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 》 如果明天人類消失了:沒有我們的世界 》
第52節:第九章 永不消逝的聚合物(5)
艾倫·韋斯曼 Alan Weisman
1945年以後,産品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豐富,進入到普通人的家庭:丙烯酸紡織品、樹脂玻璃、聚乙烯瓶、丙烯容器和"泡沫乳膠"聚亞安酯玩具。令這個世界改觀最大的要數透明包裝的問世,其中包括聚氯乙烯和聚乙烯製成的粘性保鮮膜,有了這個,我們就能把食品包裹其中,保存的時間比以前更長。
十年之內,這種神奇物質的缺點便暴露無遺。《生活》雜志杜撰出一個詞組,叫做"一次性社會",儘管扔垃圾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情了。狩獵會有吃剩的骨頭,莊稼收穫會有吃剩的𠔌殼,從那時起人類就開始扔垃圾了,之後其它生物會將接管這些"垃圾"。人造物品進入下水道,剛開始人們以為它們比起臭氣熏天的有機廢物來並不那麽討厭。破碎的磚塊和陶器為以後的好幾代人提供了建築的原料。廢棄的衣物出現在舊貨商經營的二級市場上,或被循環利用,製成新的紡織品。垃圾場堆放着的破機器的零件還能再次利用,裝配成新的機器。金屬塊經熔化可以做成全然不同的東西。第二次世界大戰--至少日本的海軍和空軍--是從美國人的廢銅爛鐵堆裏建設起來的。
斯坦福的考古學家威廉·瑞賽致力於研究美國的垃圾問題,嚮負責廢物管理的官員和公衆解釋了一個他認為存在的誤區:塑料是導致全國上下滿是垃圾的罪魁。瑞賽的垃圾研究項目長達幾十年。在這個項目中,他的學生要對幾周來積纍的居民垃圾進行稱重和測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他們的研究報告得出了與普遍觀點相悖的結論:從數量上看,塑料衹占掩埋垃圾的百分之二十,原因之一是它們可以比其它廢物壓縮得更緊密。儘管人們生産的塑料製品越來越多,但瑞賽並不認為這個比例會有所改變,因為製造蘇打水瓶或一次性包裝的時候,塑料被用得越來越少。
他說,垃圾掩埋場中最多的還是建築垃圾和紙製品。他解釋道,報紙在沒有空氣和水的地方進行掩埋是沒法做到生物降解的--這點與公衆的普遍認識又是大相徑庭。"這就是我們現在為什麽還能看到3000年以前的埃及紙草古本手捲的緣故了。我們從垃圾掩埋場中翻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報紙,字跡竟還相當清晰。它們能一直存在一萬年。"
儘管如此,他也同意塑料是人類污染環境的表現。塑料萬世永存,這讓人感到很不安。塑料與報紙的差異體現在垃圾掩埋場之外:就算報紙沒燃燒起來,它也會在風的作用下破碎,在陽光的照耀下開裂,在雨水的衝洗下溶解。
然而,塑料會發生什麽呢?我們在不收集垃圾的地方可以看得更為直觀。人類從公元1000年開始就居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的霍皮人印第安領地了,這是今天美國最為古老的人類居住點。霍皮人的村落主要集中在三座平頂山上,可以360?全方位地俯視周圍的沙漠。幾個世紀以來,他們都把垃圾扔在平頂山的山腳,裏面既有食物殘渣,也有破碎的陶瓷製品。山狗和禿鷹會接管這些食物廢渣,陶器也重回泥土中。
直到二十世紀中期之前,這種模式一直都未出現什麽問題。突然間,大自然再也無法自行解决人們丟棄在山邊的垃圾了。霍皮人被一堆越來越高的新型垃圾所包圍。衹有沙漠起風的時候這些垃圾纔會從視野中消失。然而,它們畢竟依然存在着,要麽挂在山艾樹和牡豆樹的樹枝上,要麽戳在仙人掌的尖刺上。
霍皮平頂山的南面是12500英尺高的舊金山山峰,這裏的白楊樹和花旗鬆林是霍皮人和納瓦霍族人的神靈居住的地方:每年鼕季,神山就會披上白色的鬥篷--然而,最近幾年並無此景,因為很少下雪了。幹旱在加劇,氣溫在升高。印第安人宣稱,滑雪場的經營者用他們叮叮當當的機器和骯髒的錢財污染了這裏這片聖潔的土地,於是他們再次遭到起訴。他們最新的褻瀆行為是在滑雪道上鋪上用廢水製成的人造雪,這在印第安人的眼裏簡直等於用糞便給神靈洗臉。
舊金山山峰的東面是更加雄偉的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西是馬德雷山脈--它的火山頂位於海拔更高的位置。我們難以相信,這些龐大的山脈有朝一日竟會埋入大海--巨礫、岩石、山凹、山巔和峽𠔌概不例外。每一塊巨大的隆起都會腐蝕成粉,它們所含的礦物將溶解為海水中的????類物質,它們土壤中的營養會造就一個嶄新的海洋生物年代,而之前那個生物年代則會消失在它們所産生的沉積物的下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
|
第1節:序:猴之公案(1) | 第2節:序:猴之公案(2) | 第3節:第一章 伊甸園留存之香(1) | 第4節:第一章 伊甸園留存之香(2) | 第5節:第一章 伊甸園留存之香(3) | 第6節:第二章 夷平我們的傢園(1) | 第7節:第二章 夷平我們的傢園(2) | 第8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1) | 第9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2) | 第10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3) | 第11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4) | 第12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5) | 第13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6) | 第14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7) | 第15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8) | 第16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9) | 第17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1) | 第18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2) | 第19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3) | 第20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4) | 第21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5) | 第22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6) | 第23節:第五章 失去的動物種群(1) | 第24節:第五章 失去的動物種群(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