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
|
巴拉圭 Paraguay 首都:亞鬆森 國家代碼: py |
巴拉圭共和國是一位於南美洲的內陸國傢,地據巴拉圭河的兩岸。其南邊國境完全與阿根廷接壤,東北與西北角則分別是巴西與玻利維亞。首都為亞鬆森(Asunción)。為南美洲國傢聯盟的成員國。
歷史 巴拉圭原為印地安人瓜拉尼族(Guarani)定居之地,1525年由葡萄牙人阿雷荷·加西亞(Alejo Garcia)發現,1537年西班牙殖民團體首建亞鬆森市。5年後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也前往該地傳教並教授土人農牧及手工藝。1767年西班牙殖民者把耶穌會教士驅逐。18世紀,巴拉圭地區是南美洲最大的人口集中地區。 1811年5月15日時巴拉圭脫離西班牙獨立,由羅德裏格斯(Jose Gaspar Rodriguez de Francia)遂行獨裁統治。1840年法學教授洛佩斯(Carlos Antonio Lopez)繼任後,始采較開放之政策,從事農工商業各項建設。1844年巴拉圭再設議會,已初具獨立國傢規模。 洛佩斯之子小洛佩斯(Francisco Solano Lopez)於1862年繼掌政權,醉心軍國主義。1865年至1870年間,巴拉圭發動了拉丁美洲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三聯之戰(Guerra de la Triple Alianza,又稱為巴拉圭戰爭),在5年之間,巴拉圭因為與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三國所合組的聯盟對抗作戰,折損了全國約2/3的成年男子人口與諸多領土,也造成該國在戰後半世紀經濟停滯。 1932年至1935年年的大廈𠔌戰爭中,巴拉圭戰勝玻利維亞,從玻國取得大片格蘭查科地區。翌年巴玻戰爭之統帥埃斯蒂加裏維亞(Jose Felix Estigarribia)出任總統,旋於1940年8月重頒憲法,分區治理,政治漸上軌道。 1947年巴國發生為期六個月之內戰後由紅黨執政。1954年斯特羅斯納將軍(Alfredo Stroessner,屬紅黨)發動政變,同年9月當選總統,嗣獲一再連任迄1989年2月,始為羅德裏格斯將軍(Gral. Andres Rodriguez)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從此開始實行民主制度選舉總統。 政治和政府 巴拉圭實行民主共和製,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是國傢元首及政府最高决策者,是由人民選舉産生,任期5年。國會由參議院及衆議院兩院組成,現有參議員45人、衆議員80人。 巴拉圭的民主政製始於1989年軍事政變,1989年5月大選舉後軍方即還政於民,軍方雖然仍具影響力,但均己適應民主選舉。1993年5月9日巴國舉行總統大選,由執政紅黨所推舉之候選人瓦斯莫西(Juan Carlos Wasmosy)當選,並於同年8月15日就職,成為巴40年來第一位民選文職總統,巴國遂轉為文人政府。1998年5月10日巴拉圭舉行總統大選,由執政紅黨所推舉之候選人庫瓦斯(Raul Cubas Grau)及副總統候選人阿加尼亞(Luis Maria Argana)當選,於8月15日就職。1999年3月間副總統阿氏遇刺身亡,造成政局不安,總統庫瓦斯因與軍事強人歐威多將軍涉及暗殺案而被迫宣佈辭職流亡巴西。巴拉圭政府依憲法由國會議長岡薩雷斯(Luis Angel Gonzalez Macchi)繼任總統。他的任期經巴拉圭最高法院裁定至2003年8月,並籌組由紅、藍及國傢組合黨組成之聯合政府。2000年8月巴舉行副總統補選,由反對黨真正激進自由黨(藍黨)候選人佛朗哥(Julio Cesar Franco)當選。 上任總統尼卡諾爾·杜阿爾特·弗魯托斯(Nicanor Duarte Frutos)於2003年當選,屬紅黨,上任後致力於政經改革,微有收效。 2008年4月,費爾南多·盧戈在大選勝出,成為新任總統,並邀請自己的親生姐姐擔任第一夫人。在未擔任總統前,盧戈原是一位主教,在該國廣大的貧窮人口中擁有非常高的支持度。 地理 巴拉圭全國面積為406,752平方公裏,恰巧位於南美洲的中心地帶。雖然巴拉圭為內陸國傢,但巴拉圭河從北到南貫通國土中央,為國傢經濟及交通運輸起了重要作用。巴拉圭河將該國分為東西兩部份。西半部是恰可地區(Chaco),面積約247,000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61%,這個區域是大片草原,與鄰國阿根廷、巴西、玻利維亞的草原地區構成格蘭查科(Grano Chaco)大草原。 東半部則以起伏的地形著稱,在一些河川下遊區域多沼澤地及肥沃土地,並提供林業、農業與牛衹養殖業的優良環境。 氣候方面,巴拉圭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4.5℃,夏季為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底,平均氣溫達31℃,但偶爾會有幾天超過40℃。鼕季從6月至8月,平均氣溫在14.5℃左右。在伊泰普省及上巴拉那省等地區或會在夜間時低於攝氏零度。。 行政區劃 巴拉圭河一景 巴拉圭共和國劃分為17個省(departmentos)。而首都亞鬆森則被設為首都特別區(districto capital)。 重要城市 * 亞鬆森——巴拉圭共和國首都及最大城市。 * 東方市(Ciudad del este)——巴拉圭第二大城市,位於該國東南邊境,與阿根廷及巴西邊境為鄰的重要商業城市,亦為南美洲知名的華人及阿拉伯僑民聚集地。 人口 巴拉圭全國約6百多萬人口中,有接近97%集中聚居在東半部。衹有約2至3%的人口居住在廣大的西部恰可地區。而全國51%人口都住在城市,其中首都亞鬆森占全國人口11.2%。自1970年代以來,來自日本、韓國及臺灣的東亞移民,及來自西亞、巴西等地的移民,為該國的經濟註入力量。 與衆多拉丁美洲國傢一樣,巴拉圭由於曾經長期受西班牙殖民統治,故有近95%人口為麥士蒂索人(印歐混血兒),主要是西班牙人和當地瓜拉尼族人混合而生的後裔。 大多數人口信奉天主教,但亦有少數是門諾宗教徒(集中於北部帢𠔌(Chaco)地區,以農牧為生)或基督新教教徒。 文化 巴拉圭的官方語言為瓜拉尼語及西班牙語。巴拉圭土著的傳統文化差不多在西班牙殖民時期被摧毀掉,現時衹剩下瓜拉尼語作用巴國傳統文化的物産。 巴拉圭節日通常跟天主教有着密切關係。以下是巴拉圭的公衆假期表: 日期 節假日名稱 當地名稱 備考 1月1日 元旦 Año Nuevo - 1月6日 三王日(Three Kings Day) Día de los Reyes Magos 天主教傳統節日 2月3日 聖布拉斯 San Blas 天主教傳統節日 3月1日 英雄紀念日(Heroes' Day) Día de los Héroes -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Día del Trabajador - 5月14日 國旗日 Día de la Bandera - 5月15日 獨立日 Día de la Independencia 紀念1811年5月15日巴拉圭獨立 6月12日 Chaco Armistice Dia de la Paz del Chaco - 8月15日 亞鬆森建城紀念日 Fundación de Asunción 紀念首都亞鬆森於1537年8月15日始建 8月16日 兒童節 Día de los niños 當天小學學生不用上課 9月29日 Boqueron Battle Day Día de la batalla de Boquerón - 12月8日 聖母無原罪始胎節 Virgen de Caacupe 聖母無原罪 12月25日 耶誕節 Día de Navidad 紀念耶穌降生 It lies on both banks of the Paraguay River and is bordered by Argentina to the south and southwest, Brazil to the east and northeast, and Bolivia to the northwest. Because of its central location in South America, the country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Corazón de América — Heart of America. As of 2009 the population was estimated at over six mill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