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家类 》 權謀書 》
第65節:慎與忍(6)
劉嚮 Liu Xiang
先軫想要求取功名,就利用秦國沒有先嚮晉國藉路就自行通過的理由,請求去中途攔截秦國的軍隊。襄公說:“不能這樣做。秦伯和先王曾經結交,先王一過世就出兵去攻擊人傢,是對不起先王,破壞鄰國的友誼,有損孝子的行為。”先軫說:“先王過世而秦國不來吊慰,是對我國的喪事沒有哀戚的表示;出兵經過我的國土,而不先嚮君王藉路,是瞧不起我們;況且先王的靈柩還停在屋裏,對我們的喪事沒有哀戚的表示還出兵去打仗。”於是問卜。卜卦的說:“大國的軍隊將要來到,請趕快迎擊。”襄公就聽任先軫出兵。在山攔擊秦軍,大會戰,相互攻擊,馬匹車輛沒有一個回來的,跟秦國結下了很大怨仇。兩軍短兵相接,血流滿地,到處都是死屍,這大大地破壞了晉國的元氣。十多年以後,晉國亡國了,禍患延及到大夫,憂患牽連到後代。所以一個好戰的大臣是不能不知道這些事例的。
24. 忘記自己的人
魯哀公問孔子:“我聽說最健忘的人,在搬傢的時候,竟忘了把妻子帶走,有這種事情嗎?”
孔子答道:“這並不是最健忘的人,最健忘的人是竟忘記了他自己。”
哀公說:“我是不是可以聽一聽?”
答道:“以前夏桀做天子的時候,擁有天下的一切,卻不照夏禹的方法去做,破壞國法,滅絶世祀,終日飲酒作樂,他的大臣左師觸竜,不停地巴結他。後來,商湯殺掉夏桀,左師觸竜也被殺,身首異處,這就是忘記了他自己。”
魯哀公忽然改變表情說:“是的。”
25. 多言必敗
孔子到周去,參觀周朝歷代祖先的廟。看見右邊臺階的前面,有一座金屬鑄成的人像,卻封閉着嘴,背後有一篇銘文,說:“這是古時候說話小心的人,警惕啊!警惕啊!不要多說話。多說話衹有多壞事,不要多事,多事多禍患。太舒適的人要警戒,不要做後悔的事情。不要說這有什麽可怕,它的禍患將要增長呢;不要說這有什麽害處,它的禍患可大呢;不要說這有什麽殘忍,它的禍將像火一樣慢慢地燃燒呢;不要說別人聽不到,天妖正在窺伺着;微明的小火不滅,勢盛的大火又奈它何;細小的水衹要不堵塞,最後終將變成江河;長長的綫不斷絶,最後終將織成網羅;茂盛的木材不砍伐,最後就會長成參天大樹。不謹慎,將是一切的禍源。認為這沒有什麽妨礙,就是禍患的開端。強橫的人不得好死,好勝的人必定遭遇到對手。強盜劫掠富人,人民厭惡權貴。君子知道天下不能完全遮蓋,所以要退後一點,謙卑一點,讓人傢羨慕他;能夠做到退讓一點,謙卑一點,就沒有人同他爭。人傢都嚮那邊去,我獨守住這裏;大傢都迷惑,我獨和他們不同;內心藏有智慧,不和人傢計較技藝;我地位雖高,沒有人害我。江河能匯集百川,因為它地位卑下。老天是公平的,它衹知道常常幫助好人。警惕啊!警惕啊!”
孔子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住,這話雖然很鄙俗,卻很切合情理。《詩經》上說:‘要小心謹慎,好像接近深淵一樣,好像走在薄冰上一樣。’一個人能夠像這樣地立身處世,哪裏還會因為失言而遭到災禍呢!”
26. 根本壞了
魯哀侯拋棄他的國傢跑到齊國去,齊侯說:“你為什麽年紀輕輕的,又早早拋棄你的國傢?”
魯哀侯說:“我當初做太子的時候,人傢都規勸我,我衹聽不做;人傢愛護我,我也衹愛護他們,不去接近他們,因此對內沒有什麽好的聲譽,對外也沒有得到什麽好的輔佐。這就好像秋天的蓬草一樣,枝葉雖很美而根兒壞了,秋風一起來,連根就吹走了。”
27. 丘吾子三失
孔子走在路中聽到有人哭,聲音非常悲哀,孔子說:“趕快駕車!趕快駕車!前面有一位不尋常的人。”稍微接近,一看是丘吾子,他拿着鐮刀,帶着繩子在那兒哭。
孔子下車問道:“先生莫不是有喪事,為什麽哭得這樣悲哀呢?”
丘吾子答道:“我有三個過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領袖之道(1) | 第3節:領袖之道(2) | 第4節:領袖之道(3) | 第5節:領袖之道(4) | 第6節:領袖之道(5) | 第7節:領袖之道(6) | 第8節:領袖之道(7) | 第9節:領袖之道(8) | 第10節:為官之道(1) | 第11節:為官之道(2) | 第12節:為官之道(3) | 第13節:為官之道(4) | 第14節:為官之道(5) | 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 | 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 | 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 | 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 | 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 | 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 | 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 | 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