每一片緑葉》和兒童文學《看不見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歲》都曾獲全國性奬項;長篇小說《四牌樓》還曾獲得第二屆上海優秀長篇小說大奬。
  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捲,至2005年初在海內外出版的個人專著以不同版本計已逾130種。若幹作品在境外被譯為法、日、英、德、俄、意、韓、瑞典、捷剋、希伯來等文字發表、出版。
  958年開始發表作品。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首奬。後又發表《愛情的位置》、《醒來吧,弟弟》、《我愛每一片緑葉》(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等小說,曾激起強烈反響。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劉心武短篇小說選》,中篇小說《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說集《緑葉與黃金》、《大眼貓》、《都會詠嘆調》、《立體交叉橋》、《5·19長鏡頭》,中篇小說集《如意》、《王府井萬花筒》、《木變石戒指》、《一窗燈火》、《藍夜叉》,紀實小說《公共汽車詠嘆調》,長篇小說《鐘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奬)、《風過耳》、《四牌樓》等,還出版有散文集、理論集、兒童文學等作品以及8捲本《劉心武文集》,劉心武對生活感受敏銳,善於作理性的宏觀把握,寫出了不少具有社會思考特點的小說,作風嚴謹,意藴深厚。其散文《錯過》被選入蘇教版八下語文教材,《白樺林的低語》被選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六年級語文教材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