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人生若衹如初見   》 第45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      安意如 An Yiru

  甄宓是什麽樣的女子,在驚怖顫慄之中,披發垢面之際,仍不能遮掩她出塵的氣質,絶代的風華,使人一見而不能自已呢?還險些引起了一場“父子奪妻”的鬧劇。
  史稱,甄皇后有傾城之姿,善綰“靈蛇髻”。曹子建寫她“翩若驚鴻,婉若遊竜。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曹植《洛神賦》)
  曹植的《洛神賦》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和宋玉的《神女賦》一起樹立了一種女性美的終極典範,在傳統文學中影響極大。千百年來,我們對女性的審美取嚮,就沒有脫離過二賦的範圍。
  傳說曹植也曾嚮曹操請求娶甄氏,曹操卻為曹丕迎娶了她,錯點鴛鴦使二人抱恨終天。甄氏死後,曹植入覲,曹丕看到他,有點悔意,把甄氏的金縷玉帶枕賜給了他。曹植行至洛水,恍惚如見甄氏,遂寫下了《感甄賦》。後來這個太露骨的名字被甄宓的兒子魏明帝改為《洛神賦》。
  這故事就是李商隱詩中說到的“宓妃留枕魏王纔”。亂世桃花逐水流,甄宓在幾個男人掌心之中轉輾起伏,一生不能自主,後來被郭女王讒言所譖,被文帝賜死在鄴城。年僅39歲的甄氏,下葬之時,“被發覆面,以糠塞口”,極為凄慘。
  她和曹子建之間註定是一場鏡花水月,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的愛情。
  “天下纔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一鬥。”謝靈運如是說。然而這個被謝公極口稱贊的男人,卻用他滿腹的才氣,畢生的思念,為一個不可能屬於他的女人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在曹操身上闕如的深情,在曹丕身上流失的純真,在曹植的身上得到了全部的回歸。他不會是個雄纔大略的君主,他太純善,爭奪嗣位的途中敗給他的兄長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他擁有的深情,是曹丕如何努力也無法獲取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他像他的父親一樣沉吟,卻永遠不會成為他哥哥那樣陰鷙的男人。有些人,他們的心田衹能耕種一次,一次之後,寧願荒蕪。後來的人,衹能眼睜睜看它荒蕪死去。
  何必可惜?曇花一現的驚豔,衹要出現一次已經可以。荒蕪的本身就是一種保留。因為靜默,你永遠不會瞭解它藴藏了怎樣深沉如海的情感。
  煙花不會讓人懂得,它化做的塵埃是怎樣的溫暖。它寧可留下一地冰冷的幻象,一地破碎。如果你哀傷,你可以為它悼念,卻無法改變它的堅持。
  《洛神賦》是曹植最動人的作品。姑且不去考證,曹植和甄宓之間是不是愛過,父子三人爭情奪愛又有多大的可信度。衹是如果,蓬萊文章,建安風骨,沒有了甄氏的美貌來映襯,該減卻多少風情?
  曹植用《洛神賦》告訴我們——愛情是不會死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功夫應在詩外第2節:人生若衹如初見(1)第3節:人生若衹如初見(2)
第4節:人生若衹如初見(3)第5節:人生若衹如初見(4)第6節: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1)
第7節: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2)第8節: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1)第9節: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2)
第10節: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决絶(1)第11節: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决絶(2)第12節: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第13節:羅帶同心結未成(1)第14節:羅帶同心結未成(2)第15節:羅帶同心結未成(3)
第16節:零落成泥碾作塵第17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1)第18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2)
第19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3)第20節: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4)第21節:天不絶人願 故使儂見郎(1)
第22節:天不絶人願 故使儂見郎(2)第23節:至高至明日月(1)第24節:至高至明日月(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