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      臧守虎 Cang Shouhu

  六四:结扎口袋,没有灾害,也没有荣誉。
  六五:黄裳,元吉。
  六五:身着黄色的下裙,非常吉利。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上六:龙在田野上争斗,流出玄黄色的血。
  用六:利永贞。
  用六:利于永久占问。
  卦名"坤"的意思是地、大地,《说卦》、《说文》都说:"坤,地也。"卦象也全部由六个阴爻组成,为全阴之卦。无论是从卦名,还是从卦象上看,《坤》、《乾》二卦象征的意义都相反。《乾》为阳、为天、为父,《坤》为阴、为地、为母,《乾》、《坤》二卦构成了阴与阳、天与地、父与母等二元对立。
  阴、阳虽然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从卦与卦的关系来说,《坤》卦是在《乾》阳极之后,经过《姤》一阴生、《遁》二阴生、《否》三阴生、《观》四阴生、《剥》五阴生六个阶段而来。因此,卦辞首先承上启下地阐述了由《乾》到《坤》的转化。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坤:非常通顺。像母马一样柔顺,利于占问。君子有所行动,先是迷失道路,后来找到方向。利于向西南方向寻求同盟,在东北方向则失去同盟。安居不动占问吉。
  "牝马"就是母马。《坤》为阴、为母、为静、为柔,母马具备《坤》卦所象征的这特征和属性,因此说"利牝马之贞"。
  主,《说文》解释说"灯中火主也"。"灯中火主"又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用油脂做燃料,用草或者棉线之类为灯芯引燃油脂照明,灯芯就是所谓的"灯中火主"。油脂是一种物质,燃烧以后却有照明的功能;灯芯是静止不动的,但火焰却是随风摇动。从阴阳的角度分类,物质为阴,功能为阳;静为阴,动为阳。也就是说,"主"(灯芯)从阴阳的角度来说,指的是"阴"。
  朋,本义指"朋贝",古人以贝壳作为货币,将贝壳用绳串起,一串五贝,两串为一"朋"。《损》六五、《益》六二爻辞所说的"或益之十朋之龟"的"朋"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朋"是同类的东西,所以又引申为朋友、同盟等义。朋友有同性、异性之分,《坤》卦辞中的"朋"是指异性朋友,具体指阴气。
  《乾》卦阳极阴生,再发展下去,就开始了《姤》一阴生、《遁》二阴生、《否》三阴生、《观》四阴生、《剥》五阴生,最后到《坤》六阴生。由《乾》到《坤》的过程,就是由南方经西南方到北方的过程,也就是"西南得朋"的过程。《坤》卦阴极阳生,再继续发展下去,又开始了《复》一阳生、《临》二阳生、《泰》三阳生、《大壮》四阳生、《夬》五阳生,最后到《乾》六阳生。由《坤》到《乾》的过程,就是由北方经东北方到南方的过程,也就是"东北丧朋"的过程。以十二辟卦图示如下:
  十二辟卦图
  《乾》上九中说"亢龙,有悔",表明阳气已经盛到了极点;从人事上来说,如同人事业取得成功,骄傲自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如同迷失了道路一样,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继续努力,因此说"君子先迷"。《乾》用九中说"见群龙无首",表明阴气已经开始滋生,开始了由《姤》到《坤》的过程。"主"为阴,因此又说"后得主"。
  阳为动,阴为静。《坤》卦六爻全是阴爻,在季节上象征冬天中最冷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季节中,是不适合做事情的,应该休养生息,为来年积蓄能量,因此说"安贞吉"。
  《坤》象征大地,其卦象由《姤》一阴生、《遁》二阴生、《否》三阴生、《观》四阴生、《剥》五阴生的生成过程又象征由秋天到冬天。因此,以下六爻爻辞主要通过描述大地的特征,秋冬之际大地上的景物,以及这个期间人们在大地上所从事的活动,隐喻、暗示处《坤》之时应采取的方针策略。
  初六:履霜,坚冰至。
  初六:脚踏上霜,意味着冰冻的季节即将来到。
  履,本义是鞋子,引申为行走、践踏。"二十四节气歌"云: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自然节气上来讲,霜降以后不久,白雪皑皑、坚冰凝结、天寒地冻的冬天就要来了,因此说"履霜,坚冰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第3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3)第4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4)
第5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1)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第8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4)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第12节:三《屯》:万事开头难(1)
第13节:三《屯》:万事开头难(2)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第16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第23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3)第24节:七《师》:武王伐纣实录(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