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人物列表
歌德 Goethe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哥尔特·朗古特 哥尔特朗古特格哈德·施罗德 Gerhard Schroeder克里斯塔·施罗德 Christa Schroder
罗胡斯·米施 Rochus Misch安格拉·默克尔 Angela Merkel胡戈·米勒-福格 Hugo Muller-Vogg
韦尔纳·比尔曼 Werner Bierman佩特拉·纳格尔 Petra Nagel特劳德尔·容格 Telaodeer Jung
梅丽莎·米勒 梅丽莎米勒埃米尔·路德维希 Emil Ludwig享利克·埃伯利 Enjoy 利克埃伯利
马蒂亚斯·乌尔 Matthias Uhl埃里希·沙克 埃里希沙克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布莱姆·斯托克 Bram Stoker席勒 Friedrich von Schiller雅科布·格林 Jacob Grimm
威廉·格林 Wilhelm Grimm克劳斯·曼 Klaus Mann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Erich Maria Remarque
特奥多·施托姆 Theodor Storm托马斯·曼 Thomas Mann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威廉·豪夫 Wilhelm Hauff施笃姆 Theodor Storm汉斯·里鲍 Hansilibao
孔萨利克 Heinz G. Konsalik赫拉·琳德 Hera Lind威德尔·埃彭多夫 Wade Acres Peng Dorf
卡尔·麦 Karl May聚斯金德 Patrick Süskind马塞尔·黑德里希 Marcel Haedrich
安娜玛莉·沙林格 An Namalishalinge弗莉达·劳伦斯 Frieda von Richthofen凯·赫尔曼 Kai Hermann
霍斯特·里克 Horst Rieck安东·约阿希姆斯塔勒 Anton 约阿希姆斯 Tale鲁特·维尔纳 Ruth Kuczynski
克莱斯特 Heinrich von Kleist安娜·西格斯 Anna Seghers玛丽安妮·韦伯 Marianne Weber
迪特里希·朋霍费尔莉儿·布莱曼弗兰克·施茨廷
柯奈莉亚·芳珂唐娜·沃尔夫·克罗斯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 Gregory David Roberts
本哈德·施林克 Bernhard Schlink
约瑟夫二世
德国 神圣罗马帝国  (1741年3月13日1790年2月20日)
开端终结
在位1765年8月18日1790年2月20日

约瑟夫二世Josef II,1741年3月13日-1790年2月20日)是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奥地利大公,1764年成为罗马人民的国王(1764年-1790年在位),1765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65年-1790年在位),1780年是为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1780年-1790年)

生平

约瑟夫是奥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女王波希米亚女王玛丽娅·特蕾西娅与丈夫洛林公爵,神圣罗马帝国皇皇帝弗朗茨一世的长子。

即位

约瑟夫二世在1765年即位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在母亲玛丽娅·特蕾西娅于1780年去世前,两人维持共治局面,谨慎虔诚的玛丽娅,常常约束管制约瑟夫过激的启蒙思想与政策。

他在国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农奴制,剥夺帝国境内各天主教主教特权等。约瑟夫二世他工作勤奋、性情认真,自诩要创造“帝国立法者的哲学”(philosophy the legislator of my empire),在单独治国的十年间(1780-1790年),他发布了一万一千条法律与六千项行政法令。而在天主教的奥国史上,是第一次喀尔文教派路德教派与天主教会能融洽地共处在一起;同时,他也结束犹太保留区的设治、废止犹太人需缴交特别税与穿着黄色补钉的歧视规定。

他不断地走访地方、考察民情,努力设计各种符合理性又有效率的行政改革与集权政策,譬如行政部门采用考绩制,并使用专业人员;税收不由等级议会管理,而由君主直接征收;每年召开的等级议会被禁止,由君主决定是否开会议政;按照普鲁士的体制建立一个密探网,以进行对官僚、贵族的监督调查。也因此,他规定德语为唯一的官方语言,来强化行政效率与统合各民族,结果激怒了自负的匈牙利贵族与精英(马札尔人);南尼德兰的人民也因为自治特权遭受打压而酝酿反抗,最终使约瑟夫的理性政策大打折扣或被推翻禁止。

宗教政策

在宗教方面,约瑟夫阻止教皇干预帝国事务,并强化他母亲的天主教政策,让皇帝主宰了哈布斯堡君主国的天主教事务,国家接管大学并废除书报检查制。因此他建造了数以百计的新教堂,同时减少宗教假日的天数。他认为那些修士在“任何国家都是危险而无用的”,因此承诺要把修士转变为能够生产工作的有用之人。首先他减少一半的修士与修女数;其次关闭了两千一百所修道院修女院,又查禁七百家沉浸于冥想苦思的修道院,空出的房舍则作为教育或慈善事业之用;第三他推动医院的设立,替维也纳赢得医学中心的美名。

教育与法律政策

约瑟夫虽然崇敬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但他对教育的态度与腓特烈大不相同。他相信国民教育与社会平等,由政府提供教师与教科书给小学使用,结果儿童就学率超过四分之一,这是欧洲各国在18世纪后期的最高纪录。他开放王家猎场给维也纳的所有居民,成为任何人都可以游憩的首都公园。他吸收法律正义的新观念,一度废除死刑、酷刑,并强调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解放农奴

1781年,他解放农奴、废除农奴对贵族的劳役契约,以及贵族主宰农民的传统特权,象征了平等主义的高潮。他也尝试重农主义者鼓吹的单一土地税政策(意味着对贵族加税),不论从经济或社会观点来看,这些都是革命性的改变,因此激起了贵族的全面反对,匈牙利王国南尼德兰公开反叛,让晚年的约瑟夫疲于应对。最终在他死后,继任的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约瑟夫之弟)撤销了许多过激的改革,才平息了各地特权人士的反乱。

对外政策

他在天才外交家考尼兹的辅佐下,发起一连串野心勃勃的外交计划。1772年为了遏止俄罗斯奥斯曼土耳其的过度侵略,他以结盟土耳其来威胁俄国女沙皇凯瑟琳二世;结果在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协调之下,俄、奥、普决定联手瓜分波兰立陶宛的部分土地,以第一次瓜分波兰来满足各自的领土野心,并让奥地利获得较多较好的份额,以补偿她失去西里西亚的痛苦。

1778年,他利用巴伐利亚选帝侯继承问题的机会,试图用部分的南尼德兰来交换下巴伐利亚,扩大奥地利的势力。结果腓特烈大帝害怕奥地利会因此称霸南德意志,发动了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隔年在俄军的支持下挫败了约瑟夫的计划。1785年他再次计划用全部的南尼德兰来交换巴伐利亚,同样被腓特烈二世给挫败;这次腓特烈联合北德意志诸侯作后盾,轻易就逼得约瑟夫放弃交换计划,“德意志二元现像”被正式承认。

交换计划彻底放弃之后,约瑟夫与俄国的凯瑟琳二世结盟,共同进攻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希望扩张土地。此时奥地利的军队经过约瑟夫的励精图治与整军经武,从二十万扩大到三十万,似乎该有一番新的成就。但是1787-1791年间的奥土战争,虽然初期连战连胜,于1789年占领塞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后来却因为后勤负担太大与士兵染病(半数士兵都病倒了),变成得不偿失的苦战,再加上约瑟夫运气颇坏,1788-1789年欧洲各地多发生严重的天灾与饥荒,灾情最严重的法国因此促发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而奥地利和匈牙利各地也在天灾的打击下怨声载道。于是为了应付战争而加税征兵的结果,使得匈牙利等地区发生普遍的叛乱,匈牙利贵族更酝酿在1789年联合造反。1790年约瑟夫病死后,继位的皇帝利奥波德二世迅速在1791年与土耳其议和,放弃了大部分占领的土地(包含重镇贝尔格莱德)。

遗言

晚年的约瑟夫遭受接踵而来的叛乱与挫败,当他临终时,遗命在自己的墓碑上题字:“虽有善良的想法,但终究一事无成的人长眠于此”。

家庭

  • 第一个妻子:1760年10月6日同波旁。帕尔马公爵菲立浦的长女伊莎贝拉郡主(1741年-1763年)结婚,育有两女。
  1. 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伊丽莎白,1762年3月20日-1770年1月23日。
  2. 次女:玛丽娅·克里斯丁,1763年11月22日出生,同日夭折。
  • 第二个妻子:1765年1月23日同患过天花的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阿尔布莱希特尔的幼女玛利亚·约瑟法(1739年-1767年)结婚,无子女。

参考文献

  • 段昌国,《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史》,台北:国立空中大学印行,2005
  • (英)佩里·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 前一君主: 弗朗茨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约瑟夫二世
(1765年1790年)
后一君主 >>: 利奥波德二世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