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陌上花開   》 第53節:麯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4)      安意如 An Yiru

  運氣是宿命的一種。所以蕭繹看起來還是有點狗屎運的。他在忙完窩裏鬥以後,好像纔想起長江下遊的建康城有個叫侯景的仇人。當他打算出徵侯景時,侯景已先他一步率師西上,攻破要塞江夏。幸好,蕭繹手下有兩位能徵慣戰的名將--王僧辯和陳霸先。王僧辯固守巴陵,以逸待勞,大敗侯景,解了燃眉之急後,又和陳霸先合圍臺城,徹底擊敗侯景這個混世魔王。
  有了王僧辯和陳霸先,這個號梁元帝叫蕭繹的文人才好運道地平定了"侯景之亂",其實他自己除了吟風弄月寫幾篇軍書檄文之外啥也沒做。
  "侯景之亂"究竟是什麽樣的慘狀?七百年後,由史書中見慣了世事變遷,看多了人間慘象的司馬光搖着頭,提筆在《資治通鑒》上沉重地寫到:"千裏絶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自晉氏度江,三吳最為富庶,貢賦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亂",掠金帛既盡,乃掠人而食之,或賣於北境,遺民殆盡矣。"
  然而這些慘象與高高坐竜廷的那個他是無關了,他衹管做他的井底之蛙般的皇帝,視井上圓圓一塊為無垠天空。他仍舊天天吟詩作對,繪畫彈琴。他還有個和他三哥一樣的愛好,那就是清談玄學。蕭繹每天都要召集文武大臣在大殿上聽他講《老子》。大搞玄學普及班。即使敗走西魏的蕭譽捲土重來,西魏大軍壓境,也未能破壞他的興致。這樣篤定,是因為他是個自視很高的人,他當之無愧是那個年代最優秀的詩人和畫傢。如果,治國平天下比的是詩歌和繪畫清談辯論的話,我們無話可說。
  江陵城破時,蕭繹下令將他所收藏的古今圖書全部燒毀。那些典籍一共有十四萬册,其中有不少是絶世孤本,這些珍籍隨着這個書呆子一聲令下,化為煙塵。他未考慮過後世人,衹認為那是他私人的東西,可以隨他怎麽處置。所有的亡國之君都一樣,他們認為世界隨着他們的離去而永遠沉淪於無邊的黑暗中,不得救贖。在焚書前,蕭繹裝模作樣地抽出寶劍在柱上亂砍,嘆息說:"文武之道,今夜盡矣。"柏老先生認為,蕭繹這個小動作和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責文武百官沒有拼死保護他,放棄了他們神聖的責任。二是自周文王和周武王以來,一脈相承的中國正統,也因他的失敗而悲慘結束。這個自大的男人啊!不死也無藥可救。
  那一夜,江陵火光衝天。
  最終蕭繹還是沒有像一個有氣節的亡國之君那樣自盡殉國,他騎白馬着素衣出城投降,西魏的人也很奇怪他為什麽要焚書,問之,蕭繹回答說:"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將亡國之罪歸結為讀書,天下讀書人都該嘔死。我想秦始皇一定很冤,因為在他之後不少人玩了焚書的把戲而沒有受到譴責,而他衹是為了更好地統一思想,就遭到萬世的唾駡。像蕭繹這樣的以焚書來逃脫亡國罪責的無稽懦弱之人,居然被史筆輕輕放過。
  蕭繹的死法和蕭綱差不多。他被西魏的人交給了他的侄子兼死對頭蕭譽。蕭譽一點不含糊,用沙袋將他壓死,草草葬於江陵城外。
  這樣的男人死了倒也罷了,衹可惜了他流光溢彩的好文筆。
  仍用蕭綱的《折楊柳》作結吧。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是繁蕪的魏晉風流;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是荒唐輕薄的南梁王朝,他們扼斷了自己的命脈;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依稀是這些文人皇帝在已然沉墮的王國裏發出的悲音。
  麯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則是我寫這文字的因由了。與千年前的人,是非功過,都成了岸邊斜陽,漁樵閑話。寫他,到底是有一縷相思。
  參見書目、篇目:
  佚名《一個夢,兩個人和一個時代的命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再版序·隔年見春(1)第2節:再版序·隔年見春(2)
第3節:自序·薔薇記(1)第4節:自序·薔薇記(2)
第5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1)第6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2)
第7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3)第8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1)
第9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2)第10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3)
第11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4)第12節: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5)
第13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1)第14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2)
第15節:感君千金意,慚無傾城色(3)第16節:樂府三行(1)
第17節:樂府三行(2)第18節:樂府三行(3)
第19節:樂府三行(4)第20節:樂府三行(5)
第21節:樂府三行(6)第22節:樂府三行(7)
第23節: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1)第24節: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