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權謀書   》 第62節:慎與忍(3)      劉嚮 Liu Xiang

  《易經》上說:“兩個人同心同德,它的力量可以把金屬割斷。”這是由於不過分剛強的緣故。
  8. 福與禍
  老子說:“得到它的利益,一定也要想到它的害處;喜歡它的成功,也一定要想到它的失敗。一個人做好事,老天爺會降福給他;一個人做壞事,老天爺會降禍給他。所以說,禍中有福,福中有禍,一個君子要隨時警惕。怎樣去防備呢?對上要知天,就不會失誤機宜;對下要知地,就不會失去利益。日夜都要小心謹慎,就沒有災害了。”
  9. 禍生於怠
  曾子生病了,他的兒子曾元抱他的頭部,曾華抱他的腳部。曾子說:“我沒有顔淵那樣的才華,沒有什麽遺言告誡你們。雖然沒有什麽才能,但仍要對你們說:君子要務於實際。花兒多,果實少,這是天意如此;說得多,做得少,這就是一般人的常規。飛鳥認為山是最低的,而把它的窩做到山頂上;魚鱉認為淵是最淺的,卻在泥裏穿洞;但它們還會被人抓到,靠的是誘餌。君子假如能夠不因為利益來害損自己,那麽羞辱將從哪裏來呢?做官的人,官位一到手就懈怠下來了;生病的人病稍好了,就不註意,結果在快好的時候病又來了;禍産生於懈怠;有了妻子,對父母的孝心也就差了。能明白這四點,就要有始有終。《詩經》上說:‘當初沒有不是好的,但卻很少能貫徹始終。’”
  10. 五寒
  單快說:“國傢有五寒,而冰凍不在內。哪五寒呢?一是不專心政事,二是女禍,三是泄露國傢機密,四是不尊敬卿士而國傢敗亡,五是不能治理內部而專力於外。這五樣衹要占了其中一樣,雖祭神也不會得到降福,除了會得到災禍以外,什麽福祉也不會降臨。”
  11. 自作孽,不可活
  孔子說:“存亡禍福,都决定於自己的作為。縱有天災地妖,也不能傷害你。”以前殷王帝辛的時候,麻雀在城墻的角落下生出一隻鳥鴉,術士卜卦說:“凡是小動物生出較大的動物,國傢一定有福,王也一定有更好的名望。”帝辛高興麻雀帶給他這份福氣,就不再去治理國傢,也更橫暴到極點。外敵入侵,就滅亡了殷國,這是違背天時。詭辯說是有福,結果反而變成禍患。
  殷王武丁的時候,先王的禮義仁政都沒有了,刑法也廢弛了,桑樹和稻穀生長在朝廷裏,七個月就變成一人合抱那般粗大。術士卜卦說:“桑樹和稻穀,是野生的植物;野生的植物生在朝廷裏,暗示朝廷將要滅亡啊!”武丁非常害怕,就小心謹慎地修養自己的品德,思慕先王的禮樂仁政,把滅亡的國傢復興起來,把斷絶了的世代繼續下去,舉用歸隱的人士,闡明養老的辦法。三年以後,遠方的人主,經過幾層的翻譯而來朝拜的有六國之多,這是順着天時,得禍兆,反而變成福祉。
  所以有災異,是上天用來警惕天子和諸侯的;噩夢呢,是用來警惕士人的。所以妖孽不能戰勝仁政,而噩夢也比不過善行。政治清明,禍患也可以變成福分。
  《尚書》裏說:“上天造成的災害還可以避開;自己造成的禍害就不可逃脫了。”
  12. 不慎則亡
  石仇說:“春秋時代有忽然就把國傢滅亡的情況,人主不能不小心啊!妃妾太多,能使國傢滅亡;公族不互相親近,能使國傢滅亡;不信任大臣,能使國傢滅亡;國傢的爵位不用,能使國傢滅亡;親近姦佞和進讒言的人,能使國傢滅亡;做事不合時宜,能使國傢滅亡;動用民力不知節省,能使國傢滅亡;使用刑罰不能恰如其罪,能使國傢滅亡;對內失去民心,能使國傢滅亡;對外輕視大國,能使國傢滅亡。”
  13. 得與失
  福祉産生於隱隱約約之中,而禍卻生於一個人得意的時候。像齊頃公就是一個例子。
  齊頃公是齊桓公的曾孫,其國傢土地廣大,人民衆多,兵力強大,國傢富有,又得到曾祖父的餘蔭,驕傲忌慢,沒有出去會同其他的諸侯,就出兵諸伐魯國,返回時又打敗衛國軍隊於新築,這是非常輕視小國,侮慢大國的行為。不多久,晉魯兩國來訪問,由於使者被戲弄,兩國大怒,回去以後,嚮友邦求助,得到衛國和曹國的幫助,四國約定在鞍和齊國大戰,大敗齊軍,俘獲了齊頃公,斬傷逢醜父。齊頃公這時纔緊張起來,幸賴逢醜父騙過晉軍,才能夠奔逃回來。從此吊唁喪傢,慰問病人,七年沒有喝過酒,沒有吃過肉。遠離聲色,出會結盟,禮遇諸侯。對內實行仁德,對外諸侯們都敬畏他的聲望,所以失去的領土不必強求收復而自然會收復,尊崇不需要靠武力,而自然會獲得。可以說是能受委屈,發生改變纔會如此。所以說福祉産生於隱隱約約之中,而禍卻生於一個人得意的時候,這是得失的驗證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 言第2節:領袖之道(1)第3節:領袖之道(2)第4節:領袖之道(3)
第5節:領袖之道(4)第6節:領袖之道(5)第7節:領袖之道(6)第8節:領袖之道(7)
第9節:領袖之道(8)第10節:為官之道(1)第11節:為官之道(2)第12節:為官之道(3)
第13節:為官之道(4)第14節:為官之道(5)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