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臧守虎
現代中國  (1964年)

易類 three T's type, terms, technique《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閱讀臧守虎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臧守虎
  男,1964年出生,杭州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本科畢業,現任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校級中青年學術骨幹、中醫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承擔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工作。主要教學、研究特長和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中醫藥思想文化、中醫文獻整理研究、《周易》研究。主持和參加科研究課題15項。出版著作20部,主編、參編教材6種,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周易》研究成果2次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
  
  主要研究方向及代表論著
  
  一、以《易經》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研究
  
  1、專著:《易經讀本》,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
  
  2、主編《中國古代思想史》教材,山東中醫藥大學2003年印製。
  
  3、主編《中國古代要籍選讀》,山東中醫藥大學2003年印製。
  
  《“夷”義探源》,《古籍研究整理學刊》2001年第2期。
  
  4、《〈醫古文·養生論〉“玄黃”註異議》,《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5、《“羑裏”正詁》,《文獻》1999年第4期。
  
  6、《周易》卦辭朋、孚考,《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
  
  7、《從〈蒙〉卦看〈周易〉之教育思想》,《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8、《〈周易〉卦辭的文化解讀二則》,《大易集義》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9、《“虎變”、“豹變”、“革面”別解》,《文史哲研究》2002年第1期。
  
  10、《〈易經〉“大川”的隱喻意義》,《文史哲研究》2002年第10期。
  
  11、《試論〈老子〉之“道”源於〈易經〉》,《中韓文化研究》2002年第5輯。
  
  12、《〈周易〉古經、〈老子〉之“道”的比較》,《山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4期。
  
  13、《革卦辭義別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4期。
  
  14、《〈易經·頤〉卦考釋》,《周易研究》2003年第5期。
  
  15、《〈易·頤〉大傳“養”字考辨》,《文史哲研究》2003年第4期。
  
  16、《〈周易〉象喻發微——以〈姤〉為例》《周易研究》2000年第1期。
  
  17、《易、道相關“輿”象索隱》,《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
  
  18、《釋“室”》,1995年首屆中國醫學文化學術研討會。
  
  19、《初探陰陽理論在漢字意象中的體現》,1995年首屆中國醫學文化學術研討會。
  
  20、《秦代的贅婿考釋》,《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增刊,《史學研究新視野》。
  
  二、傳統思想文化與中醫文化研究
  
  1、《中國古代醫學教育與考試制度研究》,副主編、主要作者,2005年齊魯出版社出版。
  
  2、《中醫文化論叢》,副主編、主要作者,2005年齊魯出版社出版。
  
  3、《醫學人文叢書》(6種),編委,2005年濟南出版社。
  
  4、主編《漢畫像石與中醫文化概說》,山東中醫藥大學2003年印製。
  
  5、、《道傢思想文化背景下對“至道在微……以傳保焉”的詮釋》,2006年《中醫研究》。
  
  6、《〈易經〉“七”周易與中醫疾病轉歸說探析》,2006年《中醫藥學刊》。
  
  7、《“道”與思維之主由腦嚮心的轉變》,2006年《中醫藥文化》。
  
  8、《漢代畫像石養老圖考》,2005年《文獻》。
  
  9、《科舉制度影響下的唐代醫學人才選拔》,2005年《中華醫史雜志》。
  
  10、《以史為鑒構建中醫特色的教育與考試體係》,2006年《中國中醫藥報》。
  
  11、《中醫醫史外史研究傾嚮的思考》,2004年《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12、《中醫理論需要解構與重構》。2006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13、《中醫文化研究與中醫的繼承與發展》,2006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14、《道傢復歸嬰兒的現代養生意義》,2004年《江西中醫學院學報》。
  
  15、《中醫學學科屬性芻議》,2005年《遼寧中醫學院學報》。
  
  16、《道傢思想文化背景下《內經》的詮釋——以《素問·靈蘭秘典論》一段為例》,2006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17、《從道傢思想文化角度詮釋“腎”“作強”“伎巧”》,2006年《中醫藥文化》。
  
  18、《〈醫古文〉六版教材詞義索記》,《河南中醫》2000年第3期。、
  
  21、《醫古文教學札記四則》,《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22、《唐代‘醫待詔’考略》,《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3、《“懸壺”的文化意藴闡釋》,《中韓文化研究》2002年第5輯。
  
  24、《古代思想文化中的德壽思想淺析》,《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25、《道傢復古與現代養生的哲學思考》,2005年《中醫藥學刊》。
  
  三、中醫文獻整理與研究
  
  1、主編、主校《四庫全書存目傷寒類醫著集成》,2007年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2、《蘭室秘藏》校註,2000年出版天津科技出版社。
  
  3、《傳信適用方》校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年出版。
  
  4、《幼幼集成》校註,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
  
  5、《滑壽醫學全書》校註,副主編、主校,2006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6、《中醫經典必讀叢書》,編委、主校,2006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7、《〈素問·上古天真論〉“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句校勘新見》,《中醫文獻雜志》2004年第2期。
  
  8、《〈素問〉凝、疑考辨》,《中醫文獻雜志》2000年第2期。
  
  9、《黃帝內經太素》類目研究,《中醫文獻雜志》1999年第4期。
  
  10、《葛洪的針灸學術思想》,《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11、《略論類書在中醫學術發展中的作用》,《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12、參編《本草名著選讀》(教材),山東中醫藥大學2003年印製。
  13、參編《中醫文獻學》教材,山東中醫藥大學2003年印製。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