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 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臧守虎 Cang Shouhu

  龙既然是不同民族崇拜图腾的合体,有鱼、马、鹿、鸟等动物的特征,自然也集合了这些动物的本领于一身,既能潜水,又能行地,也能飞天,可以说是水、陆、空三栖动物,能够随时为变。
  龙的这种特征应该在周代以前已经被确认和固定下来,加上周人崇尚龙,《周易》又是周人之《易》、周代之《易》,因此在《乾》卦中引进了"龙"以象征气在不同时空中的变化,并且一直得到后世的认同。如《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有云:"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之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随时为变,与时俱化,与时俱进,这是龙的最大特点。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最应该效法的就是龙的这种特点。
  弄清了"龙"的象征意义,现在我们看看从本卦的龙象中能到什么启示。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龙潜伏于水中,不宜有所作为。
  "潜"是潜伏在水中的意思,"潜龙"就是说龙潜伏在水中,相当于上面提到的鱼龙。龙象征阳气,阳气代表了事物行为的能量。水为阴,龙潜伏在水中,象征阳气尚且处于阴气的包围之中,能量还很微弱,不足以有所作为,因此断语说"勿用"。
  引申到人事中,这一爻相当于25岁以前的阶段,如果你是一条龙,也还只是潜龙、卧龙、小蛇。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本领,积蓄能量,为以后的事业打好基础。举个例子,古人的名、字、号是大有讲究的,寓有个人的志趣、理想在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没有出山之前,在南阳躬耕读书,就是一条卧龙。龙在后来成了帝王的象征,那么帝王还不是帝王之前就是"潜龙",未做皇帝以前的住宅称为"潜龙宫"、"潜邸"等,也是从这里来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龙出现在田野上,利于出现大人。
  "见"字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是"现"的古字,是"出现"的意思;一种观点认为就是"见到"的意思。"大人"指既有才、又有德并且有一定地位、官位的人。
  按照"出现"的意思理解,"见龙在田"就是说龙出现在田野上,犹如太阳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初照大地。引申到人事上,这一阶段相当于25~35岁左右,表明经过一定时期的道德修养、力量积蓄,到了一试身手、渐露头角的时候,应该出现德、才、位兼备的"大人"了。按照"见到"的意思理解,是说这个时候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毕竟还很有限,利于见到德、才、位兼备的"大人",以帮助和提携自己,这个"大人"就相当于你命中的贵人。的确,一个人可能很有抱负,也有能力,但要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和能力,是需要把握机遇,需要有人帮助和提携的,否则可能一辈子郁郁不得志。
  如果考虑到爻位的因素,联系九五"利见大人"来看,后一种理解更合理一些。否则的话,如果九二就"利见大人",那么九五又说"利见大人"就矛盾了。退一步说,如果将本爻中的"见"理解为"出现",那么"大人"也还只是一位准"大人"、预备期的"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三:君子白天勤勉不懈地努力,晚间也保持警惕,即使有危险,也不会造成灾害。
  与"大人"相比,"君子"虽然有才、有德但无位。"乾乾"本是指太阳的运行不止,在这里比喻君子勤勉不懈。惕,怵惕;若,像……的样子。"夕惕若"是说晚上也保持警惕的样子。厉,危险;咎,灾害。"厉无咎"是说时刻保持警惕,这样虽有危险的萌芽存在,但也可以避免灾害发生。
  本爻中没有出现"龙"这一喻象,而是直接切入人事。由初九到九二,阳气是呈增长趋势的。按照这个趋势,九三阳气似乎也应该是继续上升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系辞》中说"三多凶",《易经》卦象中的第三爻位多数情况下象征凶险,本爻正处于"多凶"的爻位。虽然九三阳气仍处于发展、增长之中,但阳气这一阶段的发展、增长不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而是在与阴气反复交争、较量中曲折上升的。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云:"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自然界中三月份乍暖还寒的气候,就是阴、阳二气这种交争、交胜的最好写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第3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3)第4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4)
第5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1)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第8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4)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第12节:三《屯》:万事开头难(1)
第13节:三《屯》:万事开头难(2)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第16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第23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3)第24节:七《师》:武王伐纣实录(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