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普 》 如果明天人類消失了:沒有我們的世界 》
第5節:第一章 伊甸園留存之香(3)
艾倫·韋斯曼 Alan Weisman
每當巴別剋碰見貌似山楂樹或老蘋果樹之類形態異常的灌木時,他便知道,這是一間很久之前就被微生物吞噬的木屋遺骸,這些微生物能把森林中的擎天大樹轉變為土壤。他還知道,任何一棵從低矮的苜蓿叢中長出的又高又大、煢煢孑立的橡樹都意味着一處焚屍場。它們的根係從早先的斯拉夫人的屍體灰燼中汲取營養。這些斯拉夫人便是現在的白俄羅斯人,他們九百年前從東方而來。在森林的西北邊界,周邊五個村落的猶太人都在這裏埋葬死者。他們那些砂岩和花崗岩的墓碑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墓碑的基座斷裂,長滿了苔蘚,已經變得十分光滑,光滑得如同來此悼念的親人所留下的鵝卵石。當然這些親人們,也早已辭世。
安德烈o巴別剋穿過一片青緑草地,草地上長着一棵蘇格蘭松樹,這裏到白俄羅斯的國界連一英裏都不到。十月的下午如此寂靜,他能聽到雪片飄落的聲音。突然間,草叢之中發出一聲脆響,十幾頭歐洲野牛從享用嫩草的地方狂奔出來。它們呼着熱氣,蹄子扒着泥土,又大又黑的眼睛久久凝視着這個貌似脆弱的兩足動物,然後它們的反應和祖先一樣,逃之夭夭了。
衹有六百頭歐洲野牛還在野外生存,它們幾乎全部集中在這裏--或者說一半集中在這裏吧,這取决於我們如何定義"這裏"這個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蘇聯人沿着國界建起的鋼鐵幕簾將這個天堂一分為二,旨在阻止倒嚮波蘭團结工會運動的叛變者。儘管狼在地下打洞,人們也認為狍子和麋鹿能夠越過這個障礙,但這個歐洲最大的哺乳動物群落還是被人為分隔開來,有些動物學家擔心種群的遺傳基因會遭到割裂,導致滅絶。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動物園飼養的歐洲野牛被帶到這片森林中,來補充這個幾乎被饑餓的士兵全部吃光的物種。而現在,冷戰的産物再次威脅到它們的生存。
白俄羅斯在共産主義解體之後移走了列寧的雕像,卻沒有拆除隔離帶的意圖,尤其是因為波蘭境內的森林現在已經納入歐盟的版圖。儘管兩個公傢公園之間被分隔的部分衹有14公裏長,但如果你想以遊客的身份參觀比亞沃維耶紮原始森林,你得嚮南駕駛100英裏,乘火車穿越國境,抵達布列斯特 ,接受毫無疑義的審問,然後雇一輛汽車再往北開。安德烈o巴別剋在白俄羅斯的同學赫歐利o卡祖卡是個激進主義分子,他氣色不好、面黃肌瘦,是個研究無脊椎動物的生物學家,曾經擔任白俄羅斯境內原始森林的副主任。他被自己國傢的公園服務中心炒了魷魚,因為他公然反對公園最近建造起來的一個鋸木廠。他居住在森林邊緣的一個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房屋中,給遊客們恭敬地上茶,然後談談他對建立一個國際和平的公園的夢想,在這樣的公園中,歐洲野牛和駝鹿可以自由自在地漫步、成長。
這兒,原始森林中的高大樹木和波蘭境內的一模一樣;同樣的毛茛、苔蘚,還有巨大的橡樹紅葉;同樣盤旋的白尾鷹,它們對刀子般鋒利的金屬絲隔離帶毫無防範。事實上,在波蘭和白俄羅斯,森林還在擴張,因為農業人口正從不斷縮小的農村遷往城市。在這種潮濕的氣候下,樺樹和白楊迅速地侵入周圍休耕中的馬鈴薯種植區;衹要二十年,農田便會成為林地。在它們林蔭的庇護下,橡樹、楓樹、菩提樹、榆樹和雲杉也都欣欣嚮榮。如果人類能夠消失500年,一片真正的森林便會在此復活。
歐洲的郊區有朝一日能夠恢復成原始森林,這個想法令人振奮。不過,最後的人類可得記得把白俄羅斯的鋼鐵幕簾拆除,否則,這裏的歐洲野牛將會隨他們一同消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
|
| 第1節:序:猴之公案(1) | 第2節:序:猴之公案(2) | 第3節:第一章 伊甸園留存之香(1) | | 第4節:第一章 伊甸園留存之香(2) | 第5節:第一章 伊甸園留存之香(3) | 第6節:第二章 夷平我們的傢園(1) | | 第7節:第二章 夷平我們的傢園(2) | 第8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1) | 第9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2) | | 第10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3) | 第11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4) | 第12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5) | | 第13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6) | 第14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7) | 第15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8) | | 第16節:第三章 沒有我們的城市(9) | 第17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1) | 第18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2) | | 第19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3) | 第20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4) | 第21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5) | | 第22節:第四章 史前世界(6) | 第23節:第五章 失去的動物種群(1) | 第24節:第五章 失去的動物種群(2)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