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类 權謀書   》 第45節:用人决定成敗(1)      劉嚮 Liu Xiang

   捲八
  用人决定成敗
  1. 成敗在於人才
  人主想要平治天下,留名後代,必定要尊重賢人,禮遇士人。《易經》上說:“在上位的人,禮遇在下位的人,施恩德於天下,而又禮遇在下的人,這樣將使遠方的人懷德,而又可吸納跟前的人。”
  如果朝廷裏沒有賢能的大臣,就好像鴻鵠沒有翅膀一樣,雖有飛行千裏的願望,卻不能達到自己所想要達到的目的。所以遊江海要憑藉船衹,走遠路要憑藉車子,要想稱霸於世,就要藉重賢能的人。伊尹、呂尚、管夷吾、百裏奚都是霸王的船和車。離開自己的父兄和子孫,並不是故意疏遠他;任用廚司、漁夫、屠夫和仇人、僕人等,也並非是迎合他們;而是因為他們能為國傢立功立名,不得不任用他們。這就好像匠人蓋房子,看房子的大小,而决定木材的使用;看效率的高低,而决定人數的多少。所以由呂尚的任用,天下人就可知道商朝將亡,而周朝將興;由於管夷吾、百裏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齊、秦必將稱霸,他們哪裏衹是船和車!
  要稱王稱霸固然要有人才,而亡國破傢也與人有關;夏桀任用幹莘,商紂任用惡來,宋用唐鞅,齊用蘇秦,秦用趙高,天下人就可知道他們將要亡國。不是立功的人而想要立功,就好像在夏至這一天希望夜長,對着天射魚,而想要把魚射中一樣,即使像舜禹般賢能,也是不容易辦到的,而又何況一般平庸的人主呢!
  2. 不用賢者敗
  春秋的時候,天子的權力很小,諸侯的勢力強大,所以都背叛天子;人多的威脅人少的,勢力強的劫持勢力弱的,南夷和北狄交互侵略,中國瀕臨滅亡的邊緣。齊桓公於是任用管仲、鮑叔牙、隰朋、賓胥無、寧戚等人,三次保存了快要滅亡的國傢,一次延續了行將滅絶的朝代,輓救了中國,趕走了戎狄,最後製服了荊蠻,尊奉周天子,稱霸諸侯。晉文公用咎犯、先軫、陽處父等人,使中國走嚮強大,擊敗了楚國,聯合諸侯,朝奉周天子,使周朝顯威一時。楚莊王任用孫叔敖、司馬子反、將軍子重等人,徵討陳國,降服鄭國,擊敗晉國,使天下沒有對手。秦穆公任用百裏子、蹇叔子、王子廖和由餘等人,占據雍州,擊敗西戎。吳國任用延州、來季子,並吞了冀州,在雞父戰役中揚威。
  鄭僖公擁有兵車千輛,貴為諸侯,治事不順從民心,而被臣下所殺,是因為不先任用賢人的緣故。到了簡公的時候,任用子産、裨諶、世叔、子羽等人,姦臣賊子清除掉了,正直的臣子因而被任用,擊敗了楚國,統一中國,國傢得以安寧,二十多年沒有被楚國侵犯。所以虞國有宮之奇,晉獻公就感到終夜不能安眠,楚國有子玉、得臣,晉文公就感到坐立不安。疏遠了可敬畏的賢人,就很難去抵禦敵人。宋襄公不采納公子目夷的話,就被楚國所侮辱,曹國不聽僖負羈的忠告,最後戰敗於戎,所以大傢應該體會到開始的要領和治亂的關鍵,就在於會審察自己而能用賢。國傢能任用賢能就長久,任用不賢就危險。考察過去的歷史,再看看自己的行事,按照正確的去做,這是做人君的人不能不謹慎的地方。
  每當國傢混亂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忠臣來。魯國大亂,纔看出季友的賢能,僖公就任以後而任用季子,魯國太平,內外都無憂患,這樣維持了二十一年。等到季子死後,邾國攻擊它的南方,齊國進攻它的北方,魯國受不了這種禍患,想要嚮楚國求援來保全自己,所以《公羊傳》上說:禍患必將從這時開始。公子買不能派去保衛衛國,公子遂不聽從人主的命令而擅自跑到晉國去,內部被臣下所欺壓,外部被兵亂所圍困,這是勢力弱小所帶來的患難。僖公的本性,並不是前二十一年是賢能,以後就漸漸變為不肖,這是季子活着的時候所給他帶來益處,死亡所帶來的損失。一個人主的得賢能或失去賢能它的利弊得失往往就像這樣的靈驗,而人主往往忽略任用賢能,實在令人感到難過。
  至於智力不足以辨別賢能,是無可奈何的事。假若有能力認識賢能,而不能下决心去用他,就大的方面說,足以亡國喪身,小的方面說,足以造成不安,這些都是很悲哀的事。像宋殤公難道不知道孔父的賢能嗎?他知道孔父死,他也一定跟着死,所以趕快去輓救他,這證明殤公是知道孔父的賢能!魯莊公豈不知道季子的賢能?否則他怎會在自己臨死前,把季子叫來而授予他以國傢大權呢?把政權交給他,證明是知道他的賢能。這兩位人主智力都足以認識賢能,可惜都不能用賢,所以宋殤公被人殺死,魯莊公用賊子繼位。假如宋殤公早任用孔父,魯莊公也早任用季子,就可以平定鄰國,何況是自保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前 言第2節:領袖之道(1)第3節:領袖之道(2)第4節:領袖之道(3)
第5節:領袖之道(4)第6節:領袖之道(5)第7節:領袖之道(6)第8節:領袖之道(7)
第9節:領袖之道(8)第10節:為官之道(1)第11節:為官之道(2)第12節:為官之道(3)
第13節:為官之道(4)第14節:為官之道(5)第15節:為人處世之本(1)第16節:為人處世之本(2)
第17節:為人處世之本(3)第18節:為人處世之本(4)第19節:為人處世之本(5)第20節:士可殺而不可辱(1)
第21節:士可殺而不可辱(2)第22節:士可殺而不可辱(3)第23節:士可殺而不可辱(4)第24節:士可殺而不可辱(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