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人物列表
刘半农 Liu Bannong郭沫若 Guo MoRuo
苏曼殊 Su Manshu李叔同 Li Shutong
夏承焘 Xia Chengdao王国维 Wang Guowei
赵尔巽 Zhao Erxun柯劭忞 Ke Shaomin
连横 Lian Heng吕思勉 Lv Simian
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钱穆 Qian Mu
何兹全 He Ciquan梁启超 Liang Qichao
林语堂 Lin Yutang吴晗 Wu Han
蔡东藩 Cai Dongfan张祖翼(梁溪坐观老人) Zhang Zuyiliangxizuoguanlaoren
陈汝衡 Chen Ruheng孙希孟 Sun Ximeng
黄小配 Huang Xiaopei唐芸洲 Tang Yunzhou
平江不肖生 Ping Jiangbuxiaosheng徐枕亚 Xu Zhenya
林纾 Lin Shu储仁逊 Chu Renxun
陆士谔 Liu Shie黄世仲 Huang Shizhong
苏舆 Su Yu马非百 Ma Feibai
朱谦之 Zhu Qianzhi王先谦 Wang Xianqian
杨伯峻 Yang Bajun王明 Wang Ming
马叙伦 Ma Xulun欧阳竞无 Ouyang Jingmo
道源法师 Dao Yuanfashi岑仲勉 Cen Zhongmian
徐珂 Xu Ke余嘉锡 Yu Jiaxi
易顺鼎 Yi Shunding罗惇曧 Luo Dunrong
金安清 Jin Anqing张謇 Zhang Jian
何刚德 He Gangde许南英 Xu Naying
叶炜 She Hui叶德辉 She Dehui
李葭荣 Li Jiarong孟森 Meng Sen
陶希圣 Tao Xisheng辜鸿铭 Gu Hongming
张春帆 Zhang Chunfan程善之 Cheng Shanzhi
周大荒 Zhou Dahuang李涵秋 Li Hanqiu
张恨水 Zhang Henshui叶楚伧 She Chucang
俞平伯 Yu Pingba胡适 Hu Shi
何兹全
作者  (1911年)

通史 comprehensive history《中国古代社会》

阅读何兹全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著名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年9月7日(宣统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後﹐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曾师从傅斯年、陈寅恪。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霍普金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後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学术研究
  
  何兹全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魏晋时期庄园制的刍形》﹑《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时期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出现和盛行。以後﹐他又在《关於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魏晋封建说的主张。
  
  此外﹐他的《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1934)一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80年代﹐他又发表《佛教经律中关於寺院财产的规定》和《佛教经律中关於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两文﹐把寺院经济的研究引向深入。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创见﹐对世兵制﹑魏晋中军﹑孙吴兵制﹑十六国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诸问题﹐ 他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四部分﹐对西周封建说﹑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和亚细亚型东方社会说提出不同意见﹐并就“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与异”发表独到见解。
  
  作为访问学者﹐他于1987~1988年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
  
  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秦汉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唐史学会和北京史学会的理事﹑副会长和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兼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西方文化研究》主编。他发表的论文﹐一部分已收入《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代表性论文
  
  《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第2卷第9期,1934年。
  《魏晋时期庄园经济的雏形》,《食货》半月刊创刊号,1934年12月。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天津《益世报—食货周刊》,1937年5月18日。
  《魏晋南朝的兵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8年1月)。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第8期。
  《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
  《关于古代史的几个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代表性著作
  
  《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爱国一书生:八十五自述》
  
  自述节选
  
  我是山东菏泽县人。菏泽县现在改为菏泽市。何家是菏泽县的大户人家。
  家谱上说:何家是明朝洪武年间从 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好像最初先迁到河南考城,后来又迁到菏泽来鲁西一带的居民,很多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传说,迁人时候,明朝透露口风说,山西人要迁到山东去,只有洪洞县人不迁。于是大批百姓逃到洪洞去。官府又说,洪洞大也要迁只有老鸹窝(村名)的人不迁。于是大家又逃往老鸹窝。最后,就只迁了老鸹窝的人。山东西部很多人家说起老家,都说是山西洪洞县老鸹窝人。
  1970年左右,我下放临汾劳动两年,火车从老鸹窝大槐树旁经过,老鸹窝的大槐树老树已死,新树还在。我总要延颈向车窗外 观望,好像看到大槐树,就像看到自己的老家一样。
  明神宗万历年问,何家出了一位何尔健:宫拜浙,江、湖广道监 察御史、辽东巡按、大理寺丞。为人耿直敢言。神宗为了搜刮民财,填补他匮乏的财政收入,派太监到处采矿税,到辽东去的是太监高 淮。何尔健适于此时巡按辽东,为了请求皇帝豁免矿税而申述辽东军民生活上的困苦,揭发高淮的胡作非为。他前后上了13个奏章, 为辽东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军民请命。这些奏章在家族中保存下来, 题名为“御珰疏稿”。何尔健不畏强梁,拼死为民请命的赤心肝胆,在当时就受到人 民的敬爱,朝鲜到中国的使臣在辽东听到他的事迹,称他为“铁面御史”,朝鲜历史上都有记载。这部“御珰疏奏”是研究明朝末年辽东人民生活、官逼民反和女真人所由兴起的很有价值的史料。我和内人郭良玉女士曾加以整理和点校,1982年由河南中州出版社出版。
  何尔健的儿子何应瑞做过南台(在南京)工部尚书,明朝亡后, 绝食而死,以效忠明朝。
  以后何家虽然没有出过大官、学者,但几百年来,一直是菏泽的大家族、书香人家、官宦门第。 何家有祠堂,供奉祖先。在我的记忆里,祠堂大门朝南,大门对面是影壁墙。进大门,有个二门。大门、二门之间,有二三十米距离。 西面是跨院,东面是一南北长条空地。大门三大间,两边各有两间 配房。平时大门不开,西跨院的南头,有一对外的小门,到祠堂去都开这个小门。进二门,对面是大厅。这是祠堂的主房,有五大间,两旁厢房各三间或四间。族有族田,有族长,还有管族中公共财产和 事务的人。各代都有排行的字。我只记得我这一代的上下是:恒、思、芳、淑、茂。我原有个名字叫何思九,字子全,后来嫌这名字不好听,废了,以字行,又改“子”为“兹”,成为现在的名字。
  在家族中,我的辈数很高。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些族中老人们已经叫我爷爷、老爷爷(曾祖)了。现在家乡来人说,我已是族长。只是我这族长,已没有族长的威风。解放后或者可以说北伐以后,族权和皇权、神权一起被打倒了。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