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 第71节:二十七《颐》:天意与人意之间(1)      Cang Shouhu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三:揩拭腮部,占问凶险。十年之内不能用事,没有什么好处。
  六四:颠颐,吉。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无咎。
  六四:鼓起腮部,吉。像老虎看东西一样专注,表现出迫切的愿望,没有过错。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六五:用丝帕揩拭,安居不动占问吉,不可做大事、难事。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上九:依据人的面部表情代表的意见行事,有麻烦,但最终吉,利于做大事、难事。
  一提到《易经》,很多人就会将其与巫术、占卜、算命等扯在一起。不错,从本质上说,《易经》的确是巫文化的产物,在历史上也的确被用以占卜、算命。但《易经》本身是否像我们认为的那样信,对占卜又持一种什么态度?读了《颐》卦以后,你会有不同的认识。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颐:占问吉。观察人的面部表情所代表的意见,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依据。
  颐,是口、颔、颌几部分的通称。"颔"就是下巴,古代称为"辅";"颌"即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古代称为"车"。综之,"颐"指口腔、面部。
  在解释全卦之前,我们首先要多费点时间弄清"观颐,自求口实"的意思,因为这牵扯到对全卦的理解。
  关于"口实",大部分注家都解为"口中食物",并由此围绕饮食、颐养等来解释全卦,这与《颐》卦主旨不协。
  实,《说文》解释说:"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依许慎的解释,"实"是货贝充满房屋的意思。引申之,凡是事物充盈于一定的空间都可以称为"实"。口腔内有一定的空间,食物充塞于其中固然可以称之为"口实",但如果因此反过来把"口实"一律解为"口中食物"则是错误的,因为能够充盈于口腔的东西不仅仅是食物。口腔除了饮食的功能以外,还有言语的功能,如《颐·象》中说:"《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言语是从口腔中发出的,靠口腔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成,在生成过程中也占据了口腔中的空间,因此也可以称为"口实"。言为心声,是判断讲话人内在思想感情的重要依据,如《周易·系辞》中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都是以言辞作为判断人的心理活动、思想品质的依据。因此"口实"又引申出依据、借口等义。例如商汤原来是夏桀的臣子,因为夏桀暴虐无道,所以商汤推翻了夏桀,把他流放到南巢,自己取而代之。尽管夏桀暴虐无道,但商汤的做法毕竟是以下反上、以臣反君,所以有些心虚,说"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这个"口实"就是依据、借口的意思,是说商汤担心后来的人也效仿他的做法,以他的做法为借口,也以下反上、以臣反君,把他推翻。
  在众多的解易者中,有个别注家注意到了颐、口的言语功用,并从这一角度对《颐》卦进行解释,如清人姚配中《周易姚氏学》解释《颐》初九爻辞说:"舍尔灵龟,谓舍尔灵龟而不卜。朵,动也。观我朵颐,谓观人动颊而谈。人遇有疑事,不用龟以卜,而听人之口谈,是凶矣。"相对于诸多从饮食角度的解释来说,这种解释比较切近《颐》卦本义。但认为"动颊"就是"口谈"也不对。人讲话的时候固然离不开口腔、面部的活动,但口腔、面部的活动却并不都意味着在讲话,因为语言又有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之分。口腔、面部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语言,或者说是肢体语言、动作语言,同样可以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见,因此后世有"颐令"、"颐指"、"目指气使"、"颐指气使"等语。
  综上,卦辞"观颐,自求口实"就是说观察人的面部表情、动作所传达的思想、意见,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依据、借口。
  那么,为什么又要把观察、听取人面部活动所传达的意见说成是"自求口实"--自找依据、借口呢?这又要从商周之际人们的思想变化以及对龟卜的态度的转变说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中华书局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第3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3)第4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4)
第5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1)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第8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4)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第12节:三《屯》:万事开头难(1)
第13节:三《屯》:万事开头难(2)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第16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第23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3)第24节:七《师》:武王伐纣实录(1)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