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这个世界会好吗   》 儒家跟佛家(2)      梁漱溟 Liang Shuming

  艾:那有没有存底呀?
  梁:当然我有。
  艾:中国现在有没有复印的机器?
  梁:有。
  艾:不太普遍吧?
  梁:不太普遍。
  艾:这个样子比较糟,如果有复印机……
  梁:就好了。
  艾:我起码代表美国的学术界,很渴望有机会看看您最近的著作,希望不久的将来会有机会。我的以前一个同事,伯克莱大学的一位中国人,杜维明,在美国也算是研究孔教的。
  梁:他来看我了。
  艾:他来过了?他来中国以前,他已经跟我讲会看您的。他有没有提到我?因为正好他离开时,就是接待单位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他说也许北师大会担任我的接待单位,结果没有与我联络,所以我以为没有办法,结果才麻烦您,跟政协联络……
  梁:还是通过政协好,那个杜维明嘛,他来看过我,他来后把他写的东西、著作留给我看,给我留下的是中文的,关于王阳明的。他现在去敦煌了吧?
  艾:哦,去敦煌了?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梁:去敦煌看那个古代的……
  艾:他最近几年是在研究朱熹的问题。因为我们都是哈佛大学博士,不过他比我早,我们十多年前已经认识了,您有没有机会看看西方关于中国哲学的作品、著作?
  梁:我看西文很费力,所以叫朋友替我看。
  艾:几本书不容易翻了。
  梁:替我看完以后,他替我说一说。
  艾:我的中国朋友说,可能会把它(指艾著《最后的儒家》一书——整理者)翻成中文,我想不容易。给西方人看,算是很容易、很清楚、很生动的,翻成中文相当难了。尤其是比较微妙的含义,不太容易表达出来,这是个问题。我已经知道,周绍贤已经出版的文章,他不大同意我的最基本的关于您的观点。我觉得,是因为我们西方人研究中国问题与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所用的办法很不同。周先生做过您的学生,立场也不同,所以我加以一点批评味儿的,周先生一定就……对中国人来说,西方人的分析法是比较奇怪的,比较不习惯的。梁老先生是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许您知道西方、东方学术界所用的办法、分析法有不同……。我不知道,您说是有朋友把几本书的几部分翻给您听?
  梁:他口头上讲给我听。
  艾:我不敢保证他们翻得怎么样了,说不定是把一些意思弄错了。不过,大体上您有没有什么反应啊?
  梁:没有啥。
  艾:没有什么反应?
  梁:我的意思啊,我们彼此谈话,我还是希望你了解我的思想的根本,我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儒家跟佛家。我的意思就是,如果能够对我的根本的思想——就是对佛家跟儒家多了解,比什么都好,比了解我的过去的一些事情都重要。我希望于你的,就是多了解儒家,多了解佛家,我愿意把我所懂得的儒家跟佛家说给你听。我的意思是把我们的谈话重点放在这个地方,而不是重在我个人的事情。因为佛家的跟儒家的是我的根本,所以如果了解这个根本,是最好,最要紧。不但是我期望于你,并且我是期望欧美人能够多了解这两家,一个儒家,一个佛家。
  艾:梁先生,您现在年纪很大了,就是说,对佛教、佛学的兴趣有没有好像恢复了或者增加了,就是说,这个“五四”时代,您就好像是放弃了佛学而转入儒学。
  梁:那个都不大相干,说放弃,也没有放弃,不过是,原来想出家做和尚,把这个“出家做和尚”放弃了,在思想上还是那样。
  艾:啊,现在明白一点。其实我书里也是这么写的,就是说您不是完全放弃,不过觉得目前的问题不太需要佛学,比较需要儒学。因为这个关系,您就开始研究儒家。
  梁:我说明我自己啊,我是年纪很小,比如说十六七岁就想出家为僧。
  艾:这我弄错了。是真正要做和尚,而不是要做居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作者简介编辑推荐出版说明艾恺教授序:《这个世界会好吗》
马勇:梁漱溟晚年口述儒家跟佛家(1)儒家跟佛家(2)儒家跟佛家(3)
儒家跟佛家(4)为何我还乐观人与人相处的问题情理与物理
什么是戒、定、慧(1)什么是戒、定、慧(2)我做记者的时候(1)我做记者的时候(2)
陈独秀、李大钊和我(1)陈独秀、李大钊和我(2)当代儒家代表人物还有谁(1)当代儒家代表人物还有谁(2)
熊十力和唯识美国人和台湾问题毛主席这个人(1)毛主席这个人(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