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人物列錶
伊奘諾尊 Izanagi respect天照大神 Amaterasu神武天皇 Emperor Jimmu
綏靖天皇 Appeasement Emperor安寧天皇 Annei Tennō懿德天皇 Itoku-tenno
孝昭天皇 Kosho-tenno孝安天皇 Koan-tenno孝靈天皇 Emperor Xiao Ling
孝元天皇 Kogen-tenno開化天皇 Civilized Emperor崇神天皇 Emperor worship God
垂仁天皇 Emperor Suinin景行天皇 Kageyuki Emperor成務天皇 Emperor into service
仲哀天皇 Emperor Chuai神功皇后 Jingū Kōgō應神天皇 God Emperor should be
仁德天皇 Emperor Ren履中天皇 To fulfill the Emperor反正天皇 Hanzei-tennō
允恭天皇 Ingō-tennō安康天皇 Ankō Tennō雄略天皇 雄略 Emperor
清寧天皇 Qing 宁天皇顯宗天皇 Exoteric Emperor仁賢天皇 Renxian Emperor
武烈天皇 Emperor Wu of繼體天皇 Following the body of the Emperor安閑天皇 Ankan Tennō
宣化天皇 Emperor Hsuan Hua欽明天皇 Emperor Chin-Ming敏達天皇 Minda Emperor
用明天皇 King of tomorrow崇峻天皇 Emperor Sung Jun推古天皇 Empress Suiko
舒明天皇 Ming Shu Emperor皇極天皇 Wong extremely Emperor孝德天皇 Filial piety Emperor
天智天皇 Emperor Tenchi弘文天皇 Hirofumi Emperor天武天皇 Day reading of the text
持統天皇 Emperor holding system文武天皇 Man reading of the text元明天皇 Yuan tomorrow Wong
元正天皇 Yuan is the Emperor聖武天皇 Reading of the text孝謙天皇 Emperor Xiao Qian
淳仁天皇 Chun-Yan Emperor光仁天皇 Emperor Kuang-jen桓武天皇 Huan reading of the text
平城天皇 Emperor Heizei嵯峨天皇 Emperor Saga淳和天皇 Chun and the Emperor
仁明天皇 Jen King tomorrow文德天皇 Wind Emperor清和天皇 Emperor Seiwa
陽成天皇 Emperor Cheng Yang光孝天皇 Mitsutaka Emperor宇多天皇 Emperor Uda
光明天皇
日本 南北朝時代  北朝(1322年元月11日1380年七月26日)
豐仁
陵墓: 大光明寺陵
開端終結
在位1336年1348年
历应1338年八月28日1342年四月28日
康永1342年四月27日1345年十月21日
贞和1345年十月21日1350年二月27日

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こうみょうてんのう,元亨元年12月23日(1322年1月11日) - 天授6年/康歷2年6月24日(1380年7月26日)),在位:延元元年/建武3年8月15日(1336年9月20日)- 正平3年/貞和4年10月27日(1348年11月18日))是北朝第2代天皇。諱豐仁。
  
  【光明天皇】(生歿年:1321~1380 在位年:1336~1348 北朝第二代)
  光明天皇諱豐仁,其父是後伏見天皇,其母是廣義門院西園寺寧子。豐仁是比光嚴天皇小八歲的同母胞弟,生於元亨元年(1321)十二月二十三日。
  身為光嚴的弟弟,年幼的豐仁在鐮倉末期的事跡已經多不可考,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豐仁在歷史舞臺上的出現暗合了南北朝動亂的開端。
  中先代之亂被鎮壓以後不久,建武二年(1335)十一月足利尊氏於鐮倉舉起反旗,正式與後醍醐為敵。作為對抗朝廷的謀劃之一,足利尊氏通過日野傢出身的三寶院賢俊與持明院統一係的皇族取得了聯繫。建武三年二月,尊氏接受了光嚴院的院宣,足利與持明院統之間建立了相互提攜的關係。
  建武三年三月二日築前國多多良浜戰役足利軍勝利,此後形勢逐漸對尊氏有利。占據九州的尊氏率軍一路東進,同年五月二十五日尊氏於攝津國湊川擊破後醍醐方名將楠木正成軍,六月尊奉光嚴院、豐仁親王進入京都。八月十五日,足利尊氏奏請光嚴院由豐仁親王踐祚,光明天皇於是登場。同時光嚴院被尊奉為上皇行使院政。
  光明天皇的踐祚,是足利尊氏為實現自己政治、軍事理想而謀劃的結果,根據站在足利氏立場上寫就的《梅鬆論》所述,建武三年二月足利尊氏西走途中,赤鬆圓心(則村)嚮尊氏密議道:“幾次戰役以來,官軍(後醍醐軍)之禦錦旗旗幟招展,禦方(足利軍)背負朝敵的名分,甚難維持。而今身為天子正統的持明院統自先代(北條高時)滅亡以後隱居鄉野,吾方不若前往尊奉,當可樹立護國救難的大義名分。”這個應該就是足利擁立光明天皇的目的所在了吧。
  
  時代 室町時代・南北朝時代
  首都 京都
  皇居 京都禦所
  陵墓 大光明寺陵
  父親 後伏見天皇
  母親 西園寺寧子
<< 前一君主: 光嚴天皇南北朝時代光明天皇
(1336年1348年)
後一君主 >>: 崇光天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