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52節:十九《臨》:古代領導學大綱(1)      臧守虎 Cang Shouhu

  伯夷、叔齊原為孤竹國的王子,生性淡於名利權位,因為逃避王位而前往依附有賢德之名的周文王。可是,就在他們還在前往的路上,周文王死了。繼位的周武王姬發,連父親的葬禮還沒有舉行,就出兵伐紂。伯夷、叔齊之所以要投奔周,本來是想遠離名利權位之爭,找一個清淨之地躲起來。一看這種情形,他們感到非常失望,對周武王的行為進行勸阻。《史記·伯夷列傳》中記載,周武王東進伐紂,伯夷、叔齊攔住周武王的馬進諫說:"父親死亡還沒有下葬,就大動幹戈,這稱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討伐國君,這稱得上是仁嗎?"伯夷、叔齊這話很尖銳,絲毫沒給周武王留情面。武王的左右侍衛想殺了他們,姜太公加以阻攔說:"這是仁義之人呀!"把伯夷、叔齊他們勸扶到一邊去了。周武王滅了商殷以後,天下都歸順了周人,但伯夷、叔齊對此感到羞恥,不接受周人供給的糧食,跑到首陽山隱居,靠采食野菜為生,最後餓死在首陽山。對於這件事情,孔子曾有過評價。《論語·微子》篇中載孔子語說:"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其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與"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意思基本是一樣的。這樣的話,"不事王侯"就是說伯夷、叔齊不侍奉周武王,"高尚其事"就是指伯夷、叔齊"隱於首陽山"之事。
  《蠱》卦雖然是談子承父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麻煩,這些問題對於一個單位、一個集團、一個國傢中的新任領導同樣也存在,相信本卦對於新任領導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和麻煩會有一定的啓發和幫助。
  十九《臨》:古代領導學大綱
  臨?
  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
  臨:很通順,利於占問。到了八月有兇險。
  初九:鹹臨,貞吉。
  初九:溫和地統治,占問吉。
  九二:鹹臨,吉,無不利。
  九二:溫和地統治,吉,沒有不利。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六三:用強製的方法進行統治,沒有什麽好處。已經為之感到憂慮,沒有過錯。
  六四:至臨,無咎。
  六四:親臨領導,沒有過錯。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六五:運用智慧進行統治,對於國君來說是適宜的,吉。
  上六:敦臨,吉,無咎。
  上六:敦厚地進行統治,吉,沒有過錯。
  臨,本義是居上視下、由高處嚮下看,古代等級制度禁嚴,統治者高居上位,給人以居高臨下的感覺,因此也引申為統治。
  本卦六爻爻辭分別列舉了"鹹臨"、"甘臨"、"至臨"、"知臨"、"敦臨"五種不同的統治之術,通過不同的斷占語對各種統治之術進行評判,表現出了作者明顯的價值取嚮。可以說,《臨》卦實為一部古代領導學大綱。
  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
  臨:很通順,利於占問。到了八月有兇險。
  前面已經說過,《易經》的體例,卦辭一般是從總體上對所占之事進行斷占。本卦六爻大部分是從正面列舉正確的統治之術,其斷語大部分也是吉的。正確的統治之術無疑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因此卦辭說"元亨,利貞"。古人信奉天人相應,往往以自然現象類比社會現象。在自然界中,春生、夏長、秋殺、鼕藏,到了秋天,七月陰氣始生,八月陰氣已盛,草木凋零,萬物蕭條,因此以"八月"比喻統治的殘暴、苛虐。以殘暴、苛虐之道統治天下,民衆口服而心不服,非長治久安之道,長此以往,勢必激起民衆的反抗,最終推翻統治者,因此說"至於八月有兇"。
  初九:鹹臨,貞吉。
  初九:溫和地統治,占問吉。
  ""通"",是溫和、緩和、諧和的意思,"鹹臨"也就是用溫和的方法進行統治,《周書·無逸》"用鹹和萬民"就是這個意思。
  統治者不把自己置於被統治者的對立面,而是采取溫和、緩和、諧和的方法,調諧雙方的矛盾、和諧雙方的關係、調和雙方的利益等"和"的方法來進行統治,有利於達到長治久安,因此說"鹹臨,貞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