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詩三百:思無邪 》
第52節:無心邂逅,有心豔遇。有心豔遇,無心歡喜(2)
安意如 An Yiru
詩中描繪的場景其實非常簡潔甚至普通,沒有刻意的修飾和美化,可是往往越是簡單,越是直抵人心。陌上花開,女子徐徐而來,意境無限。這樣的一見鐘情實在是引人入勝,被後世人不斷被臨摹重現。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為後面的“與子偕臧”創造了特有的環境氣氛。過去的註釋都把“臧”理解為“善”或“美”,獨有聞一多先生以為“臧”應該與“藏”同義,即“隱藏”之意,聞一多先生的見解頗有見地,也極富想象力。試想,一名男子在路上巧遇一位心儀已久的女子,那種驚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於是機不可失,大膽的小夥子拉着姑娘的手隱藏於幽僻之處,準備一訴衷腸。
詩中的女子,容顔並沒有過多的描寫,卻依然叫人印象深刻。她的美目是最主要標志。“清揚婉兮,婉如清揚。”目以清明為美,揚也是明。詩是以男子的口吻來切入,吟唱,但我們從這八個字也可以窺見女方的反應。情意是需要刺激策動的,男子的欣喜也感染了女子,她心中歡喜,顧盼生情,顯然是兩情相悅。
我們絶對要支持男女交往的自由,絶對要相信“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句話,在有完全擁有一個人的衝動時不要羞拒。否則還不如“鄭風”“齊風”裏的大膽男女了。這對兩千年後的人來講,不是進步,而是倒退。
衹是,我們應該知道,心裏有一個地方是留給真心的,遊戲花叢不要緊,衹要你確信在千帆過盡時還能找到適合心願的那個人。
當愛情褪去所有的形跡時,希望,遇見你,是在自在無礙的曠野,清潔如露水般地對視,真心盛開,而欲望如蟲豸退避。一如兩千年前鄉間的尋常男女。
可是,當豔遇變成了一見鐘情的庸俗版以後,我們還有多少心胸可以用來承載真正豔遇時的喜悅? 當我們習慣置身繁蕪世間,心眼忙亂,即使愛以神跡降臨,又是否還能以孩童般明淨的雙眼望見?
那野有蔓草的鄉間,相看兩不厭的兩個人,畢竟是遠了。我們看着他們的背影,因追不上,為可望不可及而心意荒涼,這樣的心境,猶如站在一副古畫前,看着畫中人默默思量
——後來,徐志摩在給梁啓超的信中說道:我將於茫茫人海中尋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他嚮舊式婚姻挑戰的勇氣着實可嘉,他說他要做中國離婚的第一人。衹是可憐他的發妻,張幼儀。一個柔弱女子被丈夫拋棄心中是何等凄慘苦悶,婚變的痛苦是我們未經歷過之人難以理解和體會的。之後的陸小曼風姿綽約,浪漫多情,正是對了徐志摩的胃口。但是她在花銷上大手大腳和生活作風上的迷亂無度又使志摩為經濟事務疲於奔命,一代才子竟為賺錢死於飛機失事……
嘆!
愛情,不會永如詩章裏所寫的那樣甜美無邪。她不是天真的白雪公主,也許更像復仇索命的女鬼。可惜我們常常看見的衹是這面風月寶鑒的正面,而不是反面。談情說愛無妨,我早已不信這玩意。愛情說殘酷些,不過某一時段的激情的感覺,或者說 衹有互相欣賞和喜愛,而且在公共活動和私生活都和諧的情況下,感情纔是長遠而且可以産生依戀的感覺的。愛情存在,的確存在,但是衹不過是一個時期特殊的激情而已,說直白些,像高潮不會一直延續下去,但是會給你美好的記憶和感覺,衹不過愛情的時間相對要長些而已。過了高潮期後還能相濡以沫的,我寧願相信是親情和依戀的感情了。當愛情轉化為親情依戀的時候,其實已經是世間難得的美好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在水一方,對鏡觀詩(1) | 第2節:關於詩經(1) | 第3節:關於詩經(2) | 第4節:千山萬水外,我候/為你歸來(1) | 第5節:千山萬水外,我候/為你歸來(2) | 第6節:二選一:你是要灼灼容顔,還是要宜其室傢(1) | 第7節:二選一:你是要灼灼容顔,還是要宜其室傢(2) | 第8節:有種距離叫愛情(1) | 第9節:有種距離叫愛情(2) | 第10節:辛苦,還是心苦(1) | 第11節:辛苦,還是心苦(2) | 第12節:辛苦,還是心苦(3) | 第13節:因為愛,所以性愛 | 第14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1) | 第15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2) | 第16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3) | 第17節:“長恨歌”的前生 | 第18節:若走過漫漫長夜,不再愛你,我將不再寂寞(1) | 第19節:若走過漫漫長夜,不再愛你,我將不再寂寞(2) | 第20節:萬裏漂泊,獨身遣返 | 第21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1) | 第22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2) | 第23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3) | 第24節: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