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 人物列表
曹奂 Cao Huan孙皓 Sun Hao司马炎 Si Mayan
晋惠帝 Jin Huidi晋元帝 Jin Yuandi李流 Li Liu
李雄 Li Xiong石勒 Dan Le张轨 Zhang Gui
张寔 Zhang Shi慕容廆 Mu Ronggui杨飞龙 Yang Feilong
秃发树机能 Tu Fashujineng慕容涉归 Mu Rongshegui刘诰升爰 Liu Gaoshengyuan
拓跋力微 Ta Baliwei依虑 Yi Lv刘豹 Liu Bao
晋元帝
君主  (276年322年)
姓: 司马
名:
字: 景文
网笔号: 元皇帝
庙号: 中宗
陵墓: 建平陵
开端终结
在位317年322年
建武317年3月318年3月
太兴318年3月321年
永昌322年323年2月

  晋元帝(276~322),317年~322年在位
  
  【人物简介】
  中国东晋皇帝。庙号中宗,谥号元皇帝。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关于他的出生,还有一段趣闻。据传司马懿有一次在谶书《玄石图》上看到“牛继马后”的话,他很担心司马天下有朝一日会被牛氏夺走。于是他绞尽脑汁,残害了许多认为可能成为后患的牛姓主人。不想司马觐之妃夏侯氏浪荡成性,竟与一个牛氏小吏私通怀孕,生下了司马睿,使“牛继马后”的话恰巧应验。
  15岁嗣琅琊王位。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越以其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汉主刘渊举兵后,中原局势恶化,司马睿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朝廷遂于永嘉元年(307)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南下。他在王导王敦辅助下,优礼当地士族,压平叛乱,惨淡经营,始得在江南立足。
  建兴四年(316)汉刘曜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次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始建国,改元建武。司马睿于318 年即皇帝位,改元太兴 ,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晋元帝对大权旁落不满,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企图排斥王氏权势。王敦于永昌元年(322)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直扑石头城(即建康)。王导为保全王氏家族利益,暗助王敦。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等,刘隗投奔石勒。同年闰十一月,晋元帝忧愤病逝。
  《世说新语》 “夙慧篇”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这个故事除了说明晋元帝(司马睿)的儿子聪明外,没有明写晋元帝流泪原因。但根据历史知识我们知道:晋朝的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316年攻占长安灭掉西晋。317年晋朝皇族司马睿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自然会向了解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然流涕"。
  三国鼎立时期,司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此而得名。
  他的陵墓建在建平陵(今江苏江宁县鸡笼山)。
  
  【一千七百年前的“马王配”】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谁来执掌危局,谁来力挽狂澜,就成为极为迫切的问题。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世袭琅邪王,结交了琅邪郡大族王导。从此,马与王被推到历史的前台。
  西晋末,司马睿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并接受王导建议,移镇建康。初到建康,江南世族很瞧不起这位外来的王爷,魏晋是靠大士族支撑的王朝,大士族根基深厚,傲视王侯,若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很难在江南立足。
  在王导的谋划下,三月三禊节这天,司马睿盛装去观看官民过节,王导、王敦兄弟簇拥着司马睿的轿子。江南头等名门望族顾荣、贺循等人见王氏兄弟对司马睿如此拥戴,也赶快到路边拜见司马睿,司马睿趁机招他们做官。一时江南世族纷纷归附,从此司马睿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在南北士族的拥立下,司马睿偏安江南建立东晋,拜王导为丞相。与那些清谈误国的前辈高官不同,王导虽善清谈,但更重务实。他一方面让司马睿广纳贤才,另一方面积极为国家复兴做准备。他看到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便以身作则,在清明春游之日,丞相布衣简行,轰动江左,有效扼制了西晋以来的奢靡之风。
  王导在政治生涯中面临的最大一次挑战就是其兄王敦的叛乱,正是王导的从容应对,使东晋渡过了第一次危机。
  《世说新语》上有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虽然王导始终也没有北伐,但他在稳定江南人心方面,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晋建立之初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北方的异族,而是南渡的侨姓士族和当地的吴姓士族之间的矛盾,王敦叛乱就是这种矛盾的第一次集中大爆发。王导很敏锐地看到这一点,可以说,他后半生都在为维护南北士族的团结而努力。年老之时,他对上奏的折子看也不看就批准,并且意味深长地说:“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正是这样,东晋渡过了建立之初的艰难,慢慢走上正轨。
  史载,司马睿登基之日,竟要拉王导同坐御床接受百官朝拜,王导坚决推辞,言道:“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以仰照!”因此,时人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不能离开马,离开马,王将失去权势;同样马也不能离开王,离开王,马将无法立足。两人配合默契,稳定了西晋末混乱的局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次“马王配”已经过去将近1700年。王导以他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终成为一代名相;而那次成功的“马王配”,也至今为史家所称道。
东晋晋元帝
(317年322年)
后一君主 >>: 肃宗 明皇帝 晋明帝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