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餚:飲膳札記   》 第43節:臺灣肉粽(3)      林文月 Lin Wenyue

  最後,將花生米衝洗幹淨,浸入水中發泡使不至於太脆硬。花生是準備羼入糯米中之用,多寡隨意,半斤左右足供包二三十粒粽子。選購已去皮膜者,可省時省力。
  以上,為包粽子前一夜的準備工夫。其所以要提前準備,一者使主要餡食調拌作料隔夜,能夠充分入味,不致煮久即味道外溢;二者此類費事的烹調,分開兩次處理,既省力且較為輕鬆有餘裕的精神與興味,免得臨陣手忙腳亂,傢人和自己都覺厭嫌,這是我掌廚的經驗及守則。各種調味妥當的餡食及作料,先置入冰箱內,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次晨,竹葉都已幹淨,餡料亦自冰箱取出備用。首先要將糯米洗滌,稍稍浸水,時間約需一小時。我通常在早餐之前做好此工作,等用完早餐,洗好杯盤,甚至瀏覽報紙,正可以從容愉快地開始包粽子的工作。
  取一大而深的炒菜鍋,最好是選用鐵鍋,傳熱較慢,但也較易控製火候,不像鋁鍋那麽容易粘鍋,且"一熱不可收拾"。鍋熱後,加入先前熬煉好的豬油、復添加素油若幹。須視豬油之量而定,但炒粽子餡食要較一般炒菜味濃油重,故油量不妨多些。待油熱,即倒入紅蔥頭切碎粒者大約一飯碗。爆香之後,依序放入稍稍瀝幹的蝦米、香菇片及豬肉塊。左手放入這些作料的同時,右手須不停以鍋鏟子翻炒各味。各物熱透傳出香味,遂將剩餘在碗底的作料倒入,均勻翻炒,復倒入發泡香菇與蝦米之水。再需要撒入精????小半匙,以及鬍椒粉約滿一茶匙。初製時,往往害怕作料過重,味道太濃,待纍積經驗後,心裏有數,膽量亦增,便不會畏首畏尾,儘管放心做去。
  視鍋中的作料水分被翻炒漸收幹,即停火,盛出餡料。鍋中稍留作料亦無妨,更起火,再添素油約兩大勺。油熱即傾入瀝幹浸泡好的花生米,用鏟翻弄數度,再傾入瀝幹浸泡過的糯米。此時,火宜由武趨文,以免米粒炒煳甚至焦幹;同時抓些????巴均勻地撒入鍋內米中。鬍椒可以添增香辣的效果,所以亦不可缺。若恐怕鮮味不足,酌量加入些許味精,也無可厚非。用手指撮取而嘗食之,覺稍微鹹些,即表示達到所需要的配量了。米與花生在鍋中翻炒,因油與作料而呈現微微光亮且傳出淡淡香氣後,即熄火,但不必盛出。連鍋子端出,放在低處,以備取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1)第2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2)第3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3)
第4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4)第5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5)第6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6)
第7節: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7)第8節:飲膳往事(1)第9節:飲膳往事(2)
第10節:飲膳往事(3)第11節:飲膳往事(4)第12節:楔 子(1)
第13節:楔 子(2)第14節:潮州魚翅(1)第15節:潮州魚翅(2)
第16節:潮州魚翅(3)第17節:清炒蝦仁(1)第18節:清炒蝦仁(2)
第19節:紅燒蹄參(1)第20節:紅燒蹄參(2)第21節:紅燒蹄參(3)
第22節:佛跳墻(1)第23節:佛跳墻(2)第24節:佛跳墻(3)
第   I   [II]   頁

評論 (0)