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   夏代   商代   周代   秦代 Qin Period   漢代 Han Period   三國 Three Kingdoms   晉代   前趙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國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中國   現代中國   
前趙  國號:漢 首都:平陽 (304年329年)   總朝代: 十六國

國君紀年姓名開端年份終結年份延續時間
漢光文帝劉淵元熙劉淵 Liu Yuan304年十月308年九月3年零12個月
漢光文帝劉淵永鳳劉淵 Liu Yuan308年十月309年四月7個月
漢光文帝劉淵河瑞劉淵 Liu Yuan309年五月310年六月1年零2個月
漢武皇帝劉和 Liu He310年310年1年
漢昭武帝劉聰光興劉聰 Liu Cong310年七月311年五月11個月
漢昭武帝劉聰嘉平劉聰 Liu Cong311年六月315年二月3年零9個月
漢昭武帝劉聰建元劉聰 Liu Cong315年三月316年十月1年零8個月
漢昭武帝劉聰麟嘉劉聰 Liu Cong316年十一月318年六月1年零8個月
漢隱帝劉粲漢昌劉粲 Liu Can318年七月318年九月3個月
漢景皇帝劉亮 Liu Liang
漢獻皇帝劉廣 Liu An
漢懿皇帝劉防 Liu Fang
宣成皇帝劉緑 Liu Lu
劉曜光初劉曜 Liu Yao318年十月329年八月10年零11個月
劉熙劉熙 Liu Xi329年
 
和武皇帝靳準 Jin Zhun318年318年1年
句渠知平趙句渠知 Gou Quzhi320年六月320年六月1個月

  前趙(304年—329年),亦稱漢趙,匈奴人劉淵所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這是十六國時期,建立的第一個政權。
  304年,劉淵起兵,稱漢王。308年稱帝,國號“漢”。310年劉聰即位,316年滅西晉。318年劉曜即位,殺死靳準,次年改國號為趙。329年被後趙所滅,立國凡26年。
  
  劉淵起兵
  
  漢趙建國者劉淵,為南匈奴單於的後裔,其父劉豹為匈奴左部帥,是五部中勢力最強。在劉豹卒,代父為左部帥。西晉有意削弱他與部落的關係,後二遷為離石將兵都尉,劉淵則利用此職位的權限,暗中擴展勢力。楊駿輔政時,為了拉攏劉淵,命他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封漢光卿侯,給予統率匈奴五部軍事的大權。到元康末年,成都王司馬穎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極力拉攏劉淵,表其為“行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1],加強劉淵在匈奴五部中的地位,並命劉淵居鄴城,以便控製。
  
  到晉惠帝太安中(302年─303年),因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等諸王相互殘殺,益州流民起義爆發,各地局勢不穩,在並州的匈奴五部也醖釀着反抗西晉的統治。右賢王劉宣與各部貴族商議共推劉淵為大單於,劉淵派遣呼延攸回歸,告劉宣等召集各部,聲言協助司馬穎,實際是為反晉作準備。
  
  晉永興元年(304年)三月,司馬穎等攻占洛陽,司馬越挾持晉惠帝攻鄴,劉淵打敗司馬越,並虜獲晉惠帝。八月,王瀎、司馬騰攻鄴城,司馬穎拜劉淵為北單於,派遣回並州調發匈奴五部為援。劉淵返回並州離石,衆人共推劉淵為大單於,以五萬之衆在離石起兵反晉。十月,劉淵從離石遷於左國城,稱漢王,改年號為元熙,置百官,大赦境內,並以復漢為名義,正式建立政權。
  
  漢國建立
  
  漢元熙元年(304年)十二月,晉並州刺史司馬騰遺兵攻漢,雙方大戰於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北),劉淵大勝,並遺劉曜等攻取上黨、太原、西河各郡縣。當時在青、徐二州的王彌,魏郡的汲桑、石勒,上郡四部鮮卑陸逐延,氐族酋長單徵等人均擁立劉淵為共主。劉淵命王彌、石勒等人攻取河北各郡縣,並一度攻入西晉的重鎮許昌,其兵鋒進抵至西晉的首都洛陽城下。308年十月,劉淵正式稱帝,改年號為永鳳。309年,劉淵遣將攻占黎陽(今河南省瀎縣東北),擊敗晉將王湛於延津(今河南省延津縣北),沉殺男女三萬人,又派遣四子劉聰進攻包圍洛陽。
  
  310年,劉淵病重,命劉聰輔佐太子劉和。劉淵病死,劉和繼位,不久劉聰殺死劉和自立為帝。
  
  西晉終結
  
  劉聰繼位後,派遣族弟劉曜、大將王彌等率領四萬大軍攻取洛陽周邊的郡縣,以孤立斷絶洛陽。311年,石勒在若縣(今河南省鹿邑縣)消滅西晉主力部隊十多萬人。同年夏季,劉曜、王彌攻破洛陽,虜走晉惠帝,殺害官員百姓三萬餘人,史稱永嘉之亂。西晉在長安擁立晉愍帝。316年,劉聰派遣劉曜攻破長安,俘晉愍帝,西晉滅亡。隨着西晉的滅亡,中原廣大的地區,皆成為漢趙政權的統治範圍。
  
  漢國內亂
  
  雖然劉聰名義上是中原的共主,但隨着勢力的擴大,地方的割據勢力迅速形成,漢國統治的地區實際上衹有一小部分。
  
  318年,劉聰病死,太子劉粲繼位。匈奴貴族靳準殺死劉粲奪權,在平陽的劉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殺,靳準自立為漢天王。鎮守長安的劉聰族弟劉曜得知平陽有變,自立為皇帝,派遣軍隊至平陽,族滅靳氏。與此同時,石勒亦以討伐靳準為名,率軍至漢都平陽,於是,平陽、洛陽以東的地區,皆落入石勒勢力之中。前趙於是遷都到長安。
  
  改漢為趙
  
  319年,劉曜改國號“漢”為“趙”,史稱前趙。同年,石勒在襄國自稱趙王,從前趙中分離出來,史稱後趙,雙方决裂。後數年,關中地區連年叛亂及大疫,百姓死者衆多,劉曜撲滅了關中各地氏、羌族的反抗,於是遷徙上郡氏、羌二十萬人及隴西大姓楊、薑等一萬多戶到關中以充實人口。
  
  前趙政權初步鞏固後,即嚮外擴張,平定隴右一帶的陳安勢力,並嚮西進擊前涼勢力。雙方在黃河沿岸僵持,張茂稱藩,並獻貢。前趙全盛時,擁兵二十八萬餘人,據有今陝西、山西、河南、甘肅各一部,時關隴氐、羌,莫不降附。
  
  324年,前趙開始嚮東發展,與石勒爭奪河南。325年,劉曜命劉嶽率兵一萬五千人圍攻後趙石生於洛陽金墉城,石勒命從子石虎率軍救援,與劉嶽在洛水西岸交戰,劉嶽兵敗,退守石梁戌,石虎包圍石梁戌。劉曜率軍救援,屯兵於金𠔌(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夜中前趙軍中無故自亂,士卒潰散,劉曜退歸長安。不久,石虎攻下石梁戌,生擒劉嶽等人。
  
  328年,石勒命石虎率大軍四萬從軹關(今河南省濟源縣西北十五裏)西攻蒲坂(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劉曜親自率領水陸大軍從潼關渡河救援,石虎引兵撤退,劉曜追及並大破,石虎逃奔朝歌。劉曜取得這次大勝之後,從大陽關(今山西省平陸縣茅津渡)南渡,在洛陽金墉城圍攻石生。後趙的滎陽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張進等人相繼投降。戰事的失利震動了後趙。石勒認為洛陽一失守,劉曜必定會進攻河北,於是集結步兵六萬,騎兵二萬七千,從鞏縣渡洛水,進抵洛陽城下。
  
  前趙敗亡
  
  劉曜得知石勒親率大軍增援,撤走包圍金墉城的軍隊,在洛陽之西列陣十多萬軍隊,南北距離十多裏。石勒率軍進入洛陽。到了决戰當天,由石虎率步兵三萬,從洛陽北方向西移動,攻擊劉曜的中軍;石堪、石聰各率騎兵八千,從洛陽西方向北移動,攻擊劉曜的前鋒。雙方大戰於洛陽西面的宣陽門外,交戰之後,石勒親自帶領主力,從西北大門出城,夾擊前趙軍,前趙軍大潰。劉曜飲酒過量,在昏醉中退走,為石堪所擒,這一仗前趙軍被斬首五萬人,主力部隊損失殆盡。
  
  劉曜戰敗被擒,不久被殺。石勒軍乘勝西進,劉曜子劉熙、劉胤等人放棄長安,逃奔上邽(今甘肅省天水市)。329年九月,後趙出兵攻占上邽,殺趙太子劉熙及諸王公侯、將相卿校以下三千餘人,又在洛陽坑殺其王公及五郡屠各五千多人,並遷徙其百官、關東流民、秦雍大族九千多人到襄國,前趙滅亡。
  
  疆域
  
  在劉淵、劉聰時期,其範圍控有今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一帶,然而實際控製範圍不大,劉聰時期,衹局限在山西的一角(其餘部分在劉琨手中)和由劉曜坐鎮的關中一部分地區。河北一帶由石勒所有,王彌的部將曹嶷控有青州、兗州、徐州一帶,鮮卑的勢力更是嚮南推進,布滿燕、代一帶。
  
  劉曜時期,史稱“東不逾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逾隴坻,北不出汾、晉”,疆域範圍包括陝西的渭水流域以及山西、河南、甘肅黃河以東一帶。
  
  政治
  
  基本上,漢趙的政治制度承襲漢魏以來的制度而又雜以舊俗。漢國的官製,自304年劉淵稱漢王建立政權後,即采取漢朝的官製,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及六卿等中樞之官。軍事之官有大司馬、太尉、大將軍等高級將軍以及雜號將軍。而地方之官則沿習魏晉以來的州郡製,采用鬍漢分治的政策來進行統治。大單於的權力極大,僅次於皇帝。到劉聰嘉平四年(314年),達到了較為完善的階段。而劉曜的前趙,繼承漢國之制度,小有改革。劉曜繼承劉漢政權鬍、漢分治的政策。以子劉胤為大司馬、大單於,置單於臺於渭城(今陝西鹹陽),自左、右賢王以下皆用少數族豪酋充當。另方面又大體沿用魏晉九品官人法(見九品中正製),設立學校,肯定士族特權,與漢族的豪門望族相勾結,以護其統治。
  
  劉淵時,設單於臺,最高長官為大單於,統率六夷部落,單於臺的設置,是沿匈奴舊製而來。劉聰時,在統治區內設置左、右司隸,各領戶20多萬,每1萬戶設置一名內史,內史共有43人。在大單於下設置單於左、右輔,各主六夷十萬落[2],萬落叟置一名都尉。
  
  經濟社會
  
  漢趙的社會經濟主要是農業,其次是畜牧業,其生産方式,沿襲漢魏以來的生産方式。
  
  在漢趙社會中,從事農業、手工業、牧業生産的還有奴隸。奴隸的來源主要是戰俘,其次是犯罪的官吏。國內還有大量從事遊牧及畜牧業的“六夷”部落,因歸降及徵服的部落日益增多,故設單於臺進行管理。
  
  漢趙在劉聰時,戶口大約有六十三萬戶,人口大約有三四百萬人以上。
  
  軍事
  
  在劉曜全盛時期,有兵力二十八萬五千人,在他出兵時,史稱“臨河列陣,百餘裏中,鐘鼓之聲沸河動地,自古軍旅之盛未有斯比”(《晉書》.劉曜載記》)。
  
  重要人物
  劉淵
  劉聰
  劉曜
  石勒
  王彌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