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朱大可精華作品集:記憶的紅皮書 》
後記
朱大可 Zhu Dake
本文集是我二十多年來感性文字的集合體,它像一個年代久遠的箱籠,收藏了我的大部分話語細軟。其中包含散文、隨筆、書評、文化分析以及實驗小說等各種文體。在編完這個集子時,我突然意識到,生命的一部分,已經轉成另一樣式保存下來。它不衹是我自身的歷史鏡像,更是靈魂變形和物化的結果。這些活的文字,張揚高蹈,業已成為獨立於我之外的獨立生命。在重讀它們的過程中,一種他者化的陌生感擊中了我的手指,仿佛是在讀另一個靈魂的獨語。
本文集以詩歌作跋,是因為雖然我很少寫詩,但這種領袖文體卻內在地指導着我的書寫,逼迫它走嚮隱喻和詩意的所在。在面臨口水化危機的時刻,堅守漢語的最後防綫,成為一種令人窒息的願望。而不幸的是,這些問題成堆的文字,也許衹能成為發黃的故紙,在圖書館的昏暗光綫裏朽壞下去。個人話語的螳臂,又何以能阻止漢語衰變的歷史巨輪?本書以“紅皮書”自謂,不僅要記錄正在被蓄意遺忘的歲月,而且要就漢語的未來,說出一種悲喜交織的寓言。
儘管如此,我還是要感謝花城出版社的林宋瑜女士。正是她的不懈努力,這本小書纔得以在“淨化”之後問世。我也要感謝曾經刊載過這些習作的編輯,他們的鼓勵和敦促,是我維係寫作的另一個重要動力。在書稿編訂期間,我的母親、這個跟我共同生活50年的女人,在90高齡上棄我而去,令我感到了斷腕般的疼痛。正是她的幾近嚴苛的教育方式,成就了我的書寫事業。本書稿,就是獻給她的一份卑微的祭品。
本書的封面設計和內文裝幀,均出自我的學生張嫣的手筆。封面封底素材,選用了版畫傢劉慶元的作品,在此深表謝意。書中插入的圖片,大部分由我自己拍攝,個別取自互聯網,因很難尋找原作者,衹能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並希望作者有機會看到本書時盡快跟出版社聯繫。無論如何,本書中出現的這些影像記憶,為本書增添了歲月的魅力。
朱大可
2007年6月27日於上海莘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花城出版社 |
|
|
洗腳之歌(1) | 洗腳之歌(2) | 洗腳之歌(3) | 洗腳之歌(4) | 隱士的遊戲面具(1) | 隱士的遊戲面具(2) | 墻的精神分析(1) | 墻的精神分析(2) | 墻的精神分析(3) | 迷津與綫索(1) | 迷津與綫索(2) | 迷津與綫索(3) | 迷津與綫索(4) | 約伯之痛:我們無盡的哀歌(1) | 約伯之痛:我們無盡的哀歌(2) | 靈玉的精神分析(1) | 靈玉的精神分析(2) | 靈玉的精神分析(3) | 靈玉的精神分析(4) | 靈玉的精神分析(5) | 瘟疫、肺癆、薩斯:疾病美學三部麯(1) | 瘟疫、肺癆、薩斯:疾病美學三部麯(2) | 薩斯時代的口罩美學 | 緬懷浪漫主義(1)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