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家类 》 權謀書 》
第50節:用人决定成敗(6)
劉嚮 Liu Xiang
子路說:“他在小的時候,又聰明,又用功,是可以的;到他壯年的時候,勇敢不屈,也是可以的。至於晚年有道的人,又去尊敬誰呢?”
孔子說:“你不知道。我聽說,以多攻少,必將取勝;地位高的人對地位低的人客氣,沒有什麽得不到的。以前周公主持天下大政,被他尊重的有七十人,難道是沒有原因的嗎?原來是想要求得更多人才啊,既有道而又能禮賢下士,真是君子啊!”
22. 富貴者安能驕人
魏文侯從中山跑到安邑去,田子方去找他。在路上遇到太子擊,太子急忙下車走嚮前去。田子方卻仍然坐在車上,告訴太子說:“替我去請人君,同時在朝歌等我。”太子聽了不高興,就對田子方說:“不曉得是貧窮的人驕傲,還是富貴的人驕傲?”子方回答說:“當然是貧窮的人驕傲,富貴的人怎敢對人驕傲?人主對人驕傲,就要亡國。我沒有見過一個國傢在等待滅亡;大夫對人驕傲,就要亡傢,我沒有見過一個傢在等待滅亡。貧窮的人如果不得意,穿好鞋子就離去,到哪裏還不是一樣貧窮?所以貧窮的人敢對人驕傲,富貴的人卻不敢對人驕傲。”
太子見了文侯,引述田子方的話。文侯嘆息說:“不是你的原因,我怎能聽到賢人的話。我下車陪着田子方走,藉機會和他做朋友。自從我和田子方做朋友以後,君臣更加親近我,老百姓也更加歸順我,我因此得到與賢士做朋友的功效;我想要進攻中山,自知勇敢在樂羊之下,因此我重用樂羊。三年之後,樂羊攻下中山,中山就為我所有,我因此獲得功績。我所以不敢稍有一絲以智驕人,是我還沒有見到以智慧嚮我驕傲的人;假若見到以智慧嚮我驕傲的人,那麽他的智慧哪裏就比得上古人呢!”
23. 晉文侯道歉
晉文侯每到一處地方,每經過一個地道,大夫都要上前去扶他,衹有隨會不扶。
文侯說:“會!做一個人臣而忍心不攙扶人主,該當何罪?”隨會答道:“加重他的死罪。”文侯說:“什麽叫做加重他的死罪呢?”答道:“把他自己處死,妻和子也連同誅戮。”
隨會又說:“你為什麽衹問人臣對不起人主,不問人主對不起人臣呢?”文侯說:“做人主的對不對得起他的臣下,這個罪又該怎樣?”隨會答道:“做人主的對不起他的臣下,才智之士就不會為他出計謀;雄辯之士也就不再為他說話;仁士也不再為他去做事;勇士也不再為他去犧牲。”
文侯拉住車上的繩子連忙下車,嚮大夫們謝罪說:“我腰股之間有病,希望各位大臣不要見怪。”
24. 聖人之道
齊將軍田聵出去領兵,張生送他到郊外,說:“以前堯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覺得很恥辱,洗耳不接受,將軍你知道嗎?”答道:“是的,我知道。”又問:“伯夷、叔齊辭去諸侯的名位而不要,將軍你知道嗎?”答:“是的,我知道。”又問:“於陵仲子辭謝三公的名位,而願意替人傢挑水灌園,將軍你知道嗎?”答道:“是的,我知道。”又問:“智過離開了人主和幼弟,改變姓名,自願做一個平民,將軍你知道嗎?”答道:“是的,我知道。”又問:“孫叔敖三度丟掉相位而不懊悔,將軍你知道嗎?”答道:“是的,我知道。”
張生說:“以上這五位大夫,表面上是辭謝,實際上是感到羞恥。現在田將軍正掌握一國大權,拿着鼓,撐着旗,穿着戰袍,執着武器,掌握十萬大軍,操着誅殺之權,千萬不要以士人感到羞恥的事來嚮別人表示驕傲。”田瞶說:“今天大傢都為田瞶餞行,並且備了酒肉,而衹有你拿聖人的大道理來教訓我,現在我謹接受你的指教。”
25. 段幹木
魏文侯見段幹木,站纍了還不敢休息;等到見翟璜,蹲在廟堂裏就同他談話,翟璜不高興。文侯說:“段幹木,請他做官他不肯,給他俸祿他不受;現在你想要做官就來,還要上卿俸祿。既接受我的賞賜,又要求我對你有禮,豈不是太難了嗎?”
26. 孔子與程子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領袖之道(1) | 第3節:領袖之道(2) | 第4節:領袖之道(3) | | 第5節:領袖之道(4) | 第6節:領袖之道(5) | 第7節:領袖之道(6) | 第8節:領袖之道(7) | | 第9節:領袖之道(8) | 第10節:為官之道(1) | 第11節:為官之道(2) | 第12節:為官之道(3) | | 第13節:為官之道(4) | 第14節:為官之道(5) | 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 | 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 |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 | 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 | 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 | 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 |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 | 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 | 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 | 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