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人物列表
赵佶 Zhao Ji(北宋)赵桓 Zhao Huan(北宋)赵祯 Zhao Zhen(北宋)
赵顼 Zhao Xu(北宋)赵恒 Zhao Heng(北宋)赵匡胤 Zhao Kuangyin(北宋)
赵光义 Zhao Guangyi(北宋)赵曙 Zhao Shu(北宋)赵煦 Zhao Xu(北宋)
赵佶
北宋  (1082年1135年)
网笔号: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庙号: 徽宗
陵墓: 永佑陵
开端终结
在位1100年1125年
建中靖国1101年1101年
崇宁1102年1106年
大观1107年1110年
政和1111年1118年10月
重和1118年11月1119年2月
宣和1119年1125年

绘画 brushwork《宣和画谱》
诗词《燕山亭 Yanshan Ting》   《声声慢(春)》   《声声慢(梅) Beauties plum》   《念奴娇(御制) Stories of poems and writings authored by the emperor》   《探春令 explore spring》   《聒龙谣》   《临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Lin jiangxian Xing Dong Xuan and Otomi Bozhou Tu Ci》   《满庭芳 Man Ting Fang》   《眼儿媚 Those bewitching eyes》   《金莲绕凤楼 Bound feet of a woman go around Phoenix Building》   更多诗歌...

阅读赵佶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阅读赵佶在诗海的作品!!!
赵佶
赵佶
赵佶
赵佶
  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书法方面自创“瘦金体”。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北宋皇帝徽宗赵佶(1082—1135),河北琢县人,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 ”,充满盎然富贵之气,令花鸟画步入其全盛时期。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代旧制的“翰林图画院”又营运了一百多年。在他的倡导下,还编撰了《宣和画谱》、《宣和书谱》两部图书,辑录了大量名家书画,成为我国书画史上的重要资料。这位皇帝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其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应予肯定。赵佶生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为宋神宗第十一子。初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他的哥哥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去世,因无子,皇太后向氏召立端王佶继位,赵佶时年十九岁。赵佶继位在当时曾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认为其轻佻不可以治国,但向太后力荐之,并以神宗语驳斥反对派:“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六》)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这是赵佶统治政权的开始,在位共二十五年。宣和七年(1125),金兵犯宋,赵佶让位于皇太子赵桓(钦宗)。靖康二年(1127),汴京沦陷,北宋覆亡。赵佶、赵桓父子及后宫嫔妃被掳往燕京(今北京城西南),拘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高宗绍兴六年(1136),赵佶病死,享年五十四岁。庙号徽宗。因他的陵墓叫“永佑陵”,故宋人多称之为“佑陵”。又赵佶在位时笃信道教,称“教主道君皇帝”,故后人称他“道君皇帝”。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赵佶在位期间,极尽享乐的生活,整年在寿山艮岳、九成诸宫中写字、做诗、画画、听歌、看舞,对治国理财用人之道既无能为力,且漠不关心,将政治大权错托佞臣。靖康之难,国祚中断,赵佶生活的浮华侈靡亦毁于一旦。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耻辱,国家横遭掠夺,百姓惨遭蹂躏,赵佶本人亦倍受离乱之苦。尤其与早年的奢侈享乐生活相比,晚年的凄惨境遇令人难以想象。这便是神宗眼里“仁孝”且具“福寿”的端王佶的最后结局。但是,一败涂地的政绩并不能掩去他在艺坛上的光辉,从文化史、艺术史上来看,赵佶有其光辉的一页,在艺术上的造诣以及为推进中国美术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民变。其中以新党蔡京任丞相与宦官童贯为将军所引致的问题最严重。
  
  赵佶好大喜功,不顾宋辽已百年和平相处,于宣和二年(1120年),与金国结成“海上之盟”,联合灭辽。1122年,金军攻克辽南京(今北京)。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遣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完颜宗望、乙室勃极烈完颜宗翰分两路南下入侵北宋。赵佶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道士郭京身上,妄以“六甲法”破敌,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宋钦宗遣使臣何㮚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靖康二年(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
  
  四月七日,曹才人如厕时,被金兵奸淫。八日,一些宫女到金兵帐中避雨时被金兵奸淫,死者甚多。徽宗却无可奈何,途中食物匮乏,风雨又起,饿殍遍地。七月二十日,二帝迁到中京(今北京),父子抱头痛哭。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达金上京会宁府。二十四日,二帝及男女宋俘均坦胸赤背,身披羊皮,跪拜太祖庙,行“牵羊礼”,在乾元殿拜谒金太宗。吴乞买封宋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二十六日,二帝迁往韩州(辽宁省昌图八面城)。在韩州,金人将城内女真住户全部迁出,只供二帝等二千余宋俘居住。据《宋俘记》载:“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据《南征录汇》说这还是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格外开恩,要求性格阴鸷的完颜宗翰等不可像虐待辽天祚帝那样对待宋徽、钦两帝。
  
  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五年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照当地习俗火葬。
  
  天眷三年(1140年),金主战派完颜宗弼(兀术)率领金国军队南侵,先在开封正南(偏东)的顺昌败于刘锜所部的“八字军”,再于开封西南的郾城和颖昌,在金国女真精锐部队所拿手的骑兵对阵中两次败于岳飞的岳家军,只在开封东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带战胜了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前,金军已被压缩到开封东部和北部。完颜宗弼开始转向接受议和。
  
  皇统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同时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刘锜、杨沂中等大将的兵权,为《绍兴和议》做好了准备。十一月间,宋、金为《绍兴和议》达成书面协议。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南宋朝廷杀岳飞,据《宋史》载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议和所设前提。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临安,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评价
  章惇:“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宋史》: “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狷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椓丧之余,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艺术成就
  
  赵佶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赵佶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由于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本人又擅长绘画。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有一观点确定他的真迹有《诗帖》 《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父亲:宋神宗
  母亲:钦慈皇后陈氏
  
  妻妾
  1. 显恭皇后王氏
  2. 显肃皇后郑氏
  3. 懿肃贵妃王氏
  4. 贤妃韦氏
  5. 贵妃乔氏
  6. 贵妃刘氏
  7. 贵妃刘氏
  8. 妃崔氏
  9. 淑仪金弄玉
  10. 淑容裴氏(名月里嫦娥)
  11. 淑容陈娇子
  12. 充仪申观音
  13. 充仪左宝琴
  14. 充容刘氏(名新刘娘)
  15. 充容秦怀珊
  16. 充媛席珠珠,初封美人
  17. 充媛奚巧芳
  18. 贵仪金秋月
  19. 贵仪朱桂林
  20. 昭仪朱素辉
  21. 昭容李珠媛
  22. 昭容王三宝奴
  23. 昭媛郑媚娘
  24. 修仪陆娇奴
  25. 修仪蒋敬身
  26. 修容黄宝琴
  27. 修容毛朱英
  28. 修媛陈大和
  29. 顺仪曹柔
  30. 顺容徐散花
  31. 顺容周镜秋
  32. 婉仪林月姊
  33. 婉容王月宫
  34. 婉容任金奴
  35. 婉容阎宝瑟
  
  据《开封府状》统计,靖康之难时,徽宗有封号的妃嫔及女官共143人,无封号的宫女多达504人。
  
  儿子
  宋徽宗有共生有32子,其中有25位能活到成年。
  长子---赵桓,宋钦宗,北宋末代皇帝,母显恭皇后王氏
  次子---赵柽,早殇,封衮王
  三子---赵楷,封郓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四子---赵楫,早殇,封荆王
  五子---赵枢,封肃王
  六子---赵杞,封景王
  七子---赵栩,封济王
  八子---赵棫,封益王,母贵妃刘氏
  九子---赵构,封康王,即宋高宗,南宋创建者
  十子---赵材,早殇,封邠王
  十一子---赵模,封祁王,母贵妃刘氏
  十二子---赵植,封莘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十三子---赵朴,封仪王
  十四子---赵棣,封徐王
  十五子---赵㮙,封沂王
  十六子---赵栱,早殇,封郓王
  十七子---赵栻,封和王
  十八子---赵榛,封信王,母贵妃刘氏
  十九子---赵椿,早殇,封汉王
  二十子---赵屋,封安康郡王
  二十一子---赵楗,封广平郡王
  二十二子---赵机,早殇,封陈国公,母懿肃贵妃王氏
  二十三子---赵梃,封相国公
  二十四子---赵樾,封瀛国公
  二十五子---赵柍,封建安郡王,母贵妃刘氏
  二十六子---赵椅,封嘉国公,母贵妃刘氏
  二十七子---赵栋,封温国公
  二十八子---赵楒,封英国公,母贵妃刘氏
  二十九子---赵桐,封仪国公
  三十子---赵柄,封昌国公
  三十一子---赵枞,封润国公
  三十二子---赵相,封韩国公
  
  女儿
  政和三年,公主改称为帝姬。 宋徽宗还有34女(见《宋史》和《靖康稗史笺证》中《开封府状》《宋俘记》《呻吟语》《青宫译语》等):
  1. 嘉德帝姬赵玉盘: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封德庆公主。改封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嘉德。靖康之变时28岁,初嫁左卫将军曾夤,靖康之变后,为金宋王完颜宗磐妾,完颜宗磐被金熙宗诛杀后,嘉德帝姬没入宫中侍金熙宗,死于天眷三年十二月,后追封夫人。
  2. 荣德帝姬赵金奴:母显恭皇后王氏。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靖康之变时25岁,初嫁左卫将军曹晟。靖康之变后,为金完颜昌之妾,完颜昌为金熙宗诛杀后,荣德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3. 安德帝姬赵金罗:初封淑庆公主,改封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安德。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宋左卫将军邦光,1127年靖康之变后为金之都统完颜阇母所占,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于完颜阇母寨。
  4. 茂德帝姬赵福金:初封延庆公主,改封康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茂德。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茂德帝姬容貌最美,因而为金人指名索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茂德帝姬先为金二皇子完颜宗望所占,后完颜宗望死,又为完颜希尹所占。第二年,即天会六年八月即被折磨死于完颜希尹寨。
  5. 成德帝姬赵瑚儿:靖康之变时18岁,初嫁向子房,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6. 洵德帝姬赵富金:靖康之变时18岁,初嫁田丕,靖康之变后,为金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之妾,设也马即国相完颜宗翰之子。
  7. 显德帝姬赵巧云:靖康之变时17岁,初嫁刘文彦,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8. 顺德帝姬赵缨络: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17岁,初嫁向子扆,靖康之变后,为完颜宗翰所占,后离开完颜宗翰寨去五国城,为金东路都统习古国王按打曷所拘,很快死于按打曷寨中。《宋史》言其改嫁习古国王,这不一定。看金人之行为,则习古王强占顺德帝姬恐难免,但是应该未嫁。
  9. 仪福帝姬赵圆珠: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四皇子完颜宗弼所占。
  10. 柔福帝姬赵多富:又名嬛嬛,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先为完颜宗望所得,北上时又为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所占,间且为千户国禄所占,入金后,为金太宗吴乞买所占,旬入洗衣院,后又为完颜宗贤带归,最后完颜宗贤将其嫁于徐还。 1130年逃回宋。1142年被宋高宗赵构生母韦氏指为假冒被赵构诛杀。但《随园随笔》和《窃愤续录》认为韦氏在金国也归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正好和柔福帝姬共事一夫,回宋后为名声计杀柔福帝姬以灭口。
  11. 保福帝姬赵仙郎: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三月七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12. 仁福帝姬赵香云: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五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13. 惠福帝姬赵珠珠: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宝山大王完颜斜保妾(斜保为完颜宗翰之子,完颜设也马之弟)。
  14. 永福帝姬赵佛保: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15. 贤福帝姬赵金儿: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16. 宁福帝姬赵串珠:靖康之变时14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兖王完颜宗隽之妾,完颜宗隽被金熙宗诛杀后,宁福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17. 和福帝姬赵金珠:母贵妃刘氏。靖康之变时12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录。
  18. 令福帝姬赵金印:靖康之变时10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19. 华福帝姬赵赛月:靖康之变时9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20. 庆福帝姬赵金姑:靖康之变时7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21. 纯福帝姬赵金铃:靖康之变时4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先为完颜设也马之妾,后被遣嫁王成棣(即《青宫译语》之作者)。
  
  以下排名不明:
  顺淑帝姬:政和三年前死于宋。 初封顺庆公主。薨,追封益国。及改帝姬号,追封顺淑。
  寿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初封寿庆公主。薨,追封豫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寿淑。
  惠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母懿肃贵妃王氏。
  安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初封安庆公主,改封隆福。薨,追封蜀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安淑。
  崇德帝姬:宣和二年薨于宋。初封和庆公主,改封崇福。寻改帝姬号。下嫁左卫将军曹湜。再封崇德。
  康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母懿肃贵妃王氏。
  荣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保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悼穆帝姬赵金仙:初封徽福公主,政和三年改帝姬,靖康之前薨逝于宋,追封悼穆(感觉象是谥号)。即《开封府状》之征福帝姬,“征”字或恐为“徽”字之误,亦或相反。
  熙福帝姬:《宋史》上为“熙淑帝姬”,《宋史》记载:初封熙福公主,及其薨逝,改帝姬,追封熙淑。这可能是《开封府状》上记载其为“熙福帝姬”的原因。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敦福帝姬赵三金:政和三年前逝于宋。遍查《宋史》,帝姬无敦福者,政和三年前,公主亦无封敦福者,因此疑敦福帝姬即《宋史》上之“敦淑帝姬”,又《宋史》记载其初封寿福公主。因此疑《开封府状》上之寿福帝姬和敦福帝姬乃同一人。
  申福帝姬:政和三年之后薨逝于宋。
  恭福帝姬赵小金:靖康之变时才一岁,未北迁。
  
  另以下2位是34位中的别号。
  
  崇国公主,母显恭皇后王氏
  冲懿帝姬,母懿肃贵妃王氏
  
  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徽宗入五国城后,又生六子八女,全部子女共八十人,可谓历代皇帝之最。
  
  宰相
  章惇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蔡卞
  蔡攸:蔡京之子
  蔡懋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郑居中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浪子宰相
  白时中
  王安中
  郑居中
  张邦昌
  吴敏
  童贯
  高俅
  梁师成
  唐恪
  张叔夜
  种师道
  薛昂
  邓洵武
  
  相关电视剧
  林冲 (剧集):关礼杰饰演宋徽宗
  惊艳一枪:甄志强饰演宋徽宗
  少年四大名捕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