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歐洲 Prehistoric Europe   早期俄羅斯 Early Russia   留裏剋王朝 Rurik Dynasty   金帳汗國 Golden Horde   羅曼諾夫王朝 House of Romanov   近現代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 Russian Federation   


  金帳汗國(蒙古語:Алтан Ордын улс,拉丁轉寫:Altan Ordyn Uls;土耳其語:Altın Orda;韃靼語:Altın Urda;俄文:Золотая Орда,拉丁轉寫:Zolotaya Orda;英文:Golden Horde),又稱欽察汗國,1242年—1502年,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建立於蒙古帝國西北部、後來突厥化的汗國,位於今天俄羅斯鹹海和裏海北部,占有東歐和中歐地區,由拔都及其後裔管理。
  
  金帳汗國國號中的“金”據信是來自中華文明和草原民族中的五色方位係統:東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黃色(或金色)。依天幹,朮赤的汗國在西方,應命名為白帳。十五世紀一本波斯歷史書〈伊斯坎達爾的匿名書〉稱東汗國為白,西汗國為青。但另一史料,波斯的古德卜曾經在詩中稱札尼別汗為白帳汗國之君。所以命名為金帳,或因黃是皇權的顔色,在地理意義上,黃是國傢的中央,一位伊斯蘭教旅行傢伊本·白圖泰曾說烏茲別剋汗在金色天幕接待他。金帳汗國一名,最早在俄羅斯史料出現,出現於1564年喀山汗國史。在17世紀前很少有文獻稱呼為金帳汗國,早期檔案一般記錄為朮赤汗國(朮赤的兀魯思,Ulus of Jochi)或大斡兒朵(俄羅斯人對朮赤汗國的稱呼)。一些學者將金帳汗國稱呼為欽察汗國(Kipchak Khanate),因為大量欽察人活躍在此汗國中。
  
  蒙古起源
  
  在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分封給了他的四個嫡子,朮赤是長子,但是此前已經去世並且血緣受到懷疑,因此得到了最西方的土地。南俄羅斯一帶的土地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拔都統領青帳汗國(東方),斡兒答統領白帳汗國(西方)。
  
  拔都控製了黑海北岸的海濱土地後,吸收了許多突厥係人民參加他的軍隊,在1230年代後期和1240年代初,他不斷攻擊伏爾加保加利亞和基輔羅斯的後繼國傢,結束了這些地區的繁榮景象。
  
  拔都率領他的青帳持續嚮西方開拓,在列格尼卡戰役和蒂薩河之戰之後入侵了波蘭和匈牙利。1241年,窩闊臺在蒙古本土去世,拔都終止維也納圍城戰東歸,此後蒙古軍隊再也沒有西進如此之遠。
  
  1242年拔都在薩萊(今伏爾加河下遊阿斯特拉罕附近)定都,正式建立金帳汗國。不久後的一番爭鬥,拔都的弟弟昔班離開拔都的軍隊,奔赴到烏拉爾山以東的鄂畢河與額爾齊斯河之間建立了他自己的營帳,版圖最遠至哈薩剋的阿剋托貝,稱藍帳汗國。拔都的另一位兄長斡兒答建立了白帳汗國,起先是臣下,後來實際上處於自治地位。別兒迪別死後,金帳汗絶後,汗位由馬麥控製,脫脫迷失後,汗位基本上由白帳汗出任。
  
  黃金時代
  
  金帳汗國治下的人民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的混合。汗國逐漸突厥化而喪失了蒙古文化的特性,不過拔都率領的蒙古戰士後裔始終是社會的上層階級,這些蒙古人包括山衹斤、許兀慎、弘吉剌、乞顔。汗國的人口主要是欽察人、保加爾韃靼人、柯爾剋孜人、花剌子模人,以及其他一些突厥係族群。尤其以欽察人與土庫曼人居多。
  
  內部組織
  
  政治上,金帳汗國原為蒙古帝國之一脈,自蒙哥汗去世後基本上完全獨立,並曾與位於波斯的伊兒汗國多次交戰。種族上,有欽察、康裏、保加爾人、可薩人餘部和烏剋蘭人、希臘人、俄羅斯人、摩爾多瓦人。汗國的統治者是由庫裏爾臺自拔都的後裔中選舉出來,可汗以下有宗王,宗王以下有大臣以及一種名為答剌罕的人,意思是自由的人,免稅。他們是行政和軍事長官。行政文書使用回鶻文與察合臺文,外交文書用蒙古文,語言是使用欽察語為語言。政治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和突厥人,地位較低是阿蘭人和俄羅斯人、北高加索人,他們在薩萊城有一定地區居住,烏剋蘭人居住在奧卡河下遊一帶。希臘人與意大利人住在剋裏米亞,大臣下有市民與農民,一種名為撒班赤(sabanchi),用犁者。佃農稱為urtakchi,最低微的是奴隸。
  
  軍隊分東、中、西三路,左右兩翼,中軍由可汗指揮。兵製是以十進製為單位,最小的單位是十。每大軍團置統帥一人,每一個軍事單位,屯兵在某地區。行政上可分為萬人團、千人團、百人團。各單位的長官負責管理政務與鎮壓叛逆。
  
  宗教上,伊斯蘭教受到蒙古人和突厥人信仰,被定為國教,伊斯蘭教制度和蒙古制度並駕齊驅。
  
  在俄羅斯的行政
  
  對俄羅斯的行政,有兩目的,徵兵與徵稅。手段因地不同。有些地方蒙古人直接管理。大部分容許自治。自治的地方大公在可汗的欽差大臣宣佈下即位。他們的權力在蒙古人監視下受製。在地方行政上,以十戶為基本行政單位,每個十有男女200人,每個百有2000人,每個千有20000人,每個萬有200000人,每人數單位要提供該單位人數的兵力和稅款,十供出十人,如此類推,每地數字不同。十是最基本的行政單位。在西俄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在 1345年。在東俄有兩次人口普查。一次在1258-1259。一次在1274-1275。在1275年沒再普查。數量也是行政單位。東俄有27個萬,西俄有16個萬,全俄有43個萬。在1275年人口有850萬。不包括在萬的,大約一千萬。每萬蒙古人派官員行政,不受大公指揮。衹嚮可汗負責。這些千與萬的軍官後成為行政長官。另派一個同級徵稅員。日後達魯花赤成為全區負責人。有三個級數的達魯花赤,萬,城,村。每一行政單位,皆有達魯花赤,有少量軍隊供指揮,維持秩序。
  
  在蒙古人直轄區,十人置一十夫長,百人置一百夫長。第一次在俄羅斯徵兵是男子人數的十分之一,以後是二十分之一。司法上,有最高法庭與地區法庭,大公也會在此受審。設達魯花赤和哈的(伊斯蘭教法官),有法官八人,按案件性質决定。
  Metropolitan Alexis healing Jani Beg's wife from blindness.
  
  在徵稅上,在別兒哥時代,最初使用伊斯蘭商人與猶太人及亞美尼亞人包稅,第一位包稅長是一位改宗伊斯蘭教的俄羅斯人,名稱叫伊佐希馬。後來改為使用徵稅官,再後來一位弗拉基米爾大公徵稅。稅收分農村和城市兩種,有實物稅和貨幣稅,可汗有權徵收臨時稅。稅率是十分之一。有三種稅吏:書記、農村徵稅員、城市徵稅員,也是八思哈。不同的羅斯公國,稅收大相逕庭,弗拉基米爾每年交85000盧布,莫斯科衹是4000。汗國幅員遼闊,社會發展水平不一。烏爾根奇、薩萊、別兒哥薩萊、阿速、喀法、速答黑是貿易中心。經濟上有牧民和城市居民,農人。南俄和北高加索大草原是土庫曼人、康裏人、欽察人、蒙古人放牧的地方,伏爾加河和卡馬河地區與梁贊州,是生産糧食的地區。
  
  兵力多為突厥人。在宗教上,信仰自由,忙哥帖木兒時代,東正教受到優待,忙哥帖木兒發了一道詔書,它和屬民一律免稅,豁免他們的戶口普查,誹謗正教的人一律處死。教會成為一特權團體。他們的工作是為俄羅斯人提供精神生活與道德上的指教,這時代也是東正教最獨立的時期。到月即別汗時期,侮辱東正教信仰與破壞教會財物的人要處死,帖木兒·忽格魯特詔書也言明,不得幹預教會運作。蒙古統治的第一個世紀,教會繁榮,對精神生活上的活動有甚大幫助。另一方面,東正教有自己的法庭,宗教案件衹能由教會法庭審判,絶不能在汗庭審判。
  
  另一方面,金帳汗國與蒙元有不少的交往,在1330年代,有三萬俄羅斯人在蒙元服役,以前也有阿蘭人與欽察人軍團,證明兩者交往密切。對外關係主要是與埃及馬木留剋王朝交往。
  
  對俄羅斯司法上,所有公國的大公也在可汗的權威下,大公若反抗,可汗會立刻處置。教會已立法保護。蒙古人不干涉俄羅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訴訟,大公可保留司法權。如俄羅斯人與蒙古人爭執,由蒙古達魯花赤處置。死刑與體罰是蒙古的遺産。
  
  金帳汗國對俄羅斯的政策是不讓任何一個公國太強大,但如果沒大問題,一般會照章做事,發給敕令,在烏茲別剋汗時代後,全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大公由莫斯科大公世襲。
  
  臣下與盟邦
  
  它的主體民族-俄羅斯人、亞美尼亞人、格魯吉亞人、切爾剋斯、哥特人、剋裏米亞希臘人、剋裏米亞哥特人和其他人,衹要他們繼續表示敬意,這些附庸國的人永遠不會並入汗國。在俄羅斯方面,莫斯科統治者獲得徵稅特權,表揚自己。為了保持控製權,俄羅斯韃靼軍閥經常對其他公國進行懲罰性打擊。在另一方面看,古米廖夫說,正是俄羅斯與金帳汗國結盟,纔阻止日耳曼人入侵東方。
  
  覆亡
  
  在札尼別死後,別兒迪別即位時期極短,死後汗國大亂,他的兩兄弟不服他,改宗基督教,汗國大亂。斡兒答與昔班的後裔曾立為汗。換了多位可汗。汗位由馬麥掌握。後期,金帳汗分裂。大帳汗國繼承對莫斯科公國的統治。大帳汗衹剩下薩萊。1472年,莫斯科大公國抗稅,大汗阿合馬率兵徵討,結果失敗。
  
  1480年阿合馬再次徵討,再次失敗,並死於內亂。至此羅斯公國徹底襬脫蒙古人的統治。此距朮赤建立汗國已有二百六十年的時間。1547年,莫斯科大公國正式改稱俄羅斯沙皇國,伊凡四世加冕為俄羅斯沙皇。1550年代,沙皇俄國先後攻打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剋裏米亞汗國三個汗國。其中,剋裏米亞汗國壽命最長,因為它是當代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封臣。1783年,剋裏米亞在法國大革命前,中衰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奧匈帝國有戰端,無暇東顧,汗國遂被歸併於沙俄領內。
  
  金帳汗國君主列表
  * 拔都 (1227-1255)
  * 撒裏答 (1255?)
  * 烏剌黑赤 (1255?-1257?)
  * 別兒哥 (1257-1266)
  * 忙哥帖木兒 (1266-1280)
  * 脫脫蒙哥 (1280-1287)
  * 兀剌不花 (1287-1290)
  * 脫脫 (1290-1312.8)
  * 月即別 (烏茲別剋汗) (1312-1340)
  * 迪尼別 (1340)
  * 札尼別 (1340-1357)
  * 別兒迪別 (1357-1359)
  * 忽裏納
  * 納兀魯斯
  * 乞迪兒
  * 帖木兒火者
  * 乞裏迪別
  * 木裏汗 阿不剌
  * 阿即思汗
  * 紮尼別二世
  * 禿倫別·哈納木·汗妃
  * 亦裏班汗
  * 阿剌火者
  * 哈衹.徹爾客思
  * 愛別汗
  * 合裏罕
  * 兀魯斯汗 (?-1377)
  * 脫脫乞 (1377?)
  * 帖木兒·滅裏·斡裏蘭 (?-1380)
  * 脫脫迷失 (1380-1391? 1393-1406)
  * 帖木兒·忽格魯特 (1391-1400)
  * 沙迪別汗 (1400-1407)
  * 不剌汗 (1407-1412)
  * 帖木兒汗 (1412-1415)
  * 紮蘭丁汗
  * 乞鄰·別兒歹
  * 怯別汗
  * 紮巴兒·別兒迪
  * 兀魯黑·馬哈麻 (1423?-1459?)
  * 博剌汗
  * 兀魯黑·馬哈麻
  * 賽亦得·阿黑麻
  * 阿黑麻汗 (1460-1481)
  * 賽剋赫阿裏 (1481-1502)


  The Ulus of Jochi or the Golden Horde (Mongolian: Алтан Орд, Altan Ord; Tatar: Алтын Урда, Altın Urda; Russian: Золотая Орда, Zolotaya Orda) is an East Slavic designation for the Mongol—later Turkicized—Muslim khanate establish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Mongol Empire after the Mongol invasion of Rus' in the 1240s: present-day Russia, Ukraine, Moldova, Kazakhstan, and the Caucasus. Also known as Jochi ulus or Kipchak Khanate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the earlier Kipchak khanate prior to its conquest by the Mongols), the territory of the Golden Horde at its peak included most of Eastern Europe from the Urals to the right banks of the Dnieper River, extending east deep into Siberia. On the south, the Golden Horde's lands bordered on the Black Sea, the Caucasus Mountains, and the territories of the Mongol dynasty known as the Ilkhanate.
  
  The origins of the name "Golden Horde" is uncertain.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it refers to the camp of Batu and the later rulers of the Horde. In Mongolian, Altan Orda refers to the golden camp or palace (Mongolian: Алтан Ордон, Altan Ordon = Golden Palace). Altan (golden) was also the color connoting imperial status. Other sources mention that Batu had a golden tent, and it is from this that the Golden Horde received its name. While this legend is persistent, no one is positive of the origin of the term. In most contemporary sources, the Golden Horde was referred to as the Khanate of the Qipchaq, as the Qipchaq Turks comprised the majority of the nomadic population in the region (the Ulus Jochid).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