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陌上花開 》
第59節:秋去春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3)
安意如 An Yiru
對於鬍氏入宮,高皇后沒有太放在心上,一是鬍氏的品級不高,很難對地位穩固的皇后産生威脅,恰如當年的武媚娘,多了一個鬍充華和多一個宮女沒太大區別;還有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北魏當時實行"留犢去母"的政策,一旦兒子被封為太子,不管是皇后還是妃嬪,一律處死。這項殘酷的規定源於我們英明而殘忍的大漢天子劉徹,當年劉徹年老,欲立幼子劉弗陵,而擔憂皇帝幼小皇母專政,於是下令處死正在芳齡的鈎弋夫人。這項野蠻的政策在漢朝不過是偶爾施行,在北魏卻被作為一項祖製去執行,在鬍氏之前已有八位帝母為此喪生。
皇帝是沒有機會和生母在一起生活的,當他們被立為太子之時,母親同時也要踏上黃泉之路。兒子登上皇位的第一個代價,就是和母親死別。皇帝長大之後,衹能靠尊謚號來寄托自己的哀思。
北魏赫赫有名的孝文帝,即是被自己的祖母撫養大的,他至死都不清楚生母的情況。他在馮太後的教導下終成一代明君,北魏得以強盛。在他之後,這項祖製並沒有改變。高皇后自有盤算,鬍充華不能生育那是最好,一旦産下麟兒即會被處死,不消她動手,她作為皇帝的嫡母具有撫養權,照樣可以把持這個小孩。先朝的馮太後和孝文帝就是例證。
高皇后為此內心篤定,一方面是因為鬍氏工巧善媚,很得她歡心,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這樣的祖製在,所以對於鬍氏懷孕,她是樂見其成的,多一個人來幫她分擔風險為何要拒絶?
在後宮嬪妃俱不願懷孕生子,皇嗣將絶的睏境中,鬍氏的懷孕無疑相當引人註目。她此時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勇氣,當身邊的人都勸她打掉孩子保全性命時,她嚮上天焚香禱告:上蒼,請讓我生個兒子吧,衹要皇嗣不絶,我死又何妨?
在沒有沾染到權力時,她是機敏練達的純真少女,是個性情中人,當她握住權力的魔杖不能放下的時候,她的剛毅果敢機敏練達,統統變成了要人命的東西。
歷史總會出現難以解釋的驚人重複,因為生下了唯一的皇子,她和慈禧一樣,母以子貴被封為貴嬪。不久皇帝病死,各懷異志的權臣們清算了高皇后的傢族,鬍氏微妙地保全了性命,進而在政治鬥爭中獲益。她將高皇后害死先皇后和皇子的事揭出來,使得高皇后被發落去尼庵,削發為尼。
至此,實行了一百多年的殘忍制度終於告一段落。但鬍氏後來的作為卻喜劇地證明,先人的制度確實有其存在的理由。垂暮的君王有洞燭先機的眼睛。一個穩定的政治局面,可以拯救無數人的生命。
太子元詡即位,是為孝明帝,鬍氏由貴嬪掖升為皇太後。皇帝幼小,鬍太後理所當然垂簾聽政,成為帝國的實際統治者。她連垂簾都省了,直接掌管朝政,自稱朕稱自己的旨令為詔。北魏是鮮卑族國,雖然經過漢化,卻不像漢人吹毛求疵般講究。大臣們雖有不滿,卻也未對此多做糾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再版序·隔年見春(1) | 第2節:再版序·隔年見春(2) | 第3節:自序·薔薇記(1) | 第4節:自序·薔薇記(2) | 第5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1) | 第6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2) | 第7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3) | 第8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1) | 第9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2) | 第10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3) | 第11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4) | 第12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5) | 第13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1) | 第14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2) | 第15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3) | 第16節:樂府三行(1) | 第17節:樂府三行(2) | 第18節:樂府三行(3) | 第19節:樂府三行(4) | 第20節:樂府三行(5) | 第21節:樂府三行(6) | 第22節:樂府三行(7) | 第23節: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1) | 第24節: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