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欧洲 Prehistoric Europe   早期俄罗斯 Early Russia   留里克王朝 Rurik Dynasty   罗曼诺夫王朝 House of Romanov   近现代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 Russian Federation   

  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了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的舞台,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从1922年至1991年,苏联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但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1年苏联解体。
  
  1991年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继承了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然而,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而且还要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废除计划经济和全民所有制,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新体制。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沙俄和苏联的特点。
  
  俄国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由克伦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人控制,组成了俄罗斯临时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支持列宁、里昂·托洛茨基的共产党的两面攻击,政府对两种反对势力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该政府统治期间行政腐败,经济崩溃,仍参加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不得人心,最后在1917年俄历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伦斯基出走国外,一些领导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为反苏维埃武装叛乱的领袖。俄国内战之后,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
  
  俄国内战
  
  俄国内战(俄语: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乌克兰语:Громадянська війна в Росії,波兰语:Wojna domowa w Rosji,英语:Russian Civil War),后来又称苏联国内战争,是1918年到1922年在崩溃的沙俄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蒙古和波斯。在苏联被称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俄政府崩溃,布尔什维克成立苏维埃政府,和德国停战。1918年3月6日,苏德签订布列斯特- 立陶夫斯克条约。此举激怒了苏联国内和国外各种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势力。温斯顿·丘吉尔就曾经说必须把布尔什维克“扼杀在摇篮里”。
  
  主要战斗在1920年基本结束,但直到1922年才彻底停止。其间红军与白军和波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14国的派遣军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战争的结束导致1922年苏联的成立。内战期间约有5万中国人参加红军。
  
  苏联时期的统治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共产党取得了政权,实行共产主义政策,吸收其他小国家成为加盟国,定国名为苏联。建政初期发生了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内战,红军胜利。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实行独裁统治。此外,苏联的历届领导人还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等。苏联在50-70年代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冷战。90年代,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苏联政权于1991年解体。
  苏联创立
  
  1922年至1991年之间的俄罗斯历史被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历史或苏联历史。这个以意识形态为基础而结成的联盟,由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于1922年12月倡议成立。当时联盟共有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4年通过的宪法在村、工厂和城市建立起了一系列的苏维埃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联盟政府。这个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是全联盟苏维埃议会。但当议会开始显露出至高无上的权力时,莫斯科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逐渐对议会展开了实际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1939年以前,苏联一直都是强烈反对纳粹德国而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作斗争的共和主义者。然而1938年,德国与欧洲列强签署了《慕尼黑协定》,据此德国与波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同时,由于西方国家采取绥靖政策,德国向东扩张的意图昭然若揭。苏联对此十分担忧,因此改变了其对外政策。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达成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东欧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1939年9月17日,苏军入侵波兰,12天后与德军会合。1939年11月30日,苏联对芬兰发动冬季战争。战争以苏联获胜而告终,芬兰被迫割让卡累利阿地狭。但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条约是极其脆弱的。1941年6月22日,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军队逼近苏联边境。到11月,德军占领乌克兰,开始列宁格勒战役并威胁占领莫斯科。
  
  然而,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一决定性的胜利扭转了整个二战的局势,失利的德军无力维持对苏联的进攻,苏军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到1943年末,苏联红军解除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攻,收复乌克兰。到1944年末,战争前线已推进至1939年苏联国境处。1945年5月,苏军长趋直入攻占柏林,德国战败。
  
  虽然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但战争共造成2700万苏联人死亡,大量建筑被毁,经济受到重创。
  冷战
  
  盟军的合作赢得了战争,也就顺理成章地应该成为战后重建与安全的基础。然而,真正占据战后国际社会的却是苏联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争,也就是充满意识形态对撞的冷战。
  
  冷战始于1945年夏季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与哈利·S·杜鲁门之间的争论。俄罗斯在过去的150年间受到了三次来自欧洲的侵犯: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斯大林的目标是在德国与苏联之间建立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缓冲区。杜鲁门则指则斯大林背叛了雅尔塔会议协定。在苏联红军占领了东欧后,斯大林开始布署秘密进行原子弹计划。
  
  1949年4月,美国倡议建立了旨在西方国家共同防卫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作为回应,苏联于1955年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随后,两个组织的对抗逐渐显露出全球性的特征,特别是1949年之后苏联原子弹成功爆炸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了政权。
  
  苏联外交政策的重点是增强国家安全和维持在东欧的霸权,先后直接参与了匈牙利十月事件和布拉格之春事件,并支持了1980年代初波兰对团结工联的镇压。
  
  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和反共先锋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美苏关系急剧恶化。但到198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冷战开始解冻。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冷战结束。
  赫鲁晓夫与布里兹涅夫时代
  
  1953年斯大林去世,他的亲密追随者格奥尔基·马林科夫在权力斗争中出局,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发表了一个揭露斯大林暴行和反对其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此举拉开了去斯大林化的序幕并巩固了赫鲁晓夫的地位。随着秘密报告细节的公开,赫鲁晓夫加快了大范围的改革步伐。他不再尊崇斯大林重视重工业的观点,转而增加生活日用品和住房的供应并鼓励农业生产。虽然电器、衣服以及其它耐用消费品还是短缺,但新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司法系统仍处于苏共的完全控制之下,但逐渐取代了以往的警察专政,知识分子也比以前获得更多的自由。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搭乘苏联太空船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委员会剥夺一切权力,理由是他必须为包括古巴导弹危机和加深中苏破裂在内的一系列错误决定负责。在经历了短暂的集体领导后,经验丰富的官僚主义者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接替了赫鲁晓夫的职位。
  联盟解体前
  
  俄罗斯共和国初露
  
  虽然俄罗斯人在联盟内占据着主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就因此而受益。在联盟内,俄罗斯甚至不能与其它加盟共和国一样拥有克格勃、工会组织、科学院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俄罗斯在联盟内占据主导,一旦拥有这些组织,势必对联盟权力产生威胁。
  
  1980年代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隐然显露出与苏联的竞争,但戈尔巴乔夫未予重视。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抱怨由于长期支援其它加盟共和国,因此造成俄罗斯日趋贫困。主张俄罗斯继续留在联盟内的人与主张俄罗斯独立的人关系也日渐紧张。
  
  这一紧张关系同样在戈尔巴乔夫和鲍里斯·叶利钦之间存在。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叶利钦于1987年被戈尔巴乔夫排挤出苏联政权,他总以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和民主人士自居。1990年5月,叶利钦在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选举中获胜,成为俄罗斯第一位民选总统。此后,他又推动立法,规定俄罗斯法律效力要高于苏联法律,并扣交了三分之二的财政预算。
  
  1991年,苏共保守派发动了“八一九事件”。这场原意为拯救苏共的政变却加速了苏共的消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布解散。其通过的最后一项法案是命令戈尔巴乔夫将装有苏联核武器控制装置的手提箱移交叶利钦。

<< 前一朝政:罗曼诺夫王朝
后一朝政 >>:俄罗斯联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