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傢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的簡介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
結果:協約國獲勝印度洋、中東
死亡(約數):10,000,000人
將士:900萬
平民:700萬
合計:1669萬
發起國傢:同盟國、協約國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
·俄羅斯帝國
·法國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國(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國同盟,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
·希臘
·美國
·中國等
同盟國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協約國(Allied Powers)之間的戰鬥。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是同盟國,英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傢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註意的是意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意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結果意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綫主要分為東綫(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綫(英法比對德作戰)和南綫(又稱巴爾幹戰綫,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綫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戰爭的背景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采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國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斯失敗,而面臨孤立的意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意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傢。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决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衹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産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範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軍備的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製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
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又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可是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是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卻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的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漲至80萬,意大利由20萬擴大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决議》,决議承認摩洛哥能夠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其中由法國來控製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就藉機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給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的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傢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的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衹好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給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因此也使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裏結怨更深,而德皇還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更加的大。
歐洲火藥庫——巴爾幹
巴爾幹半島嚮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
國的衝突又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深厚的導火綫。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匈帝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併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傢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匈帝國的出兵令其希望毀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的巴爾幹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幹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佈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裏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的巴爾幹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 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裏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波斯尼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併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可熄滅的導火綫。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一種偉大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嚮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傢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嚮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 1日,德國嚮俄國宣戰,接着在3日,嚮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對德國宣戰;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嚮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嚮俄國宣戰,塞爾維亞對德國宣戰,意大利宣佈中立。 8月12日,英國嚮奧匈帝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戰爭的過程
【西面戰綫】
施裏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裏芬已製定了以速戰速决為主要特徵的施裏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綫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製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傢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占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嚮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綫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衹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綫,戰鬥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着,雙方爆發了奔嚮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阔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綫。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着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綫,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綫,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着。
1916年2月,東面戰綫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綫,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製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嚮索姆河一綫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裏首次使用坦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綫再次變為膠着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藉口,在該年4月6日嚮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綫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鬆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着,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衹得由英軍負責西綫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綫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着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東綫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綫,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綫發動5 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綫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裏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衹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綫,從此衹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綫】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嚮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佈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絶停止全國總動員為藉口嚮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綫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嚮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綫之際,在東綫嚮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嚮德國的心髒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綫綫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綫,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綫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製。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綫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裏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綫戰事亦進入膠着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綫的馬恩河會戰失敗,决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綫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綫作戰的睏局,東綫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 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占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裏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裏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綫,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製俄國,於是答應嚮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意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意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嚮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 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占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嚮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裏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嚮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决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占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君士坦丁堡
協約國軍隊為瞭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製的睏局,於是决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裏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裏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鬥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製的經濟體係,經不起東綫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睏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鼕,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産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维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剋條約,並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標志着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嚮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嚮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衹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决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捨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衹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衹,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决定恢復無限製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衹,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瀋,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係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製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裏投嚮協約國,嚮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占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衆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傢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嚮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範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傢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鬥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衆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嚮日本藉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鬥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勳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勳入京後,擁立宣統復闢。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衹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决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衹得宣佈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佈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1914年7月 奧匈帝國嚮塞爾維亞宣戰。
1914年8月 德國嚮俄、法宣戰並入侵比利時。英國嚮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同盟國。
1917年4月 美國參戰。
1918年3月 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 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 德國簽約停火,大戰結束。
大事記(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美國崛起;中歐出現第二帝國;遠東日本帝國的興起;英法德三個海外帝國的擴張(從一八七〇年到這個世紀末,英國獲得了土地四百七十五萬四千平方英裏,法國三百五十八萬三千五百八十平方英裏,德國一百零二萬六千二百二十平方英裏,比利時四十四萬七千平方英裏、而美國則吞食了殘餘的舊西班牙帝國)和南非黃金的大量涌出(從一八五〇到一八五三,世界黃金年産量從一百八十一萬九千六百盎司,增到六百三十五萬零一百零八盎司,以後一直穩定到一八九二年,然後在一九〇八年又迅速增加到二千一百五十二萬九千三百盎司),使世界進入了戰亂時代。德法英俄之間的合縱連橫使世界性的衝突迫在眉睫了。
和歷史慣例一樣,衝突的近因通常都可以從上次戰爭(一八七〇——一八七一年)的結果中去搜尋。從普法戰爭結束直到俾斯麥被解除首相職務(一八九〇年)為止,他的政策都是穩定和確保德國已經贏得的和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一方面設法孤立法國,另一方面則設法維持德國與俄國之間的友好關係。為了達到第一個目的,一八七九年十月二日,他與奧匈帝國締結了防禦條約,就是所謂“兩國同盟”。兩年後法國占領突尼斯,又使俾斯麥獲得了耍弄外交手段的機會。這一次的兼併使意大利大感不滿,於是加入了兩國同盟,而使其變成了“三國同盟”。這樣的情形一直保持到一八八八年六月十五日,在這一天,霍亨索倫王室的威廉二世(一八八八——一九一八年)成為德國皇帝。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由於他的父親腓特烈二世逝世,使他有了繼承大統的機會。
威廉二世性情衝動,頭腦僵化,雖然勤勉、誠懇和具有愛國心,卻是理想多於實際,愛慕虛榮,嚮以獨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佈:“這個國傢衹能有一個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為一個超級軍閥,雖然他使自己的國傢在二十六年中沒有投入戰火,可是他的許多荒謬言論卻早已足夠使他在國際政治中成了一隻斑螫。一八九〇年,他罷免了俾斯麥;第二年法國因為害怕這位德國的新主人,開始與俄國談判,終於在一八九三年簽訂了防禦性的同盟條約。兩年後,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八九四——一九一八年)訪問巴黎,受到了熱烈歡迎。
這樣就成立了兩個對立的同盟,雖然如此,衹要大不列顛能置身事外,那麽歐洲和平所感受到的威脅還是不會太大,而且即使發生戰爭,若無英國參加,那也很難蔓延到歐洲以外。不幸這種僵局終被打破,因為從一八九五年起,德國開始嚮海外發展,其第一炮就是德皇在建國二十五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演說,他說德意志帝國將不僅限於歐洲,而是要變成世界帝國。若能不把話挑明似乎更加聰明,但是“凱撒”的新世界政策卻是普法戰爭之後德國迅速工業化的後果。從一八七〇年到一八九五年,德國的人口已從四千一百萬增加到五千五百萬,其糧食供給已經逐漸要依賴國外貿易。為了支持其遍及世界的貿易商,所以德國必須以世界強國自居。很不幸,這就與大不列顛之間發生了商業衝突。
其次在一八九八年,為了保障德皇的擴張政策,德國國會通過議案,决定擴充德國海軍,其附加說明中明白指出:“建立大海軍的目的,是要使最偉大的海權國傢都不敢嚮它挑戰,否則就必須使其自己的優勢有受到破壞的危險。”這一炮正對英國而發,當時它正因為當年九月在尼羅河畔的法紹達事件,幾乎與法國到了戰爭邊緣。接着在一八九九年,布爾戰爭爆發,英國纔發現自己處於孤立地位,幾乎所有歐洲國傢都對它表示敵意。這場戰爭爆發之後,德國國會通過了新的海軍擴建法案,决定其艦隊的永久編製為戰列艦三十八艘和裝甲巡洋艦二十艘,每艘船每二十五年更新一次。一九〇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維多利亞女王逝世,由她的兒子愛德華七世(一九〇———一九一〇年)繼位。這就是當時的情況。
在布爾戰爭中,德國對英國表示了敵意,加上其海軍的擴張和德皇的“大吹法蠃”,使英國也掀起了強烈的反德宣傳,德國方面當然也不甘示弱。這種宣傳卻使兩國間的真正爭執原因反而被遮住了:德國其實無意嚮英國挑戰,更不必說侵入英國——但這卻是普通英國人的想法——可是德國海外貿易的巨大擴張和其商業船隊的不斷擴大,卻使英國商業受到了極大威脅。從一八九四年到一九〇四年,德國的貿易總額從三億六千五百萬鎊增加到了六億一千萬鎊;商船噸位也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三十四。這種貿易鬥爭到一九〇七年已經達到十分尖銳的程度,當時美國駐意大利大使亨利·懷特由美國國務院指派,到倫敦去探詢英國政府對第一次海牙會議的意見。以下為他與英國外長巴福爾的談話記錄,見尼芬斯所著《亨利·懷特:美國外交三十年》一書:
巴福爾(低聲的說):“我們真是呆子,因為在德國建造了許多船衹和搶奪了我們的商業之後,我們竟找不到一個理由嚮德國宣戰。”
懷特:“在私生活中你是個心靈非常高尚的人。你為什麽會想到這種政治上不合道義的事情,嚮一個完全無害的國傢挑戰?德國不是和英國一樣有理由可以發展海軍嗎?如果想與德國在貿易上競爭,你們就應該更加努力工作。”
巴福爾:“那就是說要降低我們的生活水準。或許對我們而言,還是發動戰爭比較簡單。”
懷特:“你居然會有這樣的思想,真使我大吃一驚。”
巴福爾:“這是一個‘是非’的問題嗎?也許衹是如何保持我們優勢的問題。”
對這段談話應註意的不是巴福爾個人的思想,而是由於工業革命的原因,産生了一種經濟方面的生存鬥爭,於是為了自保,人類衹好回到叢林中的生活方式。原始鬥爭發生於人與野獸之間,現在這種工業性的鬥爭卻發生於民族與民族之間——但充滿獸性則完全一樣。
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美國威爾遜總統在聖路易發表演說,把這個問題的核心揭露出來了,他說: “為什麽,我的同胞們,在這裏沒有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甚至一個小孩,會明白現代世界的戰爭種子就是工業和商業上的對立呢?這次戰爭是一場商業和工業的戰爭,而不是一場政治戰爭。”差不多與此同時,凱恩斯在《和平的經濟後果》中也這樣寫道:“權力政治是不可避免的,關於這次戰爭及其目的似乎並沒有什麽新東西可以學習。還是和過去每個世紀一樣,英國又毀滅了一個貿易方面的敵人。”
愛德華七世在一九〇三年打破了英國在布爾戰爭中的孤立狀況。那年春天他去訪問巴黎,抵達時受到群衆的奚落,而離去時卻接受了他們的歡呼。他個人的優美風度,以及對他的外甥,德國的“凱撒”所表示的不支持態度,獲得了法國人的好感。在他訪法之後,英法之間即開始簽訂一係列協定,並於一九〇四年四月建立了英法“協約”。一個友好條約逐漸發展成為秘密的軍事同盟。於是英國歷史完全改變了軌跡。勞合·喬治在其戰爭回憶錄中有這樣一段記錄:條約簽字之後,羅斯貝裏勳爵對他說:“好呀,我相信你一定和其他人一樣對英法協約感到愉快?”喬治就說不錯,並認為與法國之間的那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已經結束了。羅斯貝裏勳爵卻回答說:“你完全錯了,這就是說結果一定要與德國開戰!”
四年後,英國海軍總參謀長費歇爾爵士更表現出他具有先見之明。他說:“我可以預言,如果英國為了應許法國的要求而使一支英國陸軍在法國境內登陸並與德國交戰,其結果將使英國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打擊——這並非戰敗,因為我們是决不會屈服的——但是對我們的經濟資源而言,卻是一個致命打擊,並且會使英國海軍降級為‘輔助軍種’”。
依照這個協約,兩國政府開始解决他們間的重要殖民地爭端。英國在埃及獲得了自由處置權,而法國則在摩洛哥也獲得了同等權利,唯一條件就是應尊重該國的主權完整。雖然如此,在十月法西兩國卻簽定了一個條約,把摩洛哥瓜分了,並把這個密約的副本抄送英國外交部。雖然這與英法協議明顯發生了抵觸,可是英國外長蘭斯道恩勳爵卻無異議的接受了。這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九〇五年三月,德皇因為對這個密約事前毫無所聞,還以為摩洛哥會變成第二個突尼斯,就出發訪問丹吉爾。於是法國對他大肆攻擊,為了阻止戰爭爆發,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出面調停,建議召開一個國際會議。一九〇六年一月,會議在阿爾吉西拉斯舉行,各強國同意維持摩洛哥獨立。雖然會議使風波暫時平息,可是卻使歐洲分成了兩個對立陣營——德國和反德國兩個方面——為了加強反德國方面的力量,英國外交部長格雷爵士又同意英法兩國陸海軍參謀本部之間進行秘密會談。早在一九〇四年,費歇爾爵士就說服英國政府把英國艦隊的重心從直布羅陀移到北海方面。次年,當他為第一艘“無畏”級戰艦安放竜骨時,他就把德國的全部海軍計劃都摧毀了,因為“無畏”級戰艦使所有現存的戰艦都過時了。
阿爾吉西拉斯會議之後不久,英國政府又與俄國之間獲得了諒解,其中有一項即同意瓜分波斯——這又是一個獨立國傢——為三個區域,南北分別為英俄兩國的勢力範圍,而中間則為中立區。這個解决方案又使俄國在遠東方面解除了後顧之憂,而可以集中全力參加歐洲政治中更加危險的賭博。於是三國協約面對着三國同盟,也就是說一旦戰爭爆發,德國就必須在東西兩面作戰。
當摩洛哥危機正使國際關係發生震動時,在英國又發生了一場海軍恐慌癥,這是考文垂兵工公司的穆裏勒爾先生鼓動起來的,結果使英國政府、反對黨和人民都大為震驚。因為是如此不合理,所以費歇爾纔决定把真實情況嚮英王提出報告。一九〇七年底,他嚮國王如此報告:
“在本年(一九〇七年)三月中,這是一個絶對事實:德國既未建造一艘‘無畏’艦,同時在十八個月之內也未準備建造一艘戰列艦或大型巡洋艦。德國戰列艦的一半都衹能與英國的裝甲巡洋艦相提並論。事實上,現在英國有七艘‘無畏’級戰艦和三艘‘無畏’級戰鬥巡洋艦(照我的看法,後面三者是‘無畏’級中最好的),一共有十艘已經建造完成或正在建造之中。而德國在本年三月,卻還連一艘‘無畏’艦都沒有。我們有驅逐艦一百二十三艘,潛艇四十艘。德國卻衹有驅逐艦四十八艘,潛艇一艘。德國海軍部長蒂爾皮茨上將在其最近的秘密報告中說過,英國的海軍實力現在要比德國強四倍。當然,我們將使英國海軍永遠保持這樣的實力,但我們並不想嚮全世界公佈。”
以後在一九〇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費歇爾又致書艾希爾勳爵說:“由於四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們現在已在國內水域部署了兩個裝備完整的艦隊,德國即使把所有的戰艦都動員起來並投入戰鬥,也比不上我們兩支艦隊中的任何一支,我們有着無比的優勢……這種優勢在幾年內是不會改變的……你可以安心睡大覺了!德國並未瘋狂造艦來與你作戰!不,他們日夜擔憂的是第二次‘哥本哈根轟擊’,他們知道無論皮特或俾斯麥都會這樣做的!”
雖然反對黨領袖巴福爾先生明知這些事實,可是在一九一〇年一月的大選中卻故意對德國展開了激烈攻擊,以此促成人民的恐德心理,而為保守黨爭取選票。他宣稱英國處於危險之中,海軍實力不夠充足。他說:“我可以嚮你們確證,多數國傢一致認為英德之間的鬥爭已經無可幸免。”自由黨的丘吉爾先生反駁說:“保守黨對海軍的態度簡直可恥。這種政策是想造成不合理的恐慌現象,並且毫無理由的製造兩大民族之間
的對立情緒。”
海軍問題的關鍵是:英國每個政府的政策都是促使英國人民衹註意到英德兩國間的海軍擴張關係,而並未考慮德國除了對英戰爭以外,還有其他有關海軍的想法。英國完全忽略了假如德國與法俄兩國之間發生戰爭時其海軍情況將會如何,可是這種情況卻正是一九〇〇年以來德國海軍政策的支配因素。蒂爾皮茨說過:“我們應能把俄國艦隊封鎖在波羅的海之內,同時又能阻止法國艦隊進入波羅的海。”以下數字是從一九〇九年到一九一四年各強國建造新艦的費用比較(單位為英鎊),看完即可一目瞭然:
| 年份 | 英 國 | 法 國 | 俄 國 | 德 國 |
| 1909 |11,076,551| 4,517,766| 1,758,487|10,177,060|
| 1910 |14,755,289| 4,977,682| 1,424,013|11,392,851|
| 1911 |15,148,171| 5,876,659| 3,215,396|11,701,899|
| 1912 |16,132,558| 7,114,878| 6,897,580|11,491,187|
| 1913 |16,883,875| 8,093,064|12,082,516|11,010,883|
| 1914 |18,876,080|11,772,862|13,098,613|10,316,244|
一九一四年,奧意兩國建造新艦的費用分別為四百零五萬一千九百六十六鎊和三百二十三萬七千鎊。若加在德國的數字上,就可知道當戰爭爆發時,協約國花在造艦上的金錢要比同盟國方面多兩倍半,而法俄兩國的總和也比德國差不多大了兩倍半。所以若說德國的海軍擴建足以威脅英國,實在是無稽之談。可是自從一九〇九年以來,這卻經常成為宣傳的對象。真正的原因並非德國海軍威脅了英國,而是象巴福爾嚮懷特先生所抱怨的,德國的商業船隊逐漸搶走了英國的生意,而德國的工業生産也快要超過英國了。若這種情況聽其發展下去,那麽英國經濟就有崩潰的可能。
一九一〇年五月六日,愛德華七世逝世,由他兒子喬治五世繼位。但是在他加冕之前,一九—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在摩洛哥又發生了另一次激烈的意外事件。法國政府希望能完全控製摩洛哥,就以保護僑民為藉口而占領了非斯。雖然德國政府仍然不知道一九〇四年的密約,但卻認為法國違反了阿爾吉西拉斯條約,於是立即派了一艘炮艇“豹”號到阿加迪爾去保護德國在摩洛哥的僑民和商業利益。勞合·喬治此時還是英國財政部長,就在倫敦市長官邸中發表了一篇激烈的演說,幾乎觸發了戰爭。但是到十一月,終於還是獲得了和平解决,結果法國在摩洛哥獲得了自由處置權,而德國分得了法屬剛果的一部分。這卻不能使意大利滿足,因為擔心法國的下一個步驟就是占領的黎波裏,它就以保護商業和僑民的“正常”藉口嚮土耳其宣戰,侵入的黎波裏,並占領佐澤卡尼索群島中的羅德島等島嶼。
現在就從西歐再說到東歐,因為帝國的發展在那一方面也走上了同樣危險的道路。
自從在遠東方面被日本挫敗之後,俄國又回過頭來嚮西發展,因為它現在是法國的盟國,是三國協約中的一員,所以嚮這方面的發展就要比一八七七年的情形有利得多。俄國的目的是在歐洲重建權力平衡,第一是清算土耳其,第二是在精神上削弱奧匈帝國,第三是進一步在物質上削弱德國,企圖使用的工具就是巴爾幹國傢,尤其是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已於一八七八年獲得了獨立,但保加利亞仍為土耳其的屬國,這是保加利亞人所不滿的。一九〇八年十月五日,斐迪南親王公開宣稱他的國傢是個獨立王國。接着,奧匈帝國又兼併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州。
這是俄國不能放過的好機會。俄國政府立即嚮巴爾幹諸國發動宣傳,告訴他們如再不停止內爭,共禦外侮,那麽就有被奧匈帝國逐個吞併的危險。結果組成了“巴爾幹同盟”,當意土戰爭發生時,它就認為這是犧牲土耳其以求擴張的最好機會。
一九一二年八月八日,當意土戰爭快要結束之際,黑山嚮土耳其宣戰,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也都陸續加入。馬其頓被塞爾維亞攻占,希臘占領了薩諾尼卡,保加利亞在屢次擊敗土軍之後,前進到君士坦丁堡以西不到幾英裏遠的地方。十二月三日,雙方同意休戰,但直到一九一三年五月三十日纔在倫敦簽訂了和約。可是和約簽訂之後,巴爾幹諸國因為分贓問題而發生爭吵。未經宣戰,保加利亞就嚮塞爾維亞和希臘進攻。羅馬尼亞也加入了戰爭,還有土耳其——現在由恩維爾帕夏所統治——也乘機收復了亞德裏亞堡。結果保加利亞終被製服,八月十日簽訂了《布加勒斯特條約》,結束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衹剩下了亞德裏亞堡和君士坦丁堡兩座城及其周圍地區,包括加利波利半島。
雖然兩次巴爾幹戰爭幾乎已把土耳其完全逐出了歐洲,可是對俄國而言第二次戰爭卻是個挫敗,因為它瓦解了巴爾幹同盟。雖然如此,這卻使歐洲處於緊張的情勢之中,於是另一場危機又一觸即發,從而足以使俄國當局可以繼續執行其對奧政策。豪斯上校是美國威爾遜總統的無任所大使,他早就認識了這一點。一九一四年春天,他去訪問柏林,在嚮美國總統的報告中有這樣一段:“整個德國都象充了電一樣。每個人的神經都很緊張。衹要一個火花即可引起全面爆炸。衹要英國一表示同意,法俄兩國就會與德奧兩國打起來。”
俄國所擔心的就是英國會不同意。俄國駐英大使貝肯多夫寫信給俄國外長薩紮諾夫說:“若不能離間英德關係,那麽英俄協約就無法維持。”俄國擔心的是時間的延誤。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已經八十四歲,其皇儲斐迪南大公是反對大塞爾維亞運動的主心骨。俄國决心不惜一切成本使南斯拉夫傾嚮俄國而不是奧匈帝國。這就是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奧匈帝國皇儲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刺時的情形,於是戰亂時代終於來臨。
依照塞爾維亞駐德國代辦波吉施維奇說明:“塞爾維亞早已獲得俄國保證,說這一次它决不背棄塞爾維亞。此外更重要的是,俄國也告訴塞爾維亞說,對德奧的戰爭早已决定了,僅僅因為英法自願被牽入戰爭,所以這個皇儲被刺事件才能算是發動戰爭的有利藉口。實際上,戰爭本身不過是奧塞兩國之間的局部衝突而已。如果英國外相格雷爵士嚮俄法兩國表示英國對衝突不感興趣,並保持以後的完全自由行動權,那麽這場歐洲戰爭也許根本不會發生——並且無須告訴德國。但是這些當然是有一個假設,那就是英國並未受到嚴重束縛以至於完全無法退出。”
很不幸的,不僅英國而且是整個世界都已作繭自縛。在秘密外交掩護之下,一九〇四年的“協約”已經變成了無法解脫的秘密軍事同盟了。
七月二十三日,奧匈帝國的最後通牒送達貝爾格萊德,時限是四十八小時,為了阻止俄國采取行動,英外相格雷力勸塞爾維亞政府全面屈服,但是薩紮諾夫的想法卻完全不同。他宣稱這種最後通牒是史無前例的侵略行為,認為唯一避免與德國發生戰爭的方法就是使柏林當局認清其所面臨的是協約國的聯合力量。於是俄國下令部分動員。德國方面表示說,這個問題應由奧塞兩國之間單獨尋求解决,任何其他強國的干涉都足以引起無法計算的後果。德國是夾在法英俄之間,形勢極不利於全面戰爭,可是就象德國白皮書所指出的:“如果俄法兩國繼續幫助塞爾維亞以危害奧匈帝國的生存,其結果將是奧匈帝國的逐漸崩潰,以及所有斯拉夫民族都歸順於俄國的旗幟之下,條頓民族在中歐就會無法立足。在俄國的大斯拉夫主義壓迫之下,精神上已經削弱了的奧匈帝國就不再具有同盟的資格,那麽德國也更難抵抗東西兩面日益增加的壓力。”所以德國毅然决定支持其同盟國。
七月二十五日,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的最後通牒提出了答復,雖然措詞恭順,但因內容不完全,所以被奧匈帝國拒絶。於是奧匈帝國下了總動員令,並於二十八日嚮塞爾維亞宣戰。俄國也立即下了總動員令。二十九日,德國首相會見英國駐柏林的大使戈森爵士,說如果英國保持中立,一旦戰勝法國之後,德國允許尊重法國的領土完整。英國拒絶了他的建議。
七月三十一日,德國駐聖彼德堡大使奉命把最後通牒送給俄國政府,要求它在十二小時之內停止動員,否則德國即將動員。因為俄國拒不作答,八月一日德俄兩國進入戰爭狀態。法國也下令進行總動員。
八月二日,意大利宣佈中立(奧匈帝國直到八月六日纔嚮俄國宣戰),英國外相格雷通知法國政府:如果德國艦隊在英吉利海峽攻擊法國,英國艦隊將出面干涉。此時,早在八月二日,德軍的騎兵巡邏隊已經越過盧森堡國界。下午七點二十分,德國駐比利時大使把一個通牒交給比利時政府,要求准許德國部隊在比利時境內享有自由通行的權利。如果比利時表示同意,戰後德國將維持比利時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答復期限為十二小時,結果被拒絶。
八月三日,比利時國王嚮英國國王提出私人呼籲,要求保護他的國傢。下午六點四十五分,德國嚮法國宣戰,九個小時之後,又嚮比利時宣戰。最後,到八月四日下午三時,英國外交部纔命令戈森爵士嚮德國政府要求保障比利時中立,這是有條約保證的,應該加以尊重。德國首相貝特曼-霍爾維格回答說:“僅僅為了一束廢紙,大不列顛竟願意與同一種族的國傢交戰。”八月四日午夜,英國嚮德國宣戰。
德國首相所說的話常被人批評,可是對一八三九年的條約而言,大致上卻是正確的。這個條約即使不是一束“廢紙”,也衹不過是一張“靈符”;其中並未規定英國應負的責任,也未規定一旦任何國傢侵入比利時領土時,英國就有派遣部隊參戰的義務。正如後來(一九一五年三月八日)英國《泰晤士報》指出的:即使德國不破壞比利時的中立,英國的“榮譽和利益”也還是會逼迫它與法俄兩國聯合一致對德作戰。如果該報編者再加上一個補充說:“以及國會所完全不知道的秘密外交和秘密義務”,那麽其說法也許會更加正確。
加拿大人們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就定位11月11日,就是中國的11月12日!
在那一天人們都會戴着一朵花叫左poppy花!
因為加拿大的士兵們都死在布滿poppy的地裏,墳墓也是長滿了poppy!
戰爭的結果統計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裏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占36%,協約國平民占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占22%。請註意戰爭裏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流行感冒。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蘭: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國:715,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國:3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羅馬尼亞:336,000
·俄羅斯帝國:1,700,000
·塞爾維亞:450,000
·美國:50,6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奧斯曼帝國:325,000
平民被殺:6,493,000
·奧匈帝國:300,000
·比利時:30,000
·英國:31,000
·保加利亞:275,000
·法國:40,000
·德意志帝國:760,000
·希臘:132,000
·羅馬尼亞:275,000
·俄羅斯:3,100,000
·塞爾維亞:650,000
·奧斯曼帝國:1,000,000
二戰期間,軍人、平民死亡人數超過5500萬,參戰國物資總損失達4萬億美元。
巴黎和會
性質:帝國主義的分贓會
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决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剋裏孟梭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復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嚮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製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嚮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戰犯施以應有的懲處。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其它和約
戰勝國與其它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份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傢;與保加利亞簽署《那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裏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 ,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衹剩下伊斯坦布爾、其附近小部份領土及小亞細亞的部份。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它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係,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係,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着重要影響。
戰爭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30幾個國傢,15億人口捲入戰爭,對人類的精神和物質都造成了極大的摧毀。
民族國傢
戰爭給人類帶來了重大損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四大帝國覆滅了。而巴爾幹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傢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剋等。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製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以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十月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蘇聯(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占了原屬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 1914-1919年,日本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61.23億日元,工業生産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産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潮。造船工業1914年建造79艘,計8.2萬噸,1918年激增至443艘,計54.05萬噸,從戰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製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製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係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民衆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
凡爾塞和約條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綫。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衆、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分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傢屬與其它有關團體嚮美國政府要求實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女人們是不被看作為“人”的。直到一戰爆發,男人們都被徵去做了戰士,留下的衹有老幼婦殘,那個時候,養傢做事的就衹有女人了。於是女人們就出去工作,掙錢養傢。雖然她們和男人做一樣的工作,她們得到的工資相對來說就少了很多。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衆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軍事學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剋製勝論、空軍製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新技術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一係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戰爭期間,纔發明不久的飛機受到一些國傢的重視,很快進入實用階段。軍用飛機在戰場上成為一支新軍。飛機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在大戰期間,汽車的機動性引起人們的關註。戰前在歐洲和美國的街道上占主導地位的馬車,很快被汽車取代。德國等原料缺乏的國傢,為了應付敵方的封鎖,大力發展化學合成技術。從而推動了化工技術的發展。戰士對物資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們不斷的改進生産流程,為生産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條件。
政府機構職能的改變
在戰爭初期,各國政府都沒有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因而也沒有對經濟加以幹預。隨着戰爭的延長,各國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專門機構,以有效地利用全國的人力物力。這些機構着手與幹預私人企業的投資方向,負責分配政府訂單,控製原材料的供應,調整各種經濟關係,壟斷對外貿易。
萊茵非軍事區
萊茵非軍事區是萊茵河以東50公裏。
這個是一戰後《凡爾賽和約》裏的內容。《凡爾賽和約》是一戰後戰勝的協約國與德國的和約,大體內容包括:軍事上德國禁止實行普遍義務兵役製,衹能招募支援人員參軍,衹能保留10萬人陸軍,不準擁有空軍,海軍衹保留部分輕型水面艦艇(希特勒上臺時德國衹有36艘輕型水面艦艇),不準擁有大噸位艦艇和潛艇,萊茵河以東50公裏內德國不得駐軍設防,就是所謂的萊因非軍事區。政治上禁止德國與奧地利合併或組成任何形式的聯盟集團。領土方面德國嚮法國歸還在普法戰爭中取得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薩爾煤礦區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在此期間法國從此處無償開採煤礦作為德國占領阿爾薩斯和洛林的補償(兩處都是法國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滿後有薩爾地區公民投票决定歸屬(就是該地區是並入法國還是回歸德國,1934年薩爾回歸德國)德國放棄了大片領土,在此基礎上波蘭國傢得以重建,德國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國聯“委任統治”,事實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戰勝國瓜分。經濟上規定德國要支付大量賠款,但是沒規定具體數目。後來協約國方面先後提出道威斯計劃和楊格計劃,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德國宣佈停止支付賠款。
World War I (abbreviated as WW-I, WWI, or WW1), also known as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Great War, and the War to End All Wars, was a global military conflict that embroiled most of the world's great powers, assembled in two opposing alliances: the Triple Entente and the Triple Alliance. More than 70 million military personnel were mobilized in one of the largest wars in history. The main combatants descended into a state of total war, pumping their entir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capabilities into the war effort. More than 15 million people were killed, making it one of the deadliest conflicts in history.
The immediate or proximate cause of war was the assassination on 28 June 1914 of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 heir to the Austro-Hungarian throne, by Gavrilo Princip, a Serbian nationalist. Austria–Hungary's resulting demands against the Kingdom of Serbia activated a sequence of alliances. Within weeks the major European powers were at war; their global empires meant that the conflict soon spread worldwide.
By the war's end in 1918, four major imperial powers—the German, Russian, Austro-Hungarian and Ottoman Empires—had been militarily and politically defeated, with the last two ceasing to exist as autonomous entities. The revolutionized Soviet Union emerged from the Russian Empire, while the map of central Europe was completely redrawn into numerous smaller states. The League of Nations was formed in the hope of preventing another such conflict. The European nationalism spawned by the war, the repercussions of Germany's defeat, and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would eventually lead to the beginning of World War II in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