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餚:飲膳札記   》 第7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7)      林文月 Lin Wenyue

  四
  大約五年前,一個深秋的夜晚,就在臺大文學院的第四室,我嚮來訪的劉瑞琳君極力推薦林文月的作品,尤其是這册《飲膳札記》。看我說得興高采烈,劉君頻頻點頭。可接下來的聯繫版權,卻碰到了意想不到的睏難。本以為此事已經作罷,未曾想,幾天前,劉君突然馳電,說是因我當初的推薦,她時刻挂念此書,如今歷盡艱辛,終於解决了版權問題。而且,她也與林文月先生商議好,要我寫序。十萬火急……
  恭敬不如從命,何況,還有前面所說的臺大因緣。我趕緊衝進香港中文大學的新亞圖書館,抱出十幾册林文月教授的書籍。興衝衝地走在校園裏陡峭的山路上,眼前不時閃過"在臺大的日子裏"的諸多場景。
  記得有一次,焦桐兄在天然臺湘菜館操辦了一個小宴席,主客是齊邦媛與林文月。聽兩位臺大前輩聊天,尤其聊身為"女教授"的諸多艱難,大長見識。突然間,林先生冒出一句:我實在不佩服現在那些衹知道寫論文,從不敢進廚房的女教授。此話在女性主義者眼中,起碼是"政治不正確"。可這裏有人生的感慨,也有生活的磨煉。三十年前,那時還很年輕的林文月教授,撰有《講臺上和廚房裏》一文(收入《遙遠》),文章的結尾是:"雖然上面我也談到女教員身兼家庭主婦的衝突和矛盾,不過,人生豈不就是苦樂參半?一個女性教員和家庭主婦有甘有苦,實在也是應該的。"如何從容澹定地享受這"苦樂參半"的人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遊刃有餘"的。倘若不論性別,能夠同時在"講臺上和廚房裏"揮灑才情,而且興致勃勃,難道不值得推崇嗎?
  洪範版《飲膳札記》附錄有林文月為意大利裔美國人、詩人、美食傢及旅行作傢法蘭西斯·梅耶斯的暢銷書《杜鎮豔陽下》(或譯《托斯卡納豔陽下》)所撰書評,其中提道:"近來,我開始整理多年的中饋經驗,斷續寫一些飲膳方面的文章。素材的挑選、烹調的過程等心得的記錄,固然是為文的骨髓,但記述之間亦自難免有許多過往的人事記憶涌上心頭,筆端遂禁不住會藉飲膳以憶往;梅耶的文章與我不約而同,令我深深有獲得知音的喜悅!"那篇書評,林文月起了個充滿詩意的題目《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而原臺大外文係才子、嶺南大學講座教授劉紹銘,撰有推介林文月及其《飲膳札記》的文章,題目同樣是《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
  這話說得真好,衹是實踐起來太難了。正因為"知易行難",我纔感嘆:"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
  二○○八年三月十九日於香港客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1)第2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2)第3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3)
第4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4)第5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5)第6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6)
第7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7)第8節:飲膳往事(1)第9節:飲膳往事(2)
第10節:飲膳往事(3)第11節:飲膳往事(4)第12節:楔 子(1)
第13節:楔 子(2)第14節:潮州魚翅(1)第15節:潮州魚翅(2)
第16節:潮州魚翅(3)第17節:清炒蝦仁(1)第18節:清炒蝦仁(2)
第19節:紅燒蹄參(1)第20節:紅燒蹄參(2)第21節:紅燒蹄參(3)
第22節:佛跳墻(1)第23節:佛跳墻(2)第24節:佛跳墻(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