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當時衹道是尋常   》 第54節:金縷麯 簡梁汾      安意如 An Yiru

  金縷麯 簡梁汾
  灑盡無端淚,莫因他、瓊樓寂寞,誤來人世。信道癡兒多厚福,誰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纍。仕宦何妨如斷梗,衹那將、聲影供群吠。天欲問,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轉丁寧、香憐易爇,玉憐輕碎。羨殺軟紅塵裏客,一味醉生夢死。歌與哭、任猜何意。絶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閑事。知我者,梁汾耳。
  【吳季子】
  因為梁羽生先生太喜歡納蘭容若(具體證據是《七劍下天山》),除了《七劍》之外,他還不止一次在隨筆裏提到納蘭容若,引起了同為武俠宗師的金庸的興趣,於是金庸就寫了一篇相應的短文——《顧貞觀的“贖命詞”》來回應他,將容若和梁汾營救吳兆騫的事,以及吳兆騫這個人都寫得詳盡而生動,我認為可以做為這闋《金縷麯》的註解。因此把它轉述下來——“吳兆騫是江蘇吳江人,從小就很聰明,也因此頗為狂放驕傲。據筆記小說上說,他在私塾裏念書時,見桌上有同學們除下來的帽子,常拿來小便。同學們報告老師,老師自然質問他,他的理由是:“與其放在俗人頭上,還不如拿來盛小便。”老師嘆息說:“這孩子將來必定會因名氣大而惹禍”這話說得很不錯,在封建王朝中,名氣大正是惹禍的重要原因。
  另一部筆記中還說他一件逸事:有一次他與幾位朋友同出吳江縣東門,路上忽對汪鈍翁說:“江東無我,卿當獨秀!”(為劉宋時袁淑語)旁人為之側目。
  吳兆騫雖然狂放,也確實頗有點才氣,對朋友也很熱情。吳梅村把他與陳其年、彭古晉三人合稱,名之為“江左三鳳凰”。
  吳兆騫是當時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詩風格遵勁,當時傳誦的名句有“山空春雨白,江迥暮潮青”、“羌笛關山千裏暮,江雲鴻雁萬傢秋”等。他的詩集叫做《秋茄集》,袁枚《隨園詩話》中說他原本七子而自出精神。
  至於他所以獲罪,是為了科場事件。順治丁酉年,他去應考舉人,考中了。後來發現這一場考試大有弊端,於是皇帝命考中的舉人們復試一次。他學問和才氣都很好,本來不成問題,大概因為復試時氣氛十分緊張,心理上大受影響,竟然不能把文章寫完,結果被判充軍寧古塔。這是一件株連極廣,殺人甚衆的科場大案。清人入關伊始,主要是藉此大殺江南人士立威。吳兆騫完全冤枉,當時名士們都很同情他,寫了許多詩詞給他送行,吳梅村的《季子之歌》是其中最有名的。當中有“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之句被容若化用在《水竜吟》裏。
  顧貞觀(梁汾)當時與他齊名,他被充軍時曾承諾必定全力營救,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順治換了康熙,一切努力始終無用。顧貞觀自己也是鬱鬱不得意,在太博納蘭明珠傢當幕客,想起好友在寒冷偏塞之地受苦,於是寄了兩闕詞給他,那就是有名的兩闕《金縷麯》——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傢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捉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團欒骨肉,幾傢能夠?比似紅顔多薄命,更不如今還有。衹絶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其一)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恭竊,衹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孱愁。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醜。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其二)
  《白雨齋詞話》評這兩詞說:“二詞純以性情結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寧告戒,無一字不從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又道:“兩闕衹如傢常說話,而痛快淋漓,兩人心跡,—一如見……千秋絶調也。”
  納蘭容若見了這兩首詞後,不禁感動得流淚。認為古來懷念朋友的文學作品中,李陵與蘇武的《河梁生別詩》,嚮秀懷念嵇康的《思舊賦》,與此鼎足而三。他知道這事不容易辦,立誓要以十年的時間營救吳兆騫歸來。當時也寫了一闕《金縷麯》給顧,這詞結尾說:“絶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閑事。知我者,梁汾耳!”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事是盡力營救吳,這就是《金縷麯-簡梁汾》的由來。這裏還有個小插麯,容若答應梁汾十年之間必定救吳漢槎回來。梁汾還不滿,說人的一生有幾個十年?你要救就要快點。容若不以為忤,反而認為他說的在理,想了想,就請給我五年時間吧。
  不久容若在適當的時機中去求他父親設法。有一次明珠請客,明珠知道顧貞觀素不喝酒,就斟了滿滿一大碗酒對他說:“你飲幹了,我就救漢槎。”顧貞觀毫不躊躇地一飲而幹。明珠笑道:“我跟你開玩笑的,就算你不飲,難道我就不救他了麽?”明珠出一點力,朋友們大傢湊錢,終於把吳兆騫贖回來。當時的人把顧貞觀的兩闕詞稱為“贖命詞”。一個名叫顧忠的人寫詩記這事道:“金蘭倘使無良友,關塞終當老健兒。”
  吳兆騫終於在康熙二十九年(1681)從寧古塔歸來。吳兆騫釋放後,到明珠府上致谢,在屋內墻壁上,見到題字:“顧梁汾為鬆陵才子吳漢槎屈膝處”,感慨落淚。那題字今日看起來不免做作,然而在古時卻是鄭重之舉,氣節從來為清高文人看重.以顧貞觀狂傲不屈的性子為救吳漢槎,四處求人,還求到他內心看不起的權貴面前,想必是忍受他所認為的極大屈辱,心中憤懣需要大書一筆纔甘心。
  這闋《金縷麯》慷慨淋漓地表現容若率性真情和他對友情的看重。康熙十年,梁汾受同僚排擠被參,落職返回故裏。容若和他相交後知道他的情況,上闋就是安慰梁汾休為宦海浮沉而惱心,仕途為官如同斷梗,四處漂泊,不值得為其所纍。下闋是囑托梁汾轉告漢槎要善自珍重,堅定明確的表示了自己要營救他的决心,全詞全是在為友人着想,無一語是為自己盤算,足見容若心地光明磊落。情深我自判憔悴。為朋友,他心甘情願憔悴費神,毫無怨言。似容若這樣有情無私這樣的男兒,文而有俠氣,實在稀世難得。古時吳國公子挂劍留徐,以示信義。容若因漢槎姓吳而稱其為吳季子。他自己的所為其實更接近一諾千金的貴族公子吳季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目錄第2節:如夢令(圖)第3節:如夢令第4節:浣溪沙(圖)
第5節:浣溪沙第6節:浣溪沙第7節:虞美人(圖)第8節:虞美人(秋夕信步)
第9節:虞美人第10節:虞美人第11節:虞美人第12節:虞美人
第13節:蝶戀花第14節:蝶戀花第15節:蝶戀花第16節:蝶戀花 散花樓送客
第17節:采桑子 塞上詠雪花(圖)第18節:采桑子第19節:采桑子第20節:采桑子
第21節:采桑子第22節:采桑子第23節:采桑子 九日(圖)第24節:山花子(圖)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