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埃塞俄比亚 Ethiopia   埃及 Egypt   突尼斯 Tunisia   阿尔及利亚 Algeria   尼日利亚 Nigeria   塞内加尔 Senegal   南非 South Africa   安哥拉 Angola   贝宁 Benin   布基纳法索 Burkina Faso   布隆迪 Republic of Burundi   博茨瓦纳 Republic of Botswana   赤道几内亚 Equatorial Guinea   多哥 Togo   厄立特里亚 Eritrea   佛得角 Republic of Cape Verde   冈比亚 Gambia   刚果 Republic of the Congo   刚果民主共和国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吉布提 Djibouti   几内亚 Guinea   几内亚比绍 Guinea-Bissau   加纳 Republic of Ghana   加蓬 Gabon   津巴布韦 Zimbabwe   喀麦隆 Republic of Cameroon   科摩罗 Comoros   科特迪瓦 Ivory Coast   肯尼亚 Republic of Kenya   莱索托 Kingdom of Lesotho   利比亚 Libya   利比里亚 Republic of Liberia   卢旺达 Republic of Rwanda   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   马拉维 Malawi   马里 Republic of Mali   毛里塔尼亚 Mauritania   毛里求斯 Republic of Mauritius   摩洛哥 Kingdom of Morocco   莫桑比克 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   纳米比亚 The Republic of Namibia   尼日尔 Niger   塞拉利昂 the Republic of Sierra Leone   塞舌尔 Seychelles   斯威士兰 Swaziland   苏丹 Sudan   索马里 Somalia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Sao Tome and Principe   坦桑尼亚 Tanzania   乌干达 The Republic of Uganda   赞比亚 The Republic of Zambia   乍得 the Republic of Chad   中非共和国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科特迪瓦 Ivory Coast   首都:亞穆蘇剋羅  國家代碼: ci   
  朝政
  科特迪瓦,又譯象牙海岸(法文:Côte d'Ivoire),全名科特迪瓦共和國(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是位於西非的國傢,東接加納,南臨幾內亞灣,西及利比裏亞和幾內亞,北鄰馬裏、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熱帶國傢之一,但由於政治腐敗,加上缺乏改革,國內的騷動、內戰頻仍,致使經濟一蹶不振。
  
  國名
  科特迪瓦的國名,以前是采取意譯的:中文為“象牙海岸”,英文為Ivory Coast等。1985年10月,科特迪瓦政府要求各語言統一其國名為Côte d'Ivoire,不可從法語意譯。因此現在中文譯名改用音譯為科特迪瓦,不過中華民國外交部現今仍意譯為“象牙海岸”,在臺灣較少使用音譯國名“科特迪瓦”,由於兩國無邦交,亦未接到該國改為音譯的要求。
  
  歷史
  法國統治時代
  歐洲船衹大約於1460年代到達科特迪瓦,而目前對於這個時代之前的科特迪瓦的歷史所知不多。目前科特迪瓦主要的族群都是在較晚的時候纔移入的:Kru族約於1600年從利比裏亞移入,而Senoufo族與Lobi族則是從布基納法索與馬裏嚮南移入科特迪瓦。直到十八、19世紀後,Akan族以及屬於Akan族的其中的一支的Baoulé族纔從加納移入科特迪瓦的東部地區,而Malinké族從幾內亞移入科特迪瓦的西北部地區。
  
  與鄰國加納相比,科特迪瓦受到奴隸貿易的破壞程度相對較少,這是因為歐洲進行奴隸交易及貿易的船衹比較偏好其它鄰近有較好港口的海岸地區之故。1840年代,法國對此地顯示出了興趣,並且誘使海岸地區的酋長給予法國商人貿易上的壟斷權利。自此之後,法國在當地建立了海軍基地,將他國勢力摒除於外,並且有係統地對內陸地區展開徵服行動。一直到1890年代,經過了漫長的戰爭,擊退了從岡比亞來的Mandinka族的勢力,纔完成了對科特迪瓦的徵服行動。1893年3月10日科特迪瓦正式成為法國的殖民地。而對Baoulé族及其他東部地區的族群遊擊式的戰事則是一直持續到了1917年。
  
  法國的統治之下,刺激出口成了主要的目標,很快地,咖啡、可可、棕櫚等作物便種植在海岸地帶。當此時中、西非其它地區的法國人及英國人通常是當地行政人員之際,科特迪瓦成了唯一有較多數量的“新移民”的地區。結果是,三分之一的可可、咖啡、香蕉園被法國公民所控製,而令人憎惡的強製勞動制度變成了經濟的基礎。
  
  獨立建國與經濟繁榮
  一位Baoulé族酋長之子——費利剋斯·烏弗埃—博瓦尼(Félix Houphouët-Boigny)——成了科特迪瓦的獨立之父。1944年他為了像他一樣的可可農成立了該國的第一個農業公會。他們招募移民工人在自己的農田工作以抗衡偏襢法國農園園主的殖民政策。博瓦尼很快地就升至要位,並且在一年內被選入了在巴黎的法國國會。一年之後,法國廢除了強製勞動制度。之後,博瓦尼慢慢地放棄了他年輕時較為激進的立場,而法國政府則以讓他成為第一位歐洲政府中的非裔部長做為回饋。
  
  當科特迪瓦在1960年獨立之時是法屬西非最繁榮的地方,出口占了該區域的40%。博瓦尼成了科特迪瓦的第一任總統。他給予農民優惠的價格以進一步刺激出口。咖啡産量顯著增加,把科特迪瓦推上了僅次於巴西及哥倫比亞的第三大咖啡出口國。到了1979年,科特迪瓦成了世界最大的可可出口國。科特迪瓦也成為非洲主要的鳳梨及棕櫚油的産國。推動這片通常稱為“科特迪瓦奇跡”的榮景的是一群法國技師。在非洲的其它地方,歐洲人常常在獨立之後被趕出去,但是在科特迪瓦歐洲人卻是不減反增。法裔社區的人口從一萬增加至五萬,其中有許多人從事技師或顧問等等的工作。該國平均每年將近10%的經濟成長率維持了20年,是非洲非産油國傢中最高的。
  
  經濟衰退
  政治上,博瓦尼卻是采行鐵腕統治,新聞並不自由,也衹允許單獨一個政黨存在。博瓦尼的一些計劃也被批評為作秀,例如他花了數百萬美元將他的村莊——亞穆蘇剋羅——建設成該國的首都的行為便常常為人所譏諷。1980年代早期侵襲科特迪瓦的幹旱配上世界經濟不景氣,大大地打擊了科特迪瓦的經濟。由於過度砍伐原木以及砂糖價格下跌,科特迪瓦的外債增加了三倍。阿比讓犯罪率的增加登上了歐洲的新聞報道。科特迪瓦的奇跡結束了。
  
  1990年代
  1990年,數百名公務員罷工,學生也加入抗議貪污的行列。抗議聲浪使政府轉嚮同意多黨制度。與此同時,博瓦尼日漸衰弱並在1993年去世。時任議長的亨利·科南·貝迪埃(Henri Konan Bédié)繼任總統。
  
  1995年10月,貝迪埃在選舉中大勝分裂的反對派而連任。他再度緊縮政治自由,並且監禁數百位反對派支持者。但是此時,至少在表面上看來,經濟前景卻是看好的,通貨膨脹減少,也嘗試要削減外債。
  
  博瓦尼一直很小心避免族群衝突,也讓從鄰近國傢來的移民有歸化科特迪瓦的權利。與博瓦尼不同,貝迪埃強調“科特迪瓦”的觀念(Ivoirité),並藉此剝奪了他的政治對手——雙親之中衹有一位是科特迪瓦人的阿拉薩納·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在未來參選總統的資格。科特迪瓦有許多來自布基納法索的移民,而貝迪埃的政策剝奪了許多來自布基納法索的移民的科特迪瓦的國籍,也造成了國內許多族群間的關係的緊綳。
  
  與此同時,貝迪埃也除去了許多在軍中潛在的反對者。在1999年底,一群不滿的軍官發動了科特迪瓦獨立以來的第一次政變,羅貝爾·蓋伊(Robert Guéï)將軍掌權,貝迪埃則流亡法國。
  
  2000年代
  2000年10月舉行了一次選舉,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與蓋伊在這次選舉中互相競爭。然而,這次選舉既不平靜也不民主。蓋伊試圖操縱選舉,結果引發民衆不滿抗議,導致180人死亡,蓋伊也很快地下臺,而選舉中可能獲勝的候選人洛朗巴博上臺。此外,瓦塔拉則是因為他的布基納法索國籍而被最高法院判定為不符合參選資格,此事件導致瓦塔拉主要分佈在北部的穆斯林支持者在首都亞穆蘇剋羅與鎮暴警察發生衝突。
  
  2002年9月19日發生了兵變,叛軍占據了該國的北部。在阿比讓,前總統蓋伊也在自宅中遇害。瓦塔拉則是躲入了法國大使館中避難。這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目前還沒有定論。有些人報道這是一起軍事政變的企圖,但是也有其它消息來源指稱,一些反對派被支持巴博的武裝份子處决,而叛變則是未經事先計劃的反應。政府與叛軍的初步的停火協議衹維持了很短暫的時間。很快地,爭奪主要可可産地的戰火重燃。法國派遣軍隊維持停火綫,而民兵、軍閥和主要來自利比裏亞及塞拉利昂的武裝份子則趁機占據該國西部的部分地區。
  
  2003年1月,巴博與叛軍領袖簽署《馬爾庫西協議》成立國傢聯合政府。戒嚴結束,法國駐軍也開始恢復該國西部的秩序。但是主要的問題依然沒有解决。這個聯合政府極不穩定。2004年3月,120人在反對示威中喪生。雖然聯合國派遣了維持和平部隊,巴博與反對派之間的關係仍然緊張。
  
  2005年12月28日,科特迪瓦完成過渡政府的組建。夏爾·科南·班尼(Charles Konan Banny)出任總理,政府由10個黨派組成。2007年3月29日,總統巴博任命紀堯姆·索羅(Guillaume Soro)為政府總理。
  
  行政區劃
  主條目:科特迪瓦行政區劃
  科特迪瓦分為19個區(régions):
  
  1.阿涅比(Agnéby)
  2.巴芬(Bafing)
  3.下薩桑德拉(Bas-Sassandra)
  4.登蓋萊(Denguélé)
  5.山地(Dix-Huit Montagnes)
  6.弗羅馬格爾(Fromager)
  7.薩桑德拉(Haut-Sassandra)
  8.湖泊(Lacs)
  9.潟湖(Lagunes)
  10.馬拉韋(Marahoué)
   11.中卡瓦利(Moyen-Cavally)
  12.中科莫埃(Moyen-Comoé)
  13.恩濟-科莫埃(N'zi-Comoé)
  14.薩瓦納(Savanes)
  15.南邦達馬(Sud-Bandama)
  16.南科莫埃(Sud-Comoé)
  17.邦達馬河𠔌(Vallée du Bandama)
  18.沃羅杜古(Worodougou)
  19.贊贊(Zanzan)
  
  各區下設省,共58個省。
  
  政治
  從1983年起,科特迪瓦正式的首都從阿比讓遷至亞穆蘇剋羅(Yamoussoukro),但是實際上的行政中心還是在阿比讓。許多國傢的大使館也都還在阿比讓。科特迪瓦的人民仍然為此時尚在持續的內戰所苦。國際間的人權組織也註意到了雙方對待受俘的非戰鬥人員的行為以及兒童奴工重新在可可産業中出現等等的問題。
  
  從2002年9月19日的事件發生以後(參看“歷史”),發生了科特迪瓦革命戰爭,北部由叛軍“新軍(法語:Forces nouvelles)”控製。新的總統大選本來預計在2005年10月舉行。然而,由於準備工作延宕,選舉未如期舉行。
  
  地理
  科特迪瓦位於非洲西部海岸,南嚮幾內亞灣,西接利比裏亞及幾內亞,北鄰馬裏和布基納法索,東靠加納。面積322463平方公裏,海岸綫長550公裏。境內地勢由西北略嚮東南傾斜,總體起伏不大,西北部為海拔500-1000米的芒達山和丘裏山地,北部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東南部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瀉湖平原。最高峰為位於科特迪瓦與幾內亞邊境的寧巴山,海拔1752米。主要河流呈南北走嚮,有邦達馬河(950公裏)、科莫埃河(900公裏)、薩桑德拉河(650公裏)和卡瓦利河(600公裏),河流總流長3100多公裏,總流域面積232,700平方公裏。屬熱帶氣候。北緯7°以南為熱帶雨林氣候,北緯7°以北為熱帶草原氣候。2-4月氣溫最高,平均為24-32℃;8月氣溫最低,平均為22-28℃。
  
  經濟
  科特迪瓦在1960年獨立後,與法國仍保持緊密的聯繫。多樣化農産品的出口和鼓勵外資進入的政策使科特迪瓦成為熱帶非洲其中一個最繁榮的國傢,但是,近年來科特迪瓦正面對全球農産品價格下降,使該國的主要農産品可可和咖啡的出口面臨較大的競爭;加上當地嚴重的貪污情況,農民和出口商的生活變得睏難。
  
  人口及語言
  人口約1810萬(2005年)。全國有69個民族,主要分4大族係: 阿肯族係(約占42%)、曼迪族係(約占27%)、剋魯族係(約占15%)和沃爾特族係(約占16%)。 約65種語言在當地被使用,其中穆斯林使用的迪烏拉語(Dyula)較常見,迪烏拉語同時也是貿易語言。科特迪瓦的官方語言是作為共通語(尤其在阿比讓)的法語,在學校會被教授。因為科特迪瓦是其中一個最成功的西非國傢,當地大約20%的人口是來自鄰國利比裏亞、布基納法索和幾內亞的勞工,並且大部分是穆斯林;但當地人則大部分信奉羅馬天主教及基督教,或原始宗教,所以雙方時有磨擦。科特迪瓦有4%的人口不是非洲人,大多是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的公民,還有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新教傳教士。


  Côte d'Ivoire (English pronunciation: /ˌkoʊt diˈvwɑr/; French: [kot diˈvwaʀ]),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is a country in West Africa. Although it is commonly known in English as the Ivory Coast, the Ivorian government officially discourages this usage, preferring the French name Côte d'Ivoire to be used in all languages. Côte d'Ivoire has an area of 322,462 km2, and borders the countries of Liberia, Guinea, Mali, Burkina Faso, and Ghana; its southern boundary is along the Gulf of Guinea.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which was 15,366,672 in 1998, is estimated to be 18,373,060 in 2008.
  
  Prior to its occupation by Europeans, Côte d'Ivoire was home to several important states, including Gyaaman, the Kong Empire, and Baoulé. There were also two Agni kingdoms, Indénié and Sanwi, which attempted to retain their separate identity through the French colonial period and even after Côte d'Ivoire's independence. An 1843–1844 treaty made Côte d'Ivoire a "protectorate" of France and in 1893, it became a French colony as part of the European scramble for Africa. The country became independent on 7 August 1960. From 1960 to 1993, it was led by Félix Houphouët-Boigny. Côte d'Ivoire maintained clos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ssociation with its West African neighbour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untry maintained close ties to the West, especially to France. However, since the end of Houphouët-Boigny's rule, the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wo coups d’état (1999 and 2001) and a civil war, but recent elections and a political agreement between the new government and the rebels have brought a return to peace.
  
  Today, Côte d'Ivoire is a republic with a strong executive power personified in the President. Its de jure capital is Yamoussoukro and the official language is French. The country is divided into 19 regions and 58 departments.
  
  The country, through its production of coffee and cocoa, was an economic powerhouse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 in West Africa. However, Côte d'Ivoire went through an economic crisis in the 1980s, leading to the country's period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urmoil. The 21st century Ivorian economy is largely market-based and relies heavily on agriculture, with smallholder cash crop production being dominant. About a quarter of the population live below the international poverty line of US$1.25 a day.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