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刘半农 Liu Bannong(现代中国)顾城 Gu Cheng(现代中国)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
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周天游 Zhou Tianyou(现代中国)吴则虞 Wu Zeyu(现代中国)
赵超 Zhao Chao(现代中国)王觉溟 Wang Jiaoming(现代中国)梅毅 Mei Yi(现代中国)
樊树志 Fan Shuzhi(现代中国)柏杨 Bai Yang(现代中国)岳南 Yue Na(现代中国)
屈维英 Qu Weiying(现代中国)茅十七 Mao Shiqi(现代中国)蒋胜男 Jiang Shengnan(现代中国)
唐博 Tang Bo(现代中国)孙杰 Sun Jie(现代中国)许志龙 Xu Zhilong(现代中国)
向斯 Xiang Si(现代中国)张鸣 Zhang Ming(现代中国)河边 He Bian(现代中国)
落榜生5 La Bangsheng(现代中国)林语堂 Lin Yutang(现代中国)陈舜臣 Chin Shunshin(现代中国)
倪政兴 Ni Zhengxing(现代中国)王春瑜 Wang Chunyu(现代中国)子金山 Zi Jinshan(现代中国)
朱岩 Zhu Yan(现代中国)孙立群 Sun Liqun(现代中国)赵焰 Zhao Yan(现代中国)
牛贯杰 Niu Guanjie(现代中国)张研 Zhang Yan(现代中国)郭燕红 Guo Yangong(现代中国)
二月河 Eryuehe(现代中国)阎崇年 Yan Chongnian(现代中国)许华 Xu Hua(现代中国)
郑彭年 Zheng Pengnian(现代中国)盛和煜 Cheng Heyu(现代中国)司马路人 Sima Luren(现代中国)
张笑天 Zhang Xiaotian(现代中国)乔松都 Qiao Songdou(现代中国)王瑞人 Wang Ruiren(现代中国)
陈汝衡 Chen Ruheng(现代中国)平江不肖生 Ping Jiangbuxiaosheng(现代中国)陆士谔 Liu Shie(现代中国)
马叙伦 Ma Xulun(现代中国)刘绍棠 Liu Shaotang(现代中国)余嘉锡 Yu Jiaxi(现代中国)
刘凤舞 Liu Fengwu(现代中国)王旭川 Wang Xuchuan(现代中国)董荫孤 Dong Yingu(现代中国)
叶洪生 She Hongsheng(现代中国)周汝昌 Zhou Ruchang(现代中国)俞平伯 Yu Pingba(现代中国)
刘心武 Liu Xinwu(现代中国)蔡义江 Cai Yijiang(现代中国)贾平凹 Gu Pingao(现代中国)
周思源 Zhou Saiyuan(现代中国)张爱玲 Zhang Ailing(现代中国)闫红 Yan Gong(现代中国)
闻捷
现代中国  (1923年6月~1971年1月13日)
姓:
名: 文节

诗词《苹果树下》   《客 customer》   《葡萄成熟了》   《舞会结束以后》   

阅读闻捷在诗海的作品!!!
当代诗人。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禄。江苏丹徒人。1923年 6月生。少年时代曾在煤厂当学徒。1938年初到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演剧活动。1940年到延安,先后在陕北文工团、陕北公学工作、学习,并写作反映陕甘宁边区军民斗争生活的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解放战争时期,作为记者参加解放西北的战斗,并随军到了新疆,任新华社西北总分社采访部主任。1952年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稍后,专门从事诗歌创作。
闻捷在解放前就开始文学创作,但以主要精力写诗并引起广泛注意,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2年起,闻捷在新疆工作期间,就开始进行诗的写作。1955年在《人民文学》上陆续发表了《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滨》、《水兵的心》、《果子沟山谣》、《撒在十字路口的传单》等组诗和叙事诗《哈萨克牧民夜送“千里驹”》。这些作品,除一部分写东南沿海水兵生活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外,大部分表现新疆兄弟民族新的生活。后来,它们与作者其他表现新疆风貌的诗作一起结集为《天山牧歌》(1955)。
《天山牧歌》的抒情诗大都有简单的“情节”,作者把生活事件和画面提炼得单纯、和谐,并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聚居在天山脚下、和硕草原、吐鲁番盆地和博斯腾湖畔的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生活情景,抒发对于新生活的浓烈情思。这些抒情诗,深入到兄弟民族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们因生活剧变而在思想感情中萌发的新的因素:对祖国的忠诚,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以及纯真的爱情。在《天山牧歌》中,爱情诗占有很大份量。建国初期的诗歌创作中,把爱情表现得如此真挚、强烈的,并不多见。这些爱情诗的受到注意,还因为它们揭示了爱情与劳动,与创造新生活的紧密联系。它们歌唱的是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爱情,以劳动为最高选择标准的爱情。《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舞会结束以后》、《赛马》等,都体现了这一特色。
1958年前后,闻捷生活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参加当地群众改山治水的劳动。他与诗人李季一起,运用“报头诗”等多种形式,配合当时的生产运动和中心工作。这个时期的诗,取材比较开阔,也写出一些表现劳动者新的精神面貌的好作品。但是,由于对现实的感受不够深入,艺术上精心酝酿和锤炼也嫌不足,不少诗作停留在对生活现象表面化的记述上。
从1959年起,闻捷开始发表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按计划,长诗共三部。第一部《动荡的年代》和第二部《叛乱的草原》分别出版于1959年和1962年。第三部因十年动乱的冲击而未能完成。长诗以解放初期粉碎新疆东部巴里坤草原的叛乱为题材。写人民解放军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团结受蒙蔽群众,军事进剿结合政治争取,孤立了哈萨克民族中的反动派,取得了平叛的胜利。长诗力图从较广阔的历史背景来表现这场复杂斗争,几条情节线索的并行与交错,社会各个阶层的众多人物的刻画,使长诗具有宏伟的史诗的性质。一些主要人物都各有特色。在第一部中,性格鲜明并具有一定深度的是青年牧民巴哈尔形象。长诗刻画了这一人物的性格的复杂性,并表现他最后走向觉悟的过程。另外,巴里坤草原的风光,哈萨克民族的生活习俗,在长诗中有出色的描绘。由于这部长诗涉及的事件繁复,描写的人物众多,因而有些章节偏于情节叙述。
《复仇的火焰》1962年版封面
闻捷尚有诗集《东风催动黄河浪》(1958)、《祖国,光辉的十月》(1958)、《河西走廊行》(1959)、自选集《生活的赞歌》(1959),以及逝世后由友人编辑出版的《闻捷诗选》(1978)等。
(洪子诚)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