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 第66节:二十五《无妄》:必然与偶然(1)      Cang Shouhu

  六五:敦复,无悔。
  六五:按时返回,没有悔恨。
  敦,信,引申为按时。《老子》中云:"敦兮其若朴。"其中的"朴"是"道"的一种比喻,"敦"是对"道"特征的一种描述。"敦复"表面意思是说,人外出后按时返回。实际上比喻阳气能遵循自然规律及时、准确地回复。
  至此,阳气经过初九的"不远复"、六二的"休复"、六三的"频复"、六四的"独复",最终及时、准确回复到位。
  六五对应《乾》九五。如同《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一样,阳气完全回复以后,表明人的品德、才能蓄积到了足够的程度,可以有所作为了,所以说"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上六:迷失道路不能返回,凶,有灾害。出兵作战,最终大败。因为其国君而导致凶险,以至于十年之久不能够征伐。
  迷,迷失道路。灾眚,灾害。以,因为。克,能够。"迷复"表面意思是说,人在行路时迷失方向。实际上是比喻阳气回复到极点后不能向阴气转化。
  阳气的回复到了上六,达到了顶点。阳极生阴,再发展下去,就应该向阴转化了。反之,也是不符合阴、阳循环之"道"。
  从人事的角度讲,阳气至极而不能向阴转化,如同人自恃强壮,骄傲自满,一味恃强用壮,知进而不知退,因此说"凶,有灾眚"。以兴兵作战为例,骄兵必败,所以说"用行师,终有大败";因大败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以至于十年之内再无力兴兵作战,因此说"至于十年不克征";国君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否兴兵作战,最终取决于国君,因此又说"以其国君凶";《象》说"迷复之凶,反君道也",也把"凶"的责任归咎于国君违反为君之道。
  本爻对应《乾》卦上九。《乾》卦上九说"亢龙,有悔",本爻中恃强用壮、穷兵黩武的国君正是这样一位"亢龙"!
  二十五《无妄》:必然与偶然
  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很通顺,利于占问。如果违背正道有灾害产生,不利于有所行动。
  初九:无妄往,吉。
  初九:不违背正道行动,吉。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六二:不耕种而想收获,不垦荒而想种熟田,则应外出经商。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六三:不违背正道而产生灾害,像牛丢失被过路人捡到,就是丢牛邑人的灾害。
  九四:可贞,无咎。
  九四:可以占问,没有过错。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九五:不违背养生之道而得的疾病,不用治疗就会痊愈。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上九:不违背正道行动,(违背正道行动)有灾害,没有什么好处。
  妄,胡乱、违背。无妄,就是不违背"天"命行事。
  《易经》成书的年代,"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是人格化、神灵意义上的"天",不仅能给予人类以生命,而且根据人之德行如何决定对人的保佑或惩罚,决定人的寿命的长或短等。到了西周末年以后,随着周天子权威的失坠,人间天子的保护神--"天"的神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也逐渐受到怀疑;同时,随着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土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产生了尚土观念,"天"与"地"逐渐成了一对对等的概念。与之相应的是,"天"的内涵中自然属性逐渐增多。到了《老子》中,则干脆以"道"代替原来神灵意义的"天"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提出了"天"道自然的思想,如《老子》二十五章中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中"道"的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意义重大,它使原来主宰世界的上帝、鬼神的权威失去了光彩,基本上粉碎了天命观念。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中华书局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第3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3)第4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4)
第5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1)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第8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4)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第12节:三《屯》:万事开头难(1)
第13节:三《屯》:万事开头难(2)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第16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第23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3)第24节:七《师》:武王伐纣实录(1)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