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类 》 解读中国巫文化时代占筮书:《易经》读本 》
第50节:十八《蛊》:论子承父业(1)
臧守虎 Cang Shouhu
十八《蛊》:论子承父业
蛊?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很通顺,利于渡过困难。在甲日的前三天、后三天。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初六: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责任在于儿子,父辈没有过错。麻烦,最终吉利。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九二:匡正母亲造成的弊病,不可占问。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九三: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有小的悔恨,没有大的过错。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六四: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行动中出现麻烦。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六五: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因此获得赞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上九:不为王侯做事,以自己的事业为高尚。
讲到《蛊》卦,首先想起了《左传·昭公十年》中的一段话:
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
春秋战国时期,晋昭公患病,请秦国一个名叫"和"的医生前来诊治。医和诊断了晋昭公的病情以后说:"室疾如蛊,疾不可为也。"晋国的大臣赵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有了上面这段对话。
医、易二者之间向来被认为有着密切关系,以《易经》中的词汇命名药物、方剂、医籍,以易象、易理阐发、说明医理等现象大量存在。上引《左传》中的这段话就是中医史上第一个以易象解释疾病的例子。
《蛊》卦卦象巽下艮上,艮象征少男,巽象征长女。进一步引申,少男也可以说是一个男子,而长女也可以理解为多个女人。晋昭公是由于沉溺于女色,荒淫无度而患病。但对于这样一种原因所导致的疾病,医和不便于明说,因此通过《蛊》卦卦象婉转地说明了这个意思。
正如上引《左传·昭公十年》医和所解释的那样:"于文,皿虫为蛊。""蛊"字是一个会意文字,本义是器皿中由于食物腐败所滋生的虫子,引申为弊端、弊病等不好的事情,正如《序卦》说:"蛊者,事也。"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很通顺,利于渡过困难。在甲日的前三天、后三天。
按照上面的解释,"蛊"是指弊端、弊病等不好的事情,为什么断语说"元亨"--非常通顺呢?这首先要说明一下本卦的宗旨。
虽然本卦以"蛊"命名,但"蛊"是被治理、纠正的对象,而纠正弊病,才是本卦的主题、宗旨。具体来说,是指纠正父辈遗留下来的弊病。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进一步讲,即使圣贤也会有过错。父辈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本身难免有不当、失误之处。再说,某项方针、政策在制定的时候可能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会逐渐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阻碍事业的发展,产生各种弊端。因此,后人需要对父辈制定的政策进行调整,对已经形成的弊病进行匡正。
但是要改变父辈定下的政策,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并不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要有涉险济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说"利涉大川"--"大川"是困难、艰险的代名词,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只有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拨乱反正,才能够为下一步的发展清除障碍、铺平道路,由乱变治、由害转利,出现"元亨"的局面。因此,这个"元亨"是以"涉大川"、匡正弊病为前提的。
古代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循环记日,"先甲三日"就是癸日、壬日、辛日,"后甲三日"就是乙日、丙日、丁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再加上"甲"日本身是"七日"。在《易经》中,"七日"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成与败、好与坏、得与失等对立的两方面相互转化的一个周期数,"七日"之中前三日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败、坏、失等不好的一面,后三日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成、好、得等好的一面,而"甲"日正处于"七日"的中间,在天干中又排在第一位,象征事物开始由败、坏、失向成、好、得的方向转化,因此"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实寓有治乱取得成效之意。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初六:匡正父辈事业中的弊病,责任在于儿子,父辈没有过错。麻烦,最终吉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
|
|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 | 第2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2) | 第3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3) | 第4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4) | 第5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1) | 第6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2) |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 | 第8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4) | 第9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1) | 第10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2) |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 | 第12节:三《屯》:万事开头难(1) | 第13节:三《屯》:万事开头难(2) | 第14节:三《屯》:万事开头难(3) | 第15节:三《屯》:万事开头难(4) | 第16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 第17节: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 | 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 | 第20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 第21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 | 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 第23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3) | 第24节:七《师》:武王伐纣实录(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