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家类 》 权谋书 》
第80节:权谋之术(1)
刘向 Liu Xiang
卷十三
权谋之术
1. 权谋的种类
圣贤的君王在办理一件事的时候,一定先要审慎地谋划考虑,然后用蓍龟加以占卜,考察吉凶。国中贫贱的人都参加意见;连捡柴火的工役,也都竭尽他们的心思,所以办了上万件的事,也不会有失算的地方。古书说过:“大众的智慧,可以预测天机。而综合各方意见,必须由一人独自去裁断。”这是伟大谋略的方法。
权谋有两种,上等的权谋可以预知天命,其次的可以测知人事。知天命的人,可以预见存亡祸福的根源,早知盛衰废兴的发端,预防祸事于未发生之前,避免灾难于未形成之先。像这种人生在乱世,不会危害到自己的生命,生在太平盛世,就一定能得到国家的权位。那知人事的人也不错,遇事时能知道得失成败的差别,而追究到事情的结果,所以做事不会失败。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一起实践人生的大道,未必能和他谋划出一个权宜的办法。”如果不是能预知天命,预测人事的人,谁能使用权谋的法术呢?
权谋有正义与邪恶两种:君子的权谋是正义的,小人的权谋是邪恶的。用心正义的人,他的权谋追求公平,所以他为百姓尽心尽力,完全出于至诚;那用心邪恶的人,因为喜好私利,所以他为百姓做事,完全出于诈伪。诈伪就引起乱事,诚心就太平无事。因此,尧的九位大臣办事诚恳,就被朝廷重用,其他四位大臣因为办事诈伪,就被杀于草野。至诚的人,可以延续到后代子孙;诈伪的人,当世就被消灭了。知天命知人事,而擅长于权谋的人,必须审察诚诈的根源后果,来立身处世,这也是权谋的方法之一。明智的人办事,当圆满的时候,就考虑有过分的弊病,当平稳的时候,就考虑有危险的倾向。当安全的时候,就恐怕发生危险;当委曲不顺利的时候,就想办法使事情顺利。由于他预先防范,惟恐考虑不周,所以他事业圆满,不会有缺陷的。
2. 智而多疑
杨子说:“做一件事能使人变得贫穷,也能使人变得富有,就会影响人们干这件事的行动;做一件事可以使人获得生存,或使人丧失生命,那是会伤害到一个人的勇气的。”仆子说:“杨子有智慧,但是不知天命,所以他内心多疑。”古语说:“知道天命的人就不会疑惑。”晏婴就是这样的人。
3. 孔子的悲伤
赵简子说:“晋国有泽鸣、犊犨,鲁国有孔丘。我杀了这三人,就可以夺取天下了。”因此就召见泽鸣、犊犨,以政事任命他们,借机杀害。又派人去鲁国聘请孔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第1节:前 言 | 第2节:领袖之道(1) | 第3节:领袖之道(2) | 第4节:领袖之道(3) | 第5节:领袖之道(4) | 第6节:领袖之道(5) | 第7节:领袖之道(6) | 第8节:领袖之道(7) | 第9节:领袖之道(8) | 第10节:为官之道(1) | 第11节:为官之道(2) | 第12节:为官之道(3) | 第13节:为官之道(4) | 第14节:为官之道(5) | 第15节:为人处世之本(1) | 第16节:为人处世之本(2) | 第17节:为人处世之本(3) | 第18节:为人处世之本(4) | 第19节:为人处世之本(5) | 第20节:士可杀而不可辱(1) | 第21节:士可杀而不可辱(2) | 第22节:士可杀而不可辱(3) | 第23节:士可杀而不可辱(4) | 第24节:士可杀而不可辱(5)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