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顾况在诗海的作品!!! |
顾况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作者。作诗能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悲歌序》)。他根据《诗经》的讽谕精神写了《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都是讽刺劝戒之作,其中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的,如《囝》。
[大历、贞元间诗人]
与刘长卿、大历十才子同时的诗人中,顾况是一个较有特点的人物。顾况(?—
806以后)字逋翁,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载(757)进士,曾任节度判官、著作
佐郎。
他性格傲岸,“不能慕顺,为众所排”(皇甫湜《顾况诗集序》),“虽王公之贵
与之交者,必戏侮之”(《旧唐书·顾况传》),所以被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定居茅
山,自号华阳真逸。有《华阳集》。
顾况写过一些关心民间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如颇有仿古意味的《上古之什
补亡训传十三章》,其中像《囝》一首反映了闽中奴隶的苦难。但这并不是顾况诗歌的
主流,他创作的诗歌更多地是抒发自己对生活的主观感受。由于他生性傲慢倔强,屡遭
排挤,心境是很痛苦的。在《悲歌》之一中,他曾以升天天隔、渡水无桥、上山路险、
汲水井遥四个比喻来形容自己的悲哀;在《行路难》中也曾痛苦地叹息“一生肝胆向人
尽,相识不如不相识”。但他却不像刘长卿、大历十才子那样,把痛苦压抑在心中自己
化解,在山水的陶醉中逐渐赢得心灵平静。他深受道教神鬼之说的影响,所以往往借上
天入地、出神入鬼的想象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如綦毋诚说
他的“游仙便作诗”(《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因此他的诗有些继承了楚辞与游
仙诗的传统,往往在虚幻怪诞的境界与跳跃动荡的语言中抒发自己的感受。
顾况个性豪放不羁,又善画解乐,才气横溢,这使他走上以才气作诗的道路;他又
善于学习,一方面吸取前代诗人气势开张、高扬蹈厉的风格和六朝密丽精致的修辞,一
方面又吸收了江南民歌(包括巫觋的迎神送神曲)的自然清新、格式多变的语言风格,
再加上游仙诗的神异色彩,在诗中,尤其是古体歌行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他的
诗想象丰富奇特。如《龙宫操》写江河泛滥,会使“龙王宫中水不足”;
《梁广画花歌》写画中花之美,竟令天上仙女看了画想要嫁给梁广;《范山人画山
水歌》写自己看画时,画中山恍惚变成了真山,自己站在山前,却又是“梦绕山川身不
行”。在这种想象力的作用下,他诗中的意象也呈现为奇异的面貌,如瀑布是“火雷劈
山珠喷日”(《庐山瀑布歌送李顾》),琵琶声是“鬼神知妙欲收响,阴风切切四面来”
(《刘禅奴弹琵琶歌》),弹筝声,则想象成“赤鲤露鬐鬣”、“白猿臂拓颊”(《郑
女弹筝歌》)。特别是《苔藓山歌》,普通的苔藓,竟被描绘为: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
其次,顾况的诗句式伸缩灵活,节奏变化多端。他的歌行有不少杂言,如《瑶草春》
是三言、五言、七言交错叠出,《范山人画山水歌》则三、七、六、四言均有;《同裴
观察东湖望山歌》或一句中自为韵,或句数不等地换韵,给人以曲折跳动的节奏感,而
《李供奉弹箜篌歌》则句式不断变化,韵脚也不断变化,传神地描绘了“乐府国手”弹
奏箜篌时的奇妙效果。这些长短错落的句式、流动变化的韵脚和活泼跳跃的节奏,使他
的诗歌开阖萦回、变幻莫测,富于音乐感和冲击力。再次,他常采用俚俗的口语入诗,
像《古仙坛》中“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仙人错下山,拍手坛边笑”,《杜秀才画
立走水牛歌》中“昆仑儿,骑白象,时时锁着狮子项”,“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
嫁牵牛”等等,都明白如话,在当时,这些清新活泼的通俗诗语也确实别具一格。
顾况的诗在大历、贞元间与众不同,气势开张,语言独特,给人以奇异的印象,所
以稍后的皇甫湜在《顾况诗集序》里说他的诗是“出天心,穿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
常所能及。”这启迪了中唐元和时期唐诗第二个高潮中的一些诗人去开拓新的境界。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youth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