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革 啓蒙時代   》 1 小兔子      王安憶 Wang Anyi

這是一部“老三屆”的精神成長史,作者書寫了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從來不需要想起也永遠不會忘記的一段歷史。20世紀60年代中期,“文革”狂飆突至,把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裏的青年人拋到了一處……
1 小兔子 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的鼕春之交,南昌他們騎着自行車,來到了這個市區中學的操場上。 你很難想像經過了一九六六年的狂飆之後,這城市還會有這樣清爽的面容。可真是這樣的,而且,革命洗去了鉛華,還它一些質樸,似乎更單純了。街道和商店的名字換新了,新名字有股幼稚勁,比如“反修”,比如“紅太陽”,比如“戰鬥”,直白至此,倒有幾分胸襟。行人的裝束顯見得是寒素了,這倒無大礙,寒素就寒素,問題是胸襟上的一枚像章,很有點滑稽。這城市的人多少都有點都會氣,談不上有什麽信仰,如此虔敬地佩戴着這枚像章,難免流露出嘲諷的意味,其實他們是嚴肅的。大約也因為此,這城市的革命弄不好,就弄成了鬧劇。運動開初時“破四舊”,滿街疾走着褲腳被剪開、手提尖頭皮鞋的赤足人,往日的摩登男女,如今披頭跣足,神色凄惶。接踵而來的抄傢、遊鬥,甚至,從沿街的高樓墜下來的自盡者,就帶有血腥氣了。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有一些門扉上貼出了蓋有紅印的告示,告之某人因受錯誤路綫迫害去世,現給予平反昭雪。這告示似乎對這城市觸動不大,並沒有喚起對公正的信任,相反,它使得世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更沒準頭了。大串聯的人流退潮了,革命暫時間塵埃落定,小學積壓了一年多的畢業生按居住地段分進了中學,中學積壓的畢業生還沒有去嚮,所以就依然留在學校。這種積壓使得學校、街道,以至於整個社會突然間壅塞了少年人。 南昌他們幾個,都是在這城市邊緣或者郊區的寄宿中學就讀。那大多是高等院校的附屬中學,全市範圍內排名前列,高分才能錄取。同時呢,緣於某種政策,也適度收錄了這城市裏所謂高級幹部的子女,南昌他們就屬於這類學生。一九六六年夏天,這場革命起來,突然間,他們成了主角,齊刷刷地穿上了軍裝,顯見得是父親的舊軍裝,領口有軍銜領章的印記,洗白的布面,肥大的腰身和褲管,攔腰係一根皴了皺的牛皮帶,臂膀上套着紅袖章,上書“紅衛兵”三個大字。平時不打眼的黃巴巴的小臉,驟然間容光煥發,個頭都長了,也正巧是發育的年齡,精神受了鼓動,長勢就蓬勃。他們一個個變得能說會道,而且言語風趣,連表情也生動起來。很快,他們就將運動推廣到各學校之間。這些人,彼此好像是親戚,又好像同屬教派中的一門,一旦見面,衹需言語幾個回合,就對上口令,認識了。於是,這支軍緑色的隊伍很快匯合起來,到八月十八日那天,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衛兵,這裏的紅衛兵也從大街小巷往人民廣場奔騰,真的是滾滾的“鐵流”。 然而,這輝煌的一刻轉瞬間成了歷史,乾坤顛倒,他們的父母成了革命的對象。於是,熱情變為憤怒,但依舊保持着同樣的激越。他們加入進大串聯的人流,卻是這盲動的人流中清醒的警眼。兩三個月之後,他們中的幾個就被公安機關拘捕了。這段日子,被他們機密地稱作“紅色恐怖”。這個危險時期沒有讓他們消沉,反而將前階段的失意心情一驅而散,甚至,從某種方面來說,他們更滿意眼下的處境,這樣的處境更合乎革命的特質。他們騎着自行車,默默地行駛在人流中。他們的父母在受衝擊,他們的同志在拘押中,革命應該嚮何處去?前途迷茫。前後左右的人群,就如盲目的蟻群,忙碌於生存之計,他們則替衆人警醒着危險,思考着前途。現在,形勢似乎好了些,但就個人來說,似乎又灰暗下來。就是這時候,南昌他們去往市區這所區級重點中學。 他們來到這裏是應小兔子的邀請。像小兔子這樣的幹部子弟,在這學校裏也有,卻是呈分散狀態的。還有,怎麽說呢,他們似乎已經被“小市民”同化了。這所中學在區裏排名第一,事實上,卻收取有相當數量市級重點分數綫上的學生,他們多出身於不純成分的家庭,因此,這所學校就有了一種中産階級的氣息。學生穿着整齊,甚至摩登,膚色白皙,態度矜持,表明着生活的安穩優渥,同時也表明他們所在階層的保守。當小兔子引來的這一幫人物,鳩占鵲巢似的占據了操場中心,他們的舊軍服、軍靴、自行車,黑黢黢的臉,大笑,露出雪白的牙齒,這一切都煥發出昂揚的風範,包含有開放、青春、時代感,還有權力。衹有小兔子,以一種奇怪的姿勢,坐在後車架上,腳伸嚮前去夠住踏腳,緩緩蹬着,在他們中間穿行。他處在發育期,纖細的身軀,拉得更長而且柔軟。他長了一張清秀的鵝蛋臉,甚至有些甜美,他溫馴地微笑着,就真的像一隻小兔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後一章回 >>   
1 小兔子2 南昌3 陳卓然4 父親
5 “星星之火”6 戶內7 走嚮戶外8 小老大
9 又一種戶內(1)9 又一種戶內(2)10 又一次走嚮戶外11 姐妹
12 愛戀萌生(1)12 愛戀萌生(2)13 逃亡14 歸來(1)
14 歸來(2)14 歸來(3)15 江那邊(1)15 江那邊(2)
16 高醫生17 其他人以及敏敏18 小老大之死19 何嚮明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