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类 》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64節:二十四《復》:論陽氣的回覆(1)
臧守虎 Cang Shouhu
上六: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於十年不剋徵。
上六:迷失道路不能返回,兇,有災害。出兵作戰,最終大敗。因為其國君而導致兇險,以至於十年之久不能夠徵伐。
復,返回、恢復的意思;卦象震下坤上,衹有初九最下一爻為陽爻,其他都是陰爻。從卦與卦的關係上來說,《復》卦是由《坤》卦發展而來。《坤》卦六爻全是陰爻,象徵陰氣發展到了頂點。物極必反,陰極陽生,所以一陽又復生於下。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復:通順,出入沒有疾病,陽氣回覆沒有過錯。按照其規律循環往復,"七日"返回,利於有所行動。
出入,泛指行動。疾,疾病、災害。朋,陽、陽氣。反、復,在這時是同義復用,都是返回的意思。道,道路,引申為法則、規律等。
陰主殺、陽主生,陽氣對於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陽氣回覆的時候,人們在出入行動時不會産生疾病、災害,反映了古人的尚陽觀念,這也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主要思想之一。萬物生長靠太陽,沒有太陽的光芒照耀,天地衹能是一個冰冷黑暗的人間地獄,沒有生命活動存在,更談不上健康!同時,陰主靜、陽主動,陽氣代表事物行為的能量。《復》卦一陽生於下,意味着行為能量進入恢復階段,行為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證,因此說"亨,朋來無咎,出入無疾……利有攸往"。
金文"道"字。見於《散盤》"道"的本義是人行走在路上的意思,金文中"道"字由"首"、"行"組成,"首"代表人,"行"如╬形,是十字通衢,"首"、"行"組合在一起表示人走在路上的意思。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由人走在路上又引申出"道路"的意思;走路又要遵循一定的規則,所以又引申出法則、規律等意思。在本卦中具體指陰陽往復循環的抽象之"道"。
在《坤》卦中我們已經講過,從陰陽消長的角度來說,十二闢卦構成了一個往復循環的圓環係統。這個圓環就是"反復其道"的"道"。經過《復》卦的一陽生、《臨》卦的二陽生、《泰》卦的三陽生、《大壯》的四陽生、《夬》卦的五陽生,到全陽的《乾》卦,再到《姤》卦的一陰生,經過了七個階段。經過《姤》卦的一陰生、《遁》卦的二陰生、《否》卦的三陰生、《觀》卦的四陰生、《剝》卦的五陰生,到全陰的《坤》卦,再到《復》卦的一陽生,也經過了七個階段。這七個階段就是"七日來復"的"七日"。也就是說,《易經》中"七日"是陰、陽往復循環的周期數。
進一步說,"七日"不僅是陰、陽之間相互轉化的周期數,也是吉與兇、始與終、生與死、成與敗、得與失等所有對立事物之間相互轉化的一個周期數,這在世界範圍古代文化中得到普遍的認同。如《莊子·應帝王》是這樣描述宇宙的創生的:南海之帝叫倏,北海之帝叫忽,中央之帝叫混沌。倏與忽經常在渾沌的地面上相會,渾沌對他們很好。倏與忽商量着要報答渾沌,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七竅,用來看、聽、吃和呼吸,衹有渾沌沒有,讓我們來給他鑿上七竅吧!"於是每天鑿一竅,結果"七日"之後渾沌被鑿死了。
在這個寓言中,渾沌是天地未分之前狀態的象徵,倏與忽分別是陽、陰的象徵。就渾沌本身而言,沒有七竅意味着生,有了七竅反而意味着死,渾沌從沒有七竅到有了七竅,從生到死經過了"七日";就渾沌與宇宙創生的關係而言,渾沌的死意味着宇宙的創生,也是以"七日"為周期的,而其中的第七日是事物轉化的分界點。
也正因為第七日是事物轉化的分界點,所以在世界不同的民族中,有以"七"為吉祥數的,也有以"七"為兇數的。例如,哈薩剋民族視"七"為吉利數字,在用數字占卜時,得"七"為大吉;而藏族視"七"為兇數,遇到初七的時候跳過,過了初六就是初八;在《聖經·創世紀》和巴比倫創世史詩描述的宇宙發生順序中,前六天是創造宇宙的工作階段,第七天是安息日;《吉爾伽美什》中關於洪水的故事中,"七"是人類遭遇洪水災難與災難開始消失之間的臨界點等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
|
|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 | 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 | 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 | 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 | 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 | 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 | 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 | 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 | 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 | 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 | 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 | 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 | 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