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56節:二十《觀》:論觀察的藝術與方法(2)      臧守虎 Cang Shouhu

  六二:片面地觀察,對於女人來說是正常的。
  窺,從門縫中嚮外看,引申為片面。片面地觀察事物,衹能得出片面、錯誤的結論。古代男主外,女主內,婦女深居簡出,受所處環境和認識水平的限製,衹能片面地觀察事物。"窺觀"對婦人而言一般來說是正常的,因此說"利女貞"。但如果嚴格地要求,即使是婦女"窺觀"也是不應該的,因此《象》說"窺觀,女貞,也可醜也"。言外之意,"窺觀"就更"不利男貞"了。
  六三:觀我生,進退。
  六三:觀察我宗族內部的情況,以確定行動策略
  生,通"姓"。進退,是一個復合詞,指行為、行動。
  我們通常將"姓"與"氏"並稱為"姓氏",實際上"姓"與"氏"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
  "姓"源於母係氏族社會時期,同時又與圖騰崇拜相關。母係氏族社會時期,人類剛剛擺脫動物界不久,男女之間隨意性交,一個女人可以與多個男人發生性關係,男人亦然,所以生下來的孩子衹知其母、不知其父。同時,那時的人們也不瞭解人的生命與男女性交的關係,而把人的生命解釋為女性祖先與某種事物精靈感應的結果。因此,往往以"女"字旁加上這種事物作為本氏族的姓,正如《說文》中所解釋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為姓。"例如,傳說中大禹的母親由於吞吃了薏苡而生下大禹,而姒、苡音同,因此以"姒"為夏姓。後稷的母親踩踏了熊的足跡而生下了後稷,而跡、姬同音,"姬"的本義也就是熊的足跡,因此周人以"姬"為姓。
  而"氏"則是父係氏族社會的産物。隨着氏族的繁衍,一個同姓氏族又分蘖出若幹胞族,同時隨着社會的發展,男子在社會生産中地位日益提高,而女子的社會地位日益降低,人類進入父係氏族社會,形成了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的局面。"氏"往往是以男人生活的地域、所執掌的事務等命名。例如,《史記索隱》中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保留的母氏族姓)、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這裏所說的"姓",嚴格地來說,實際上都已經是"氏"了,其中衹有"姬"是保留了母氏族姓。
  也就是說,"姓"、"氏"二者之中,"姓"的歷史要比"氏"的歷史悠久得多,"氏"衹是"姓"的一個分支。到了東周以後,這種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的習慣纔開始發生變化,"姓"、"氏"的界限開始逐漸模糊,"氏"也開始稱為"姓"。
  據上,一個姓所代表的是一個宗族。爻辭"觀我生"就是說觀察我宗族內部的情勢。宗族內部的力量是成就一切事業最基本、最可靠的力量,因此要想有所進取、有所成就,首先要觀察自己宗族內部的情勢,以確定正確的方針策略,正如《象》說:"'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六四:觀察一個國傢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綜合情況,以利於决定是否臣服於其君王。
  在現代漢語中,似乎很難找到一個與"觀國之光"的"光"意思相當的詞彙,"觀光"與"觀風"的意思差不多,指一個國傢中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情況的一種綜合反映,給人的一種整體感覺和印象。賓,用作動詞,是做客、臣服的意思。
  古語雲: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君而事。古人對於出仕為官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不盲目出仕。例如孔子,為謀求在政治上推行他的仁愛思想,一生中熱衷於出仕為官,但他對做官是有自己的標準的,這個標準就是"道"。《論語》中有很多他在這方面的論述,如(《論語·泰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天下無道則隱。"(《論語·衛靈公》)"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論語·憲問》)這幾段引文的意思都是強調"道"的標準:天下有"道"就出仕為官,天下無"道"就隱居不仕。那麽又如何判斷一個國傢是否有"道"呢?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徵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徵伐自諸侯出。"(《論語·季氏》)--如果禮、樂、徵伐這些權力都掌控在天子手中,那就表明天下有"道";如果禮、樂、徵伐這些權力都掌控在諸侯手中,那就表明天下無"道"。到這樣的一些本來無"道"的國傢為官,往往政治環境險惡,不僅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多數情況下你不得不同流合污、辱沒自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