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朱大可精华作品集:记忆的红皮书   》 后记      朱大可 Zhu Dake

  本文集是我二十多年来感性文字的集合体,它像一个年代久远的箱笼,收藏了我的大部分话语细软。其中包含散文、随笔、书评、文化分析以及实验小说等各种文体。在编完这个集子时,我突然意识到,生命的一部分,已经转成另一样式保存下来。它不只是我自身的历史镜像,更是灵魂变形和物化的结果。这些活的文字,张扬高蹈,业已成为独立于我之外的独立生命。在重读它们的过程中,一种他者化的陌生感击中了我的手指,仿佛是在读另一个灵魂的独语。
  本文集以诗歌作跋,是因为虽然我很少写诗,但这种领袖文体却内在地指导着我的书写,逼迫它走向隐喻和诗意的所在。在面临口水化危机的时刻,坚守汉语的最后防线,成为一种令人窒息的愿望。而不幸的是,这些问题成堆的文字,也许只能成为发黄的故纸,在图书馆的昏暗光线里朽坏下去。个人话语的螳臂,又何以能阻止汉语衰变的历史巨轮?本书以“红皮书”自谓,不仅要记录正在被蓄意遗忘的岁月,而且要就汉语的未来,说出一种悲喜交织的寓言。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感谢花城出版社的林宋瑜女士。正是她的不懈努力,这本小书才得以在“净化”之后问世。我也要感谢曾经刊载过这些习作的编辑,他们的鼓励和敦促,是我维系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动力。在书稿编订期间,我的母亲、这个跟我共同生活50年的女人,在90高龄上弃我而去,令我感到了断腕般的疼痛。正是她的几近严苛的教育方式,成就了我的书写事业。本书稿,就是献给她的一份卑微的祭品。
  本书的封面设计和内文装帧,均出自我的学生张嫣的手笔。封面封底素材,选用了版画家刘庆元的作品,在此深表谢意。书中插入的图片,大部分由我自己拍摄,个别取自互联网,因很难寻找原作者,只能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希望作者有机会看到本书时尽快跟出版社联系。无论如何,本书中出现的这些影像记忆,为本书增添了岁月的魅力。
  朱大可
  2007年6月27日于上海莘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资料来源】花城出版社
洗脚之歌(1)洗脚之歌(2)洗脚之歌(3)洗脚之歌(4)
隐士的游戏面具(1)隐士的游戏面具(2)墙的精神分析(1)墙的精神分析(2)
墙的精神分析(3)迷津与线索(1)迷津与线索(2)迷津与线索(3)
迷津与线索(4)约伯之痛:我们无尽的哀歌(1)约伯之痛:我们无尽的哀歌(2)灵玉的精神分析(1)
灵玉的精神分析(2)灵玉的精神分析(3)灵玉的精神分析(4)灵玉的精神分析(5)
瘟疫、肺痨、萨斯:疾病美学三部曲(1)瘟疫、肺痨、萨斯:疾病美学三部曲(2)萨斯时代的口罩美学缅怀浪漫主义(1)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