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權謀書   》 第77節:不辱使命(3)      劉嚮 Liu Xiang

  7. 豚尹出使
  楚莊王想攻伐晉國,派豚尹去探察虛實。回來說:“不可以攻伐的。在上位的人,憂思國事,而百姓們生活安樂。而且有賢明的大臣叫瀋駒。”
  隔了一年,又派豚尹去探察,回來說:“可以了。起初的賢人死了。阿諛奉承的人,多在國君的宮室中,他們的國君愛好享樂而不講求禮法;在下位者處境危險,埋怨在上位的人,上下離心離德,不能合作。興兵去攻伐,百姓一定首先造反。”莊公聽從他,果然像他說的一樣。
  8. 柳下惠的辯辭
  梁王集合群臣而評議他們的過錯。任座進諫說:“君上國傢土地廣大,人民堅強而衆多,可國內沒有賢人辯士,怎麽辦?”
  王說:“寡人國傢小而窄,人民柔弱,臣下不多,寡人自己治理,何必用賢人辯士呢?”
  任座說:“不能這樣說。從前齊國無故起兵打魯國,魯君很擔心。召見他的相國說:‘怎麽辦呢?’相國回答道:‘柳下惠年少時好學,長大後智慧高,君上試一試召見他,命他出使於齊國。’魯君說:‘我是千乘的君主,親身出使到齊國,齊國都不聽。柳下惠衹是布衣韋帶的士人,派他出使,又有什麽好處呢?’相國答道:‘臣下聽說嚮人乞求不到火種,不指望燃燒罷了。現在派柳下惠出使到齊國,雖然無法解除齊兵,但衹要魯國不被攻伐得更厲害就行。’魯君就說:‘是這樣嗎?’相國就派人去召見柳下惠。柳下惠來了,進門提起衣裳,不趨前下拜。魯君避開席位站起來說:‘寡人是饑餓了纔求黍稷,口渴了纔掘井的人,以前沒有喜事召見你。現在國事緊急,百姓恐懼,希望委托大夫你出使齊國。’柳下惠說:‘好的。’於是東行謁見齊侯。齊侯說:‘魯君恐懼嗎?’柳下惠說:‘我們君上不怕。’齊侯怒氣衝衝地說:‘我看你們魯國,混亂恐慌,像要滅亡一樣,百姓拆掉屋子,砍伐林木來搶修城郭。我看你們魯君像我國公卿大夫的子弟,你說他不害怕,為什麽?’柳下惠說:‘我們君上所以不恐懼,是因為祖先是周朝宗室分封的魯國。您君上的祖先也是起源於周室,封到齊國,他們一起走出周的南門,殺了一隻羊,約定說:‘此後子孫如有敢於互相攻伐的,教他與這雙殺掉的羊同罪。’我們君上就因為那衹殺掉的羊,所以不恐懼。’齊侯因此解除圍兵,後退三百裏。柳下惠衹是個布衣韋帶的士人,終於解除齊兵,消釋魯國的災難,假使沒有賢人辯士,怎麽行呢?”
  9. 陸賈說服尉佗
  陸賈隨從漢高祖平定天下,人傢都稱他為有口才的辯士,奉侍於皇帝左右,常出使諸侯之國。等到高祖稱帝,中國剛剛安定,尉佗平定南越之亂,因而自立為王。高祖派陸賈出使,賞賜尉佗一個印信,正式封為南越王。
  陸生抵達之時,尉佗頭髮像木椎,坐在那裏,形狀如箕,召見陸生。陸生乘機勸說尉佗道:“足下是中國人,親戚、兄弟、祖宗墳墓都在真定。現在足下棄反本性,捐除帽子與衣帶,想要以小小的南越,和天子相爭衡,作為對等的國傢,禍患就要降臨自身了。而且,當初秦朝政事荒失,諸侯豪傑,比肩而起,衹有漢王首先入關,占領鹹陽,項籍違背盟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都臣屬於他,可以說是最強大的了。但是漢王崛起於巴蜀,驅策天下,威震諸侯,結果誅戮項羽而消滅他。五年之間,海內平定,這不是人力所能緻,而是上天有意成全。天子聽說君王您在南越稱王,不幫助全天下的人誅討暴逆之徒,朝中將相都想派兵徵討大王。天子因為憐憫百姓剛剛勞苦過去,暫且休息一下,派遣我帶印給君王,剖開符信,互通使節,君王理應到郊外迎接,嚮北面,以臣下自居,如今反想以新締造而未整頓的南越,在此逞強不服。漢朝果真聽說如此,便會掘開並焚燒君王祖先的墳墓,誅戮您的宗族,派遣一偏將軍,帶領十萬兵衆莅臨南越,南越人便會殺了大王你,嚮漢投降,簡直像翻轉手掌一樣容易。”於是尉佗就趕忙站了起來,嚮陸生道歉:“我住在蠻夷的地方太久了,忘了禮節道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 言第2節:領袖之道(1)第3節:領袖之道(2)第4節:領袖之道(3)
第5節:領袖之道(4)第6節:領袖之道(5)第7節:領袖之道(6)第8節:領袖之道(7)
第9節:領袖之道(8)第10節:為官之道(1)第11節:為官之道(2)第12節:為官之道(3)
第13節:為官之道(4)第14節:為官之道(5)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