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类 》 解讀中國巫文化時代占筮書:《易經》讀本 》
第47節:十六《豫》:小心樂極生悲(3)
臧守虎 Cang Shouhu
孟子問齊宣王說:"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和與百姓一起欣賞音樂相比,那一種更快樂呀?"
齊宣王回答說:"不如和他人一起欣賞快樂。"
孟子又問:"與少數人欣賞音樂,和與多數人欣賞音樂相比,那一種更快樂呀?"
齊宣王回答說:"不如和多數人一起欣賞快樂。"
然後,孟子說:"我請求為大王您講講'樂'的道理。如果大王您在這裏奏樂,百姓聽到鐘鼓之聲,管籥之音,都皺起眉頭而相互傳告說:'我們的君王喜好音樂,但卻為什麽使我們到了這樣的一種境地呀?父子不能相見,兄弟妻子離散。'……這沒有別的原因,因為不與百姓同樂的緣故!
如果大王在這裏奏樂,在這裏狩獵……百姓都面帶喜悅而相互傳告說:'我們的君王應該沒有疾病吧!要不然怎麽能夠狩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是國為與百姓同樂的緣故!如果大王您能夠與百姓同樂,就會稱王於天下了。"
六五:貞疾,恆不死。
六五:占問疾病,長久不死。
講"樂"的問題為什麽又扯到疾病上去了呢?這是因為過度的歡樂、逸樂不僅不利於人體健康,反而有害於人體健康。《孟子·告子》中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裏的"於"是由於、因為的意思,是說人由於有憂患意識而生,因為安樂過度而死。這話不是隨便說的,而是有其醫學上依據的。
中醫學認為,情緒的偏失偏盛,超出人體的正常適應能力,會進而引起氣血功能的紊亂失和,導致生理疾病。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樂"可歸於其中的"喜"。過度喜悅、過度歡樂不僅傷心,而且致人瘋狂、猝死。前者如《儒林外史》上的范進,考了一輩子的進士,最後好不容易考上了,長期的鬱悶一下子爆發出來,因喜極而狂癲;後者如《說嶽全傳》上的牛臯,在活捉了金兀術之後,騎在他背上大笑不止而死。
中醫上又講,喜傷心者,以恐勝之。這種方法也稱為驚恐療法,適用於神情興奮、狂躁的病癥。上面講到的范進狂癲後,就是被他當屠夫的老丈人一把掌打好的。又如《洞溪醫書》記載:一人科舉中了狀元後,告假還鄉,途中突然病倒。醫生診斷後說:"你的病治不好了,十天內就要死亡,快抓緊時間回傢吧,還來得及與傢人見上一面。"狀元聽後驚恐交加,日夜兼程趕到傢中,七天後卻安然無恙。後來醫生派僕人送來一封信,在信中告知其真相:"你自從及第之後,由於過度喜悅而傷心,藥物無法治療,因此用死亡來恐嚇你,纔治愈了你的病。"
過度的歡樂、安樂,其危害猶如罹病在身,因此爻辭由安樂聯想到疾病。但安樂對於人的危害畢竟不同於疾病對人體的危害那麽直接,而是日漸消磨、潛移默奪人的精神、意志,進而窒息人的生命,相對於疾病直接地危及人身,這是一個相對長久的過程,因此說"貞疾,恆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上六:夜間歡樂,成功轉化為敗亡,沒有過錯。
本爻中的"冥豫"與六三爻中的"盱豫"對言,互文見義,將這兩條爻辭聯繫起來,用到一個人身上,就是指某人一天到晚沉溺於享樂之中,這與六二的"不終日(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創業不易,守成更難,不能安而思危,存而思亡,治而思亂,而衹是躺在勝利的果實上,一味沉溺於享樂之中,那麽已成的基業也會因之敗亡,因此說"冥豫,成有渝",《象》也說:"冥昧在上,何可長也?"正如中醫以恐懼療法治療因喜悅過度而病的人一樣,對於那些一天到晚沉溺於歡樂、安樂中的人,也要時刻敲敲警鐘,使他們有點憂患意識。
"成有渝"無疑是一件壞事,但是斷語卻說"無咎",這不合乎常理,其中可能有文字上的脫誤。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
|
|
第1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1) | 第2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2) | 第3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3) | 第4節:引言:《易經》是一部怎樣的書?(4) | 第5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1) | 第6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2) | 第7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3) | 第8節:《乾》:相時而動的竜精神(4) | 第9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1) | 第10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2) | 第11節:二《坤》:大地母親的胸懷(3) | 第12節:三《屯》:萬事開頭難(1) | 第13節:三《屯》:萬事開頭難(2) | 第14節:三《屯》:萬事開頭難(3) | 第15節:三《屯》:萬事開頭難(4) | 第16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1) | 第17節:四《蒙》:原始的教育形式(2) | 第18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1) | 第19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2) | 第20節:五《需》:"越是難險越嚮前"宜忌(3) | 第21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1) | 第22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2) | 第23節:六《訟》:退一步海闊天空(3) | 第24節:七《師》:武王伐紂實錄(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