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臧守虎 Cang Shouhu

  竜既然是不同民族崇拜圖騰的合體,有魚、馬、鹿、鳥等動物的特徵,自然也集合了這些動物的本領於一身,既能潛水,又能行地,也能飛天,可以說是水、陸、空三棲動物,能夠隨時為變。
  竜的這種特徵應該在周代以前已經被確認和固定下來,加上周人崇尚竜,《周易》又是周人之《易》、周代之《易》,因此在《乾》卦中引進了"竜"以象徵氣在不同時空中的變化,並且一直得到後世的認同。如《三國演義·曹操煮酒論英雄》中曹操有雲:"竜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之春,竜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竜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隨時為變,與時俱化,與時俱進,這是竜的最大特點。作為竜的傳人,我們最應該效法的就是竜的這種特點。
  弄清了"竜"的象徵意義,現在我們看看從本卦的竜象中能到什麽啓示。
  初九:潛竜,勿用。
  初九:竜潛伏於水中,不宜有所作為。
  "潛"是潛伏在水中的意思,"潛竜"就是說竜潛伏在水中,相當於上面提到的魚竜。竜象徵陽氣,陽氣代表了事物行為的能量。水為陰,竜潛伏在水中,象徵陽氣尚且處於陰氣的包圍之中,能量還很微弱,不足以有所作為,因此斷語說"勿用"。
  引申到人事中,這一爻相當於25歲以前的階段,如果你是一條竜,也還衹是潛竜、臥竜、小蛇。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知識和本領,積蓄能量,為以後的事業打好基礎。舉個例子,古人的名、字、號是大有講究的,寓有個人的志趣、理想在內。諸葛亮字孔明,號臥竜,他沒有出山之前,在南陽躬耕讀書,就是一條臥竜。竜在後來成了帝王的象徵,那麽帝王還不是帝王之前就是"潛竜",未做皇帝以前的住宅稱為"潛竜宮"、"潛邸"等,也是從這裏來的。
  九二:見竜在田,利見大人。
  九二:竜出現在田野上,利於出現大人。
  "見"字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認為是"現"的古字,是"出現"的意思;一種觀點認為就是"見到"的意思。"大人"指既有纔、又有德並且有一定地位、官位的人。
  按照"出現"的意思理解,"見竜在田"就是說竜出現在田野上,猶如太陽從海平面上冉冉升起、初照大地。引申到人事上,這一階段相當於25~35歲左右,表明經過一定時期的道德修養、力量積蓄,到了一試身手、漸露頭角的時候,應該出現德、纔、位兼備的"大人"了。按照"見到"的意思理解,是說這個時候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但畢竟還很有限,利於見到德、纔、位兼備的"大人",以幫助和提攜自己,這個"大人"就相當於你命中的貴人。的確,一個人可能很有抱負,也有能力,但要想施展自己的抱負和能力,是需要把握機遇,需要有人幫助和提攜的,否則可能一輩子鬱鬱不得志。
  如果考慮到爻位的因素,聯繫九五"利見大人"來看,後一種理解更合理一些。否則的話,如果九二就"利見大人",那麽九五又說"利見大人"就矛盾了。退一步說,如果將本爻中的"見"理解為"出現",那麽"大人"也還衹是一位準"大人"、預備期的"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三:君子白天勤勉不懈地努力,晚間也保持警惕,即使有危險,也不會造成災害。
  與"大人"相比,"君子"雖然有纔、有德但無位。"乾乾"本是指太陽的運行不止,在這裏比喻君子勤勉不懈。惕,怵惕;若,像……的樣子。"夕惕若"是說晚上也保持警惕的樣子。厲,危險;咎,災害。"厲無咎"是說時刻保持警惕,這樣雖有危險的萌芽存在,但也可以避免災害發生。
  本爻中沒有出現"竜"這一喻象,而是直接切入人事。由初九到九二,陽氣是呈增長趨勢的。按照這個趨勢,九三陽氣似乎也應該是繼續上升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麽簡單。
  《係辭》中說"三多兇",《易經》卦象中的第三爻位多數情況下象徵着兇險,本爻正處於"多兇"的爻位。雖然九三陽氣仍處於發展、增長之中,但陽氣這一階段的發展、增長不是一帆風順、直綫上升的,而是在與陰氣反復交爭、較量中麯折上升的。李清照《聲聲慢》詞中雲:"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自然界中三月份乍暖還寒的氣候,就是陰、陽二氣這種交爭、交勝的最好寫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