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人物列錶
普希金 Pushkin布萊剋 William Blake
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薩繆爾·柯勒律治 Samuel Coleridge
司各特 Sir Walter Scott拜倫 George Gordon Byron
雪萊 Percy Bysshe Shelley濟慈 John Keats
勃朗寧夫人 Elizabeth Barret Browning愛德華·菲茨傑拉德 Edward Fitzgerald
丁尼生 Alfred Tennyson羅伯特·勃朗寧 Robert Browning
愛倫·坡 Edgar Alan Poe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維剋多·雨果 Victor Hugo歌德 Goethe
荷爾德林 Friedrich Hölderlin海涅 Heinrich Heine
艾興多爾夫 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丘特切夫 Qiuteqiefu
萊蒙托夫 Mikhail Yuryevich Lermontov密茨凱維奇 Adam Mickiewicz
龔自珍 Gong Zizhen徐鬆 Xu Song
宋湘 Song Xiang韓崶 Han Feng
秦瀛 Qin Ying孫玉庭 Sun Yuting
老約翰·施特勞斯 Johann Strauss邊沁 Jeremy Bentham
K.H.馬哈 Karel Hynek Mácha愛爾本 Karel Jaromir Erben
默裏剋 Eduard Mörike亞諾什·奧洛尼 János Arany
萊瑙 Nikolaus Lenau維尼 Weini
瓦爾莫 Marceline Desbordes-Valmore奈瓦爾 Gérard de Nerval
拉馬丁 Alphonse de Lamartine泰奧菲爾·戈蒂耶 Théophile Gautier
阿盧瓦西於斯·貝特朗 Aloysius Bertrand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羅伯特·騷塞 Robert Southey
卡森喀·策茨 Kathinka Zitz威廉·繆勒 Wilhelm Müller
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 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威廉·卡倫·布賴恩特 William Cullen Bryant
埃德加·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倫納德·培根 Leonard Bacon
普希金 Pushkin
詩人  (1799年六月6日1837年二月10日)
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詩詞《緻恰阿達耶夫 Zhiqia Adda Yefu》   《緻剋恩 cause Kern County》   《紀念碑 Exegi monumentum》   《緻大海》   《巴奇薩拉的噴泉 Baqi Sarah of conduit》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Ever Life Fraud Liaoni》   《我曾經愛過你 me Have Love you》   《我就要沉默了 me Be to Silent》   《一切都已結束 All All have finished》   《為了懷念你 Sake Cherish you》   更多詩歌...
緻大海

閱讀普希金 Pushkin在诗海的作品!!!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俄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傢,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他諸體皆擅,創立了俄羅斯民族文學和文學語言,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各個領域都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普希金還被高爾基譽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一個傢道中落的貴族地主家庭,一生傾嚮革命,與黑暗專製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他的思想與詩作,引起沙皇俄國統治者的不滿和仇恨,他曾兩度被流放,始終不肯屈服,最終在沙皇政府的陰謀策劃下與人决鬥而死,年僅38歲。他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長大。童年時代,他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接受了貴族教育,8歲時已可以用法語寫詩。傢中藏書豐富,結交文學名流,他的農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給他講述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他從小就領略了豐富的俄羅斯語言,對民間創作發生濃厚興趣。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 ,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贊賞。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詩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學習17--18世紀法國詩人安德列謝尼埃的風格。在皇村中學學習期間,他還接受了法國啓蒙思想的熏陶並且結交了一些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禁衛軍軍官,反對沙皇專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畢業後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職,在此期間,他深深地被以後的十二月黨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參與了與十二月黨人秘密組織有聯繫的文學團體“緑燈社”,創作了許多反對農奴製、謳歌自由的詩歌,如《自由頌》(1817年);《緻恰達耶夫》,(1818)年;《鄉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創作童話敘事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故事取材於俄羅斯民間傳說,描寫騎士魯斯蘭剋服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終於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民間語言,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同於古典主義詩歌,嚮貴族傳統文學提出挑戰。
普希金的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國南部任職,這其實是一次變相的流放。在此期間,他與十二月黨人的交往更加頻繁,參加了一些十二月黨的秘密會議。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確,更強烈了。普希金寫下《短劍》(1821)、《囚徒》(1822)《緻大海》(1824)等名篇,還寫了一組“南方詩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虜》(1822) 、《強盜兄弟》 (1822)、《巴赫切薩拉依的淚泉》(1824)、《茨岡》(1824)四篇浪漫主義敘事長詩。還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太陽沉沒了》(1820)、《囚徒》和《短劍》(1821)等,這些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強烈憧憬。從這一時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824--1825年,普希金又被沙皇當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剋村,在這裏他度過了兩年幽禁期間,他創作了近百首詩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鑽研俄羅斯歷史,思想更加成熟,創作上的現實主義傾嚮也愈發明顯。1825年他完成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悲劇《鮑裏斯·戈都諾夫》的創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為了籠絡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處於沙皇警察的秘密監視之下。普希金沒有改變對十二月黨人的態度,他曾對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亞的十二月黨人,但幻想很快破滅,於是創作政治抒情詩《緻西伯利亞的囚徒》,表達自己對十二月黨理想的忠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親的領地度過了三個月,這是他一生創作的豐收時期,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波爾金諾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開始動筆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塑造了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多餘人”的形象,這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還寫了《別爾金小說集》和四部詩體小說《吝嗇的騎士》、《莫紮特與沙萊裏》、《瘟疫流行的宴會》、《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詩。《別爾金小說集》中的《驛站長》一篇是俄羅斯短篇小說的典範,開啓了塑造“小人物”的傳統,他的現實主義創作爐火純青。
1831年普希金遷居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職。他繼續創作了許多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青銅騎士》(1833)、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1833)、短篇小說《黑桃皇后》(1834)等。他還寫了兩部有關農民問題的小說《杜布洛夫斯基》(1832-1833)、《上尉的女兒》(1836)。
1836年普希金創辦了文學雜志《現代人》。該刊物後來由別林斯基、涅剋拉索夫、車爾尼學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編輯,一直辦到19世紀60年代,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傢,而且成為俄羅斯進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創作和活動令沙皇政府頗感頭痛,他們用陰謀手段挑撥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普希金的妻子納塔利婭·尼古拉耶芙娜·岡察洛娃,結果導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鬥。决鬥中普希金身負重傷,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僅37歲。他的早逝令俄國進步文人曾經這樣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的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他的“用語言把人們的心靈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偉大抱負深深感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傑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傢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 、《鮑裏斯•戈都諾夫》 、《黑桃皇后》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茨岡》 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麯,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麯;還有的作品還被改編成芭蕾舞,成為舞臺上不朽的經典。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裏去世)。現在這裏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俄語羅馬化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國詩人,劇作傢,小說傢,文學批評傢和理論傢,歷史學家,政論傢。俄國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十九世紀前期文學領域中最具聲望的人物之一,被尊稱為“俄國詩歌的太陽”、“俄國文學之父”,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根尼·奧涅金》全景式地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全貌堪稱“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他不僅支持十二月黨人的某些觀點,更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那個時代的主要社會性的問題:專製制度與民衆的關係問題,貴族的生活道路問題、農民問題;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多餘人”、“金錢騎士”、“小人物”、農民運動領袖。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文學形象的産生,大大促進了俄國社會思想的前進,有利於喚醒人民,有利於俄國解放運動的發展。    普希金的優秀作品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他的抒情詩內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構精巧、韻律優美。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集中、結構嚴整、描寫生動簡練。普希金的創作對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的開端”。。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緻大海》、《緻恰達耶夫》、《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魯斯蘭和柳德米拉》、《青銅騎士》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短篇小說《黑桃皇后》、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等。

生平

Xavier de Maistre所作的普希金童年的肖像畫

普希金出生於莫斯科。其曾外祖父是非裔將軍阿布拉姆·彼得羅維奇·加尼巴爾;而其曾祖父是沙俄時代獲高榮譽的禦林軍侍衛亞歷山大·彼得洛維奇·普希金:16。普希金從1805年到1810年他每年夏天都在他祖母處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個村莊裏度過。他童年的這些生活經驗後來都體現在他早年的詩中。

他在位於皇村的帝國學院中就學六年,這是一個1811年10月19日成立的優秀學院。今天,這個學院被稱為普希金學院。在這段時間裏普希金經歷了1812年對抗拿破侖的戰爭。在1815年,普希金發表了第一首愛國詩。雖然他當時還是一個學生,他被聖彼得堡的一個文學協會阿爾紮馬斯接納為會員。這個協會反對當時盛行的保守的、硬板的語言文字,提倡俄羅斯語言。普希金早年的詩充滿了生機。

1816年他的詩的風格突然轉變了,哀歌成為他最主要的作品。

1817年普希金畢業,他在彼得堡的外交協會任秘書。他經常去劇院,參加阿爾紮馬斯的會議。他還加入了一個稱為“緑燈”的文學和劇作團體。這個團體與當時貴族中反對沙皇專製的團體有一定的聯繫。雖然普希金沒有參加他們的政治運動,但他與這個運動中的許多人是好朋友,他寫的諷刺短詩受到了這個運動的影響。在這段時間裏他一直在寫一部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這部長詩從他還在學校裏的時候就開始了。1820年5月他完成了這部長詩。但當時的批評界對它的評價非常壞。

1820年初普希金的一些諷刺詩給他帶來了麻煩,在這些詩裏他嘲諷了一些當權的人,比如當時的戰爭部長和教育部長。在一些有權勢的朋友的幫助下他沒有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但他依然不得不離開聖彼得堡。他被下放到剋裏米亞。到1824年為止他在南俄不同的地方居住。從1823年開始他開始寫長詩《葉甫蓋尼·奧涅金》,這部長詩他一直到1830年纔完成。從1824年到1825年他住在他父母的莊院,在這段時間裏他與他父親有很大的意見分歧。

他的悲劇《鮑裏斯·戈都諾夫》標志着他離開當時陳腐的俄羅斯詩歌的開始。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接見他後他重新被允許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居住。但沙皇親自檢查他的創作,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都受到了嚴格的監視。這也體現在了《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創作中。普希金這段時間生活得非常不快,因為他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生活。

妻子娜塔麗婭的畫像,Ivan Makarov1849年作

1831年普希金結婚,結婚當晚普希金手中的蠟燭忽然熄滅,讓普希金一驚,仿佛預告了他不幸的將來。婚後與夫人遷居聖彼得堡,夫人娜塔麗婭·岡察洛娃成為當時聖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被譽為“聖彼得堡的天鵝”,美貌令其在當時的俄國宮廷中受到歡迎,普希金夫婦因而成為宮廷活動中的常客;然而這種上流社會的生活加重了普希金的經濟負擔,雖然因為他的名氣與其妻子與宮廷的接近,沙皇允許普希金在檔案局研究文獻,方便寫作《彼得大帝史》,但普希金仍然非常不快,他經常與人角鬥,而且往往出於無足輕重的原因。他這段時間裏的作品都體現出沉重的精神壓力。

直到1836年他纔被允許發行一部他自己的文學雜志。這個時期有一名法國流亡保皇黨人喬治·丹特斯瘋狂愛上他的夫人岡察洛娃,兩人經常相約共舞,後來普希金接到侮辱他的匿名信,信裏笑他是烏龜。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忍無可忍,為了名譽,他與丹特斯進行决鬥,結果腹部受了重傷,兩天後去世,當時的報紙刊載:“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殞落了”

普希金的後代

普希金與娜塔莉婭有4個子女,分別為: Maria(瑪麗亞出生於1832)、Alexander(亞歷山大出生於1833年)、Grigory (格裏高利出生於1835), 和Natalya(娜塔莉婭出生於1836)。普希金子女中衹有亞歷山大和娜塔莉婭有後代。娜塔莉婭嫁給了拿騷的尼庫勞斯·威廉王子;他們的孫女娜傑日達嫁入了英國王室詩人後代遍布全球,包括英國、德國與比利時。其中大約50個生活在俄羅斯,其中包括塔基亞娜·盧卡斯。她的曾祖母(普希金的孫女)嫁給了尼古萊·果戈理的侄子。盧卡斯女士目前生活在俄羅斯莫斯科州的剋林

影響和評價

普希金的詩和劇本為通俗語言進入俄羅斯文學鋪平了道路,他的敘述風格結合戲劇性、浪漫主義和諷刺於一體,這個風格對許多俄羅斯詩人有深刻的影響,是繼他以後俄羅斯文學的一個重要因素。與他同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喬治·戈登·拜倫約翰·沃爾夫岡·哥德,他本人受伏爾泰威廉·莎士比亞的悲劇的影響很大。

在俄羅斯文學史上和在俄國,普希金享有很高的地位。普希金在其生前,就對自己的成就頗為自信。在他的《紀念碑》(1836)一詩中,他寫道:“我給自己建起了一座非手造的紀念碑,……整個偉大的俄羅斯都會聽到我的傳聞,各種各樣的語言都會呼喚我的姓名,……我將長時期地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因為我用竪琴喚起了人民善良的感情,因為我歌頌過自由,在我的殘酷的時代,我還曾為死者呼籲同情。”著名評論傢別林斯基指出:“衹有從普希金起,纔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因為在他的詩歌裏跳動着俄羅斯生活的脈搏。”岡察洛夫也稱稱“普希金是俄羅斯藝術之父和始祖,正象羅蒙諾索夫是俄羅斯科學之父一樣”。

普希金的重大貢獻,在於創建了俄羅斯文學語言,確立了俄羅斯語言規範。屠格涅夫說:毫無疑問,他創立了我們的詩歌語言和我們的文學語言。普希金的同時代人和好友果戈理也曾說:“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馬上就會突然想起這是一位俄羅斯民族詩人……。他像一部辭書一樣,包含着我們語言的全部寶藏、力量和靈活性。……在他身上,俄羅斯的大自然、俄羅斯的靈魂、俄羅斯的語言、俄羅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樣純潔,那樣美,就象在凸出的光學玻璃上反映出來的風景一樣。” 普希金在浪漫主義的抒情詩和敘事詩的創作中,十分註意書面語與口頭語的完美結合,廣泛吸取民間語言的精華,使文學接近民族的生活和周圍的現實,為俄羅斯文學語言的最終形成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赫爾岑則說,在尼古拉一世反動統治的“殘酷的時代”,“衹有普希金的響亮遼闊的歌聲在奴役和苦難的山𠔌裏鳴響着:這個歌聲繼承了過去的時代,用勇敢的聲音充實了今天的日子,並且把它的聲音送嚮那遙遠的未來”。普列漢諾夫盧納察爾斯基高爾基等人對普希金也有所論述。高爾基曾指出:“普希金的創作是一條詩歌散文的遼闊的光輝奪目的洪流。此外,他又是一個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奠基人;這種結合……賦予俄羅斯文學以特有的色調和特有的面貌。”

普希金的作品被俄國著名的藝術傢編成歌劇、舞劇,改編成話劇、兒童劇和攝成電影。他的詩歌被譜成歌麯,流傳至今。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又名“普希金之傢”)是收藏普希金的私人藏書、手稿和研究普希金的中心。莫斯科聖彼得堡建有普希金博物館,聖彼得堡有在他生前最後一處住所莫伊卡河濱河路12號設立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館。米哈伊洛夫斯剋村和附近的三山村以及普希金安葬地聖山修道院,已改為普希金文物保護區。在俄羅斯,普希金的研究形成為“普希金學”。多年來,普希金的作品被不斷結集出版,研究著作也層出不窮。

作品

中短篇小說

詩作

  • 巴奇薩拉的噴泉
  • 緻大海
  • 青銅騎士
  • 盧斯蘭與魯蜜拉
  • 緻凱恩
  •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 遲開的花朵更可愛
  • 十月十九日
  • 枉然的賦與
  • 枉然的饋贈
  • 你和您
  • 當我以臂膊
  • 當我緊緊擁抱着
  • 哀歌
  • 茨崗
  • 為了遙遠的祖國的海岸
  • 夠了,夠了,我親愛的
  • 我的朋友,時不我待
  •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 我曾經愛過你
  • 自由頌

圖片


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

參考

  1. 跳轉至:1.0 1.1 方士娟普希金青蘋果數據中心. 2014-02 [2020-07-28] (中文(簡體)‎).
  2. ^ 陳炳聖. 《萬物簡史》. 源樺. 2007. ISBN 986828421X.
  3. ^ 俄羅斯詩歌的太陽從這裏升起——參觀聖彼得堡皇村學校. 文匯讀書周報. 文匯報. 2013-06-28[2013-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31).
  4. ^ 前綫:普希金基因學(英文)[2011-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4).
  5. ^ 宋錦海. 普希金傢族. 《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 2010, (6) [2013-10-11]doi:10.3969/j.issn.1671-8453.2010.06.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5).
  6. ^ 陳守成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摘自《普希金詩選》
  7. 跳轉至:7.0 7.1 7.2 7.3 戈寶權. 普希金,A.C.. 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II.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2. ISBN 9787500000471.
  8. ^ 周良沛. 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 光明網. 2013-04-22 [2013-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摘自《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一書)
  9. ^ 普希金,A.S..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0079583.[永久失效鏈接]
  10. ^ 吳笛. 普希金,俄羅斯民族精神的象徵——寫在《普希金全集》出版之際. 光明日報. 2013-09-22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延伸閱讀

  • 普希金. 《普希金小說集》. 由宋雲森翻譯 . 啓明出版. 2016. ISBN 9789868856073.
  • 普希金. 《普希金全集》(全十捲).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33935450.
  • 普希金. 《普希金全集》(全十捲).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9.
  • 張鐵夫 等著. 普希金:經典的傳播與闡釋. 湘潭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11280869.
  • 張鐵夫 等著. 普希金的生活與創作(修訂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ISBN 9787500449485.

外部鏈接

 


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 (English: /ˈpʊʃkɪn/; Russian: 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note 1]tr. Aleksándr Sergéyevich PúshkinIPA: [ɐlʲɪkˈsandr sʲɪrˈɡʲe(j)ɪvʲɪtɕ ˈpuʂkʲɪn] (About this soundlisten); 6 June [O.S. 26 May] 1799 – 10 February [O.S. 29 January] 1837) was a Russian poet, playwright, and novelist of the Romantic era who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greatest Russian poet and the founder of modern Russian literature.

Pushkin was born into Russian nobility in Moscow. His father, Sergey Lvovich Pushkin, belonged to Pushkin noble families. His maternal great-grandfather was Central-African-born general Abram Petrovich Gannibal. He published his first poem at the age of 15, and was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literary establishment by the time of his graduation from the Tsarskoye Selo Lyceum. Upon graduation from the Lycee, Pushkin recited his controversial poem "Ode to Liberty", one of several that led to his exile by Tsar Alexander I of Russia. While under the strict surveillance of the Tsar's political police and unable to publish, Pushkin wrote his most famous play, the drama Boris Godunov. His novel in verseEugene Onegin, was serialized between 1825 and 1832.

Pushkin was fatally wounded in a duel with his brother-in-law, Georges-Charles de Heeckeren d'Anthès, also known as Dantes-Gekkern, a French officer serving with the Chevalier Guard Regiment, who attempted to seduce the poet's wife, Natalia Pushkina.


    

評論 (1)

hepingdao 寫到 (2008-04-04 11:42:59):

  俄國詩人。出身於貴族家庭,從小受到文學的熏陶。1811年進入皇村學校,接近未來的十二月黨人,受到資産階級啓蒙思想的影響。1816年加入文學團體“阿爾紮馬斯社”。1817年皇村學校畢業後在外交部供職。
  
   1819年成為革命外圍組織“緑燈社”成員。這個時期他連續寫了歌頌自由、反對暴政的著名詩篇《自由頌》、《緻恰達耶夫》、《鄉村》。這些詩在進步青年中廣為傳誦,因此他被沙皇當局流放南俄。
  
   流放期間,創作《短劍》、《高加索俘虜》、《強盜兄弟》和《巴赫切薩拉伊的淚泉》等詩篇。1824年被幽禁在米哈伊洛夫斯剋村,寫了表現20年代進步貴族青年尋求社會出路的長詩《茨岡》、探索人民命運和歷史作用的歷史劇《鮑裏斯·戈都諾夫》以及詩體小說《努林伯爵》。
  
   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兔普希金,將他召回莫斯科。詩人對新沙皇一度抱有幻想,希望他成為彼得大帝式的開明國君,同時又無法忘懷舊日友好十二月黨人,寫成《緻西伯利亞的囚徒》和《阿裏昂》。
  
   1830年在彼爾金諾村創作四部小悲劇和《別爾金小說集》,其中《驛站長》是俄國文學中第一篇反映 “小人物”命運的作品。
  
   最終完成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23~1830),被別林斯基譽為“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1831年2月與莫斯科第一美人岡察洛娃結婚, 5月遷居彼得堡,仍在外交部任職。創作以彼得大帝為題材的長篇敘事詩《青銅騎士》、中篇小說《黑桃皇后》、童話詩《漁夫與金魚的故事》、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以及反映布加喬大起義的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年創辦《現代人》雜志。1837年2月在决鬥中被法國流亡者丹特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