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謝 | ||||||||||||
籍貫: | 湖北沔陽 | ||||||||||||
|
本姓謝,祖父謝千一入贅於陳,其後代改為陳姓,父親陳普纔。本業漁夫,元順帝時,徐壽輝兵起,建天完朝,友諒投效其將倪文俊麾下,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襲殺倪文俊,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領兵連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至正十九年(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殺徐壽輝於采石,自立為帝,國號漢,年號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
大漢政權一面抗元、一面與朱元璋作戰。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朱雙方在南京城西北的竜灣展開惡戰,不巧江水退潮,百艘巨艦擱淺,陳友諒大敗,敗走江州(九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至八月陳又與朱元璋戰於鄱陽湖,史稱“鄱陽湖之戰”,朱元璋采納郭興的建議,用火攻擊敗陳軍,陳友諒突圍時又起大戰,陳從船艙中探頭出來,竟中流矢(箭)而死。
陳友諒窮極奢侈,不得民心,舊部多叛,實為失敗主因。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稱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
其陵墓在湖北武漢著名景點黃鶴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