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捡拾琐碎生活片断:我的先生王蒙   》 秘密旅行      方蕤 Fang Rui

  瞒着家人,我和王蒙秘密随旅行团前往北戴河。没想到,却误入小年轻的蜜月旅行团,双双对对,喜气洋洋,我们倒不好意思了。  旅行,是我们共同的爱好。近几年,我们几乎走遍了祖国各地,周游了大半个地球,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短的几周,长的数月,每去一处,那种超脱和畅快,世界万象给人的新奇感,确是无可替代的享受。  在所有的旅行经验当中,让我无法忘记的是早些年的北戴河之旅,虽然那次的物质条件与以后的旅行无法相比。  那是1982年9月26日到30日的一次秘密行动。  我在新侨饭店前的一个窗口旁,看到一个广告:“去北戴河五日游,乘豪华轿车,安置食宿,每人七十八元。”落款是“首都汽车公司”。当时我就动了心:1978年王蒙去北戴河的时候我在新疆看家,没去成。我想这回我们能一起去了。回到家王蒙与我一拍即合。  我俩会心地说:保密!  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旅游未普及。当时王蒙日夜写作,正需要调剂一下情绪;又听说他已被提名在即将召开的“十二大”上作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越是这样,越想过几天轻松和普通的生活。  26日清晨七点,我们在崇文门新侨饭店前上车,坐在离前车门不远的第二排座位上。游客陆陆续续地上车,我们惊讶地发现,来的都是清一色的青年人,双双对对,喜气洋洋,绝大部分都是工人、店员,很少有干部模样的人,只有我们是年长者。一了解他们都是新婚伴侣,去北戴河度蜜月,我们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时司机转过身,  “您二位是做什么工作的?”  “教师,都是教师。”我俩说,心里想笑。  司机倒没在意,接着说,“当教师辛苦,这么大岁数了,攒点儿钱出来玩玩,也不容易。”  看得出这位好心的司机,见我们这一对年近半百的老夫老妻,也来参加“密月之旅”,感到很新奇。  “各位旅客,我是您的导游,您遇到什么问题,尽管找我,今年我十六岁,是您的小弟弟……您所乘坐的大型轿车即将出发,预计晚六点到达,那里为您备好晚餐,中途在唐山附近用午餐,您可买到又大又甜的西瓜……祝您一路平安!旅行愉快!”  这是一位瘦高个儿年轻人,操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口若悬河,一路拿着麦克风,与大家侃个不停。  车子是日产旅游车,座位也算得上豪华。一路上空调只开了一小会儿,于是大家汗流浃背。  旅途轻松愉快,对对情侣,亲昵却不放肆,多数只是悄悄絮语。车子行驶途中出了一回故障,大家有秩序下车,站在路边,不急不慌地边吃东西边聊天。我们和他们不时相互问候。虽然车子耽误了三个多小时,但没有听到多少怨言,那时生活水平没有现在高,文明程度倒是比现在明显要高。  晚上近九点我们才到达目的地。  导游熟练地按车票的序号为大家分配了房间,两人一间。住房实际只有一层,通道两旁有数个单间。每间卧室设备简陋然而齐全:两张床,一个床头柜,一个茶几,两把椅子,一个洗脸池。地面虽然有点儿潮湿,但整体来说还是相当干净的。  这里是位于东山地区的外国专家疗养所,位置好,在海边。外面有精心搭置的花坛,有幽雅整齐的松林,大块绿绿的草坪,散发潮湿的香气,参差排列分布有序的石屋,都是大块的虎皮石墙壁,路边站立着典雅的扁圆夜灯。  大家收拾停当,就去食堂用餐。互不相识的双双对对十人凑一桌,六菜一汤共用,彼此都很谦让,吃得很文明。  夜幕降临,蛙鸣、海涛声响起。  我们看海去!这是我做了一辈子海的梦,活了四十九岁,竟然从没见过大海!我俩牵着手,摸着黑,顺着声音去找大海。  第一次真切地听到轰鸣的海浪声,就觉得一切的不快都被海浪卷走。  导游把我们的活动安排得很充实,第二天去山海关参观,第四天去爬联峰山,我俩都放弃了。王蒙说:到这儿来不去游泳,爬什么山啊?当年属于专家疗养所的浴场游人很少,海面显得很宽阔。这也是我俩认识以来第一次一块儿下海,虽然着着实实喝了几口海水,但感觉从未有过的好。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凌晨五点去鸽子窝看日出的活动。  那年的鸽子窝不收门票,来看日出的人都早早地占好了有利地势,东山的海岸前、亭子前人山人海,大家的视线一刻也不离开东方的海平面。  晨起气温很低,许多人挨着冻等候日出。幸好我们准备了厚厚的外衣,加上心情急迫,倒也不觉得冷。这时,只见一抹红霞出现在海天相接之处,接着,露出一沿火球,很像一顶蘑菇帽。慢慢地,火球挣脱海平线的束缚,跳了出来——一轮火红的太阳!  我们大饱眼福。导游一再说,你们的运气真好,夏天阴云多,来的旅客十有八九是看不上日出的。  当天傍晚我们原计划去看晚霞,但却又有了一次额外的收获。  我们出了疗养所的大门,探索着往左拐上海滨路,曲曲折折的海岸线,沿着海岸线可以看到中海滩,连接到西山。我们很兴奋,王蒙建议沿着海边一直散步下去,我自然同意。  大约走出一小时的功夫,发现海边有高高激起的浪花,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礁石,被海浪凶猛冲刷着。当我们离近时,冲击声越发大了。我俩小心地走上巨石,从一块奇形怪状的礁石又跳上临海的一大块船式大石。我们就势坐下,享受海涛的声响。后来王蒙以“听海”为题,写了一个短篇小说。我们许多共同的经验,最后都变成了他的小说题材。  我俩面朝大海,感慨人生。生命短暂,转瞬即逝。而大海则是生生不息。斤斤计较一得一失,有意思吗?王蒙喜欢说博大、开阔,这是他的个性,也是他的胸襟。或许是大海给他的启示吧!  夕阳的余晖消失了,天黑下来,游人陆续地离开,只剩下了我们两个人和大海。我们轻轻地、小心翼翼地躺在大礁石上,我们虽然年长,却也加入了年轻人的密月旅行,仿佛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对。这种感觉很有意思。王蒙喜欢吟诗,每逢他独自背诵诗篇时,声调总是很特别,像私塾里的老夫子,那天他吟诵的是:  离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30日一大早,导游把一车人带到集贸市场,指点大家在什么地方买螃蟹,什么地方加热处理。几乎每对情侣都买了满满一网兜蟹。据说到这里的游客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满载而归。而我们收获的是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
前言难忘初恋特殊婚礼“右派”经历瞬间决定多一双眼
秘密旅行嫁王随王都是话痨看法不二关于绯闻旧宅小院
山村“别墅”人生两爱语言魔症(一)语言魔症(二)语言魔症(三)“猫道主义”
“下台”之后(一)“下台”之后(二)泛吃主义十足教条(一)十足教条(二)形右实左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